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医药业 > 正文
 
手术是否也能按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2日 09:27 新快报

  手术按揭这一新模式在广东是否有市场?是否能实行?

  记者了解到广东在支付医疗费上需要帮助的病人不在少数。

  一些困难群体尤其是一些没有经济能力的流浪伤病人员入院时病情危重,经抢救脱离危险后,因无法支付医药费,借口外出“逃走”。有数据显示,去年广东省医疗逃账总额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1.2亿元。

  2002年,广东省曾出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规定:急、危、重病人送到医院时,如果医务人员借故推诿或不负责任将病人转院,导致延误、丧失有效抢救时机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被视为医疗事故中的不作为。但医院方面认为,政府部门光为医院规定了“不许见死不救”的义务,却没有配套政策规定哪个部门可以为这部分欠下的巨额医疗费用埋单。

  患者 能够按揭付医疗费就太好了

  如此多的患者对医疗费用不堪重负,这无疑是萌生手术按揭这一新生事物最适宜的土壤。在采访中记者的确发现,手术按揭令不少患者心动。

  退休工人陈伯与年迈的姐姐相依为命,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对两位老人来说,刚好够过平静的日子。但上月底,姐姐不慎摔倒,因脑出血而昏迷了半个多月。单是住了几天ICU监护室,一天的费用就高达1000多元,这半个月几乎花光了陈伯一生的积蓄。而后期的治疗还需要四五万元。听说上海医院实行的“手术按揭”,老人两眼都发光了:“如果可以分期付医疗费就好了,我每个月怎么省都省出500元来交!”

  医院 诚信成“手术按揭”最大难题

  面对患者的要求,不少医院和医生还是只能持保留态度。

  一位心外科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手术按揭”可以成立,但一定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假如医患双方能有高度诚信,这个方式完全可以接受。另一位医院负责人也表示:“诚信问题正是我们的致命问题:一方面,院方不相信患者,通常是在手术前就要求患者预付钱款;另一方面,患者又多担心医生手术不尽职,不得不向医生塞红包以求心里踏实。所以目前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以现在的情况,银行、保险公司不可能承担这种诚信风险,承担方多为医院,这样怎么能开展?”

  手术风险大按揭不科学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吴一龙认为:医院欠费的问题很严重,因为毕竟有许多贫困重症患者的确付不起高额的费用,但医院又不能见死不救。这种情况下,也许有人认为“手术按揭”可行。但我还是认为,从原则上讲这个做法并不好。医院的医生讲究的是医德、责任,不是买卖的场所。我很反对将医学作为消费来买卖,医学是风险很大的科学,手术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医生敢拍胸脯保证手术一定能百分百成功。如果患者一不满意就“拒付余款”,这样的“按揭”恐怕也不科学。所以我很不赞成。

  医疗费用医院难承受

  “手术跟买房子的按揭可不一样:买房按揭,没有钱供下去了,还可以拍卖房子,但是病人没有钱交,难道你能拍卖生命?”一位肿瘤专科医院的医生表示,一般情况下,肿瘤专科的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通常都比较重,少量的“按揭”医院还可以承受,一旦大量患者要求按揭,就会牵涉到医院的资金周转问题,很难保证医院能够承受得起。

  困难病人难还债

  还有医院则表示,手术按揭这种方法的确可以让更多贫困患者有了治疗的机会,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但无法根本解决此类问题。特别是从农村来看病的病人,医药费不是一两个月不能交,可能是五六年不能交,有些病人可能到死也无法交。对这样的患者,手术按揭就没什么意义了。

  银行 暂时不能支持“手术按揭”

  耐人寻味的是,上海仁爱医院当初实行“手术按揭”时,也曾与当地银行、保险公司接触,希望把“手术按揭”做成像购房、购车按揭一样,但没有银行和保险公司支持这一按揭方式,医院只好自己出台按揭方法。

  记者又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广州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行目前还没有开通这种“手术按揭”服务,不过市民若急需用钱,可以用房产证做抵押在银行借款数千元。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北京暴雨阻塞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