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海外扩张遭遇三大“拦路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 12:46 亚太经济时报 | ||||||||||
年初国产手机意气风发地表示要大举挥师海外。但这条出国路并非一帆风顺。时过半年,外国厂商有意识的狙击,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手机行业本身利润的微薄等问题逐渐显现,使国产手机下半年海外扩张的道路遍布荆棘,充满变数。 出口退税率下调成本增4%
自今年起,国内不少手机企业如波导、TCL、科建等都将出口海外作为一项重点业务,也较往年增大了出口的计划。但就在国产厂商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的同时,国家对手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下调,其中手机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7%调低到13%,降幅为4个百分点。 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于正大张旗鼓地向海外扩张的国内手机企业来说,无疑将会造成直接影响。专家指出,出口退税率下调4%,相应地企业出口的成本就增加了4%,这将直接导致产品利润空间压缩,使出口手机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三星手机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这项政策将使企业增加3000至4000万元的成本。 夏新手机新闻发言人王治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对国内手机的出口应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他同时认为,由于国内手机的成本优势,这种影响并不会表现得太明显。夏新公司针对这一情况在强化成本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设计和加工环节的费用支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一般而言,针对出口退税率下调,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弥补利润空间的压缩是一种应对的措施。但这种做法显然并不适用于手机行业。被访问到的商家大多表示“会强化对技术的投入,把技术优势转化成商品利益,从而赢得市场与利润”,但对于提价则避而不谈。 业内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国产手机出口海外走的是“低价取胜”的路子。提高售价,将使国产厂商丧失唯一的竞争优势。有专家指出,在出口方面,由手机进料加工向来料加工转移也许将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来料加工贸易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到155.8%,这意味着此方式已经成为大多数手机厂商采取的主要对策。 外商“专利费”狙击出国路 就在国内厂商为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而挠破头皮时,“外患”也开始凸现---外国厂商对国产军海外扩张的计划开始予以正面的还击。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在内的所有GSM技术专利厂商,正计划向国内GSM制式手机厂商征收二次专利费。如若这一计划真的实施,对国内手机厂商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导致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利润被削减。 然而国内厂商对此反应却相当平淡。夏新王治全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厂商向我们提出收取GSM手机二次专利费的要求。”另外两家国产手机巨头波导和TCL也表示不会受专利费所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两家公司近期都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厂商结成了战略联盟——TCL与阿尔卡特成立了合资公司,波导与西门子结盟。 “阿尔卡特持有专利权,我们组建了合资公司,别的厂商没有权利再收TCL的专利费。”TCL市场部人士说。而波导相关人士也表示,波导已与持有GSM专利的西门子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西门子将免费为波导提供移动电话解决方案。据此,波导认为自己也不应该被征收专利费。而其他一些被询问到的厂商,则多表示尚未收到将被征收GSM手机专利的消息。 据了解,目前国产手机出口均价约60美元,比洋品牌出口手机要便宜10美元左右。当国产手机的触角逐渐深入外国厂商的“腹地”时,洋品牌利用专利技术这把利刃,对国产品牌进行狙击是必然的结果!而且,据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了解到情况显示,专利技术方面国产手机实在是不容乐观。38家拥有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家中,只有十几家拥有1项以上的专利,而且这些专利权多集中在外观设计和手机软件等方面,核心技术的专利基本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无庸置疑,专利费这一软肋将成为国产厂商进军海外潜在的隐忧! 利润降低规模生产不再奏效 在海外扩张的道路上,国产手机依然是延续一直以来的盈利方式:通过形成规模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从而获取利润。但根据信息产业部最近发布的数据,国产手机的净利率已经下降为4%,而洋品牌手机的净利率则保持在20%至30%左右,两者相差了五、六倍。国产厂商通过规模生产来形成效益这一条路子也行不通了。这也将直接导致国产手机出口海外的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院院长董云庭表示,如果国产手机依然停留在OEM、ODM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给自己创造1%至2%的利润,终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失去持续快速发展的能力。看来国产手机要在海外市场赢得一席之地,重新练好一招“必杀技”将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