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汽车业 > 正文
 
国产车离出口还有十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17:1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杨仕省 上海报道

  上海海关统计资料表明,1至5月份上海口岸国产汽车出口达65487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倍,呈增长态势。但谈及目前我国国产汽车出口的现状时,“国产汽车在国际汽车市场中仍处于低档、低价层面。”光大证券有限公司资深分析师赵雪桂坦陈。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实际上,“国产车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达到甚至超过了全球质量标准。”

  汽车权威人士分析认为,考虑到企业自身实力和技术能力的原因,中国汽车厂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具备直接叫板世界汽车厂商的实力,企业规模过小、技术开发能力不强、经营分散等问题,都将在一段时间内限制中国汽车厂商走出国门的步伐。

  分析人士还指出,国产汽车还有一些问题,如竞争能力不强,难以突破国外性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壁垒;企业缺少自主的核心技术,一部分零配件需要进口,因此在出口时其价格没有任何优势;进口大大高于出口,进出平衡难以保持等等。

  那么,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障碍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首先,品牌危机。

  近几年,外资在中国汽车界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多数合资公司中,外资都占50%股份。现在,国内三大汽车公司的支柱产品,无一例外都是国外的汽车品牌。

  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不过是跨国巨头全球布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已。大众、通用在中国投资的时候,就根本没有想让中国产的汽车大张旗鼓去出口,而是考虑如何争取在中国瓜分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至于要中国生产的车出口,那只是为了给政府做做样子罢了。”汽车分析师陈文凯的话一针见血,“加之中国的物流成本高,满足中国市场,占领中国市场,肯定是他们的近期目标。”

  而目前国内本土汽车企业几乎没有叫得响的民族品牌,“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质量上不具有竞争力。”

  其次,价格太高。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市场是在一个封闭的、受保护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这导致了其产品价格超过了世界市场平均水平。

  “我们先讲进口替代,培育竞争力,把自己的门槛抬高,但这种做法恰恰使整车和零配件进口成本居高不下,这样形成的国产车价格体系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说。

  “在汽车这种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工业生产中,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而且仅靠中国市场现在还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单个企业每年就卖几十万辆车,而国外生产基地一般单个车型就是几十万辆。”马宇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与其空喊出口口号,不如转向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汽车相关产品出口,寻求突破。

  “整车还很远,十年都不一定够,但在一些内饰、轮胎、轮毂产品上,中国企业可以发挥轻工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很快实现批量出口。”马宇说。

  再其次,技术缺位。

  在引进外资、扩大合作的同时,中国汽车技术上的缺位应该说是更为严峻的问题。在合资企业中,外方提供给中国的技术,大多已进入成熟期甚至是已经开始衰退的技术。

  目前国内8大轿车厂家生产的几十种车型,仅有两种是“纯国产”品牌,其余均为引进车型,而且,绝大多数是国外80年代的产品,90年代的产品仅有3种。而轿车的生命周期只有10年左右,“在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的情况下,品种竞争处于劣势。”陈文凯说。

  一个同样被人忽略的因素是,国产车大都适合中国市场的特点。中国汽车业面临技术指标不过硬、生产规模较小等问题,因此很难使汽车的生产成本降下来。甚至“在某些车型的知识产权上,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国际市场的规则了解不够,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难以在国外建立自己独立的销售体系,同样妨碍了国产车出口。”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位专家说。

  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对国产车出口的“影响甚微”。“做大做强中国的汽车业,尤其是国家必须加大扶持本土的汽车企业。”陈文凯强调扩大出口的根本在于,当“本土的企业占到30%-40%的市场份额,或许中国汽车业的转折点就出现了。”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