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委副主任空降 纺织控股最后一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9日 0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汪生科 | ||||||||||
本报记者 汪生科 上海报道 上海市国资委又掏出了一个锦囊。 5月9日,上海市旋风般地对纺织控股进行了一场人事大调整:国资委副主任肖贵玉空投纺织控股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原董事长朱匡宇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
值得注意的是,肖贵玉并不是“兼”纺织董事长,而是免去了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的职务。同时,总裁人选也进行了调整,不到50岁的原副总裁席时平接替李克让总裁之位。 上海国资改革的一位圈内人士告诉记者,此举是让肖贵玉到纺织做彻底深入调研,看看纺织还有没有继续做的价值。也许,这将是上海国资改革的又一模式。 但就在不久前,人们都还都以为纺织将步轻工后尘而退出。 “调整时代”终结 就像李克让在新班子任命大会上说的那样,古老的传统工业配备了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 据接近肖贵玉的人透露,肖50岁不到,非常熟悉企业。早期做过上汽集团旗下一中外合资企业的老总,后来又做集团规划室主任,擅长做产业规划,布局调整。后来肖离开上汽,由华仪副总,到上海市商委副主任,再到上海国资委副主任。在国资委里,分管战略规划、投资。 “这么一个少帅型老总,市政府显然是委以重任。”该人士评价说。 而上海纺织一位员工私下说,肖董免去国资委副主任,专门来做董事长,让他们感到心里有底。 人们的不安来自轻工的前尘。今年3月份,轻工集团分拆改制之前,也经历过换帅事件,当时党委书记赴任奉贤区委副书记,国资委纪委书记史丽雯“兼”任轻工纪委书记。 据透露,纺织之所以没有采用轻工模式,一个棘手的地方在于,纺织和轻工虽然同属竞争性行业,但纺织有完整的产业链,从棉花、纺织、印染到成衣都有一整套体系。面对这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哪个区县可以接手。而如果分段属地化下沉,又打断了其产业链。 “纺织的问题显然要解决掉。”上海国资改革的一位权威人士说。 上海纺织虽然贵为“母亲工业”,但辉煌只代表过去。朱匡宇时代的12年,是纺织大调整的12年。纺织工人由90年代初的55万人调整到不足10万人,是上海的第一批下岗工人。 纺织业作为夕阳产业受到上海市的冷落。上海纺织集团也以奉献的姿态,让出土地让出空间,给汽车、钢铁等行业新贵。 上海的国有纺织业也元气大伤。材料显示,1990-2000年的10年里,上海纺织控股公司利润下降了28.3%,即使是到2003年底,还有63户企业亏损,且亏损还在不断增加。 在纺织业大调整之后,下一步何去何从,显然是市里早就考虑的问题。在这次上海大型控股公司改革的关键时刻,肖贵玉这样的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到来,很自然地被看作是纺织要有所作为的信号。 原董事长朱匡宇在离开纺织前的一个内部讲话上也说,他们两人共同完成一个历史性课题,朱完成的是纺织的历史性调整,而肖的课题则是国有控股公司改革的情况下,纺织业如何发展的问题。 据介绍,朱、肖二人可谓是各得其所。朱匡宇在纺织36年,颇具鼓动演说能力,尤其擅长发挥党团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无情调整,有情操作”就是出自上海纺织。也正因如此,纺织的结构调整很平稳。 据说,这也是纺织控股暂时没有被分拆的一个原因。“上海纺织行业作为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是国企调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市里面是充分肯定的。”知情人士透露说。 上海不想输球 纺织的调整时代显然要终结。中国纺织业的权威学府东华大学一位教授抱怨说,上海纺织控股公司在撤厂卖地皮的时候,原来基础薄弱的江浙纺织业已经反超上海。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浙江,纺织业利润和出口额双双过百,利润占到了全国的1/3。而这几年中国的纺织业占到出口额的20%以上。 上海纺织控股拥有360亿元总资产,150亿净资产,旗下有6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另外拥有5家直属单位和1家受托管理单位。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龙头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630)、申达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626)和上海三毛(资讯 行情 论坛)(600689)。 熟悉上海纺织的人士介绍说,上海纺织的申达、三毛等主要是成衣制造,跟江浙比起来显然没有优势。 上海在埋头结构调整的时候,一直误入泥沼,认为纺织行业仍然是传统产业。而世界上纺织业结构调整的浪潮过后,其概念已经进行了嬗变。 以日本为例,日本也走过一条纺织业的结构调整之路:从1980-1993年间,日本纺纱锭由1245万锭压缩到771万锭,但日本纺织业的产能做强了,产值由1980年的490亿美元增至1993年的1121亿美元。 美国纺织工业在1994年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不搞纺纱,但面料的设计和织造在美国,服装的设计在美国,制造在墨西哥。 高科技纺织显然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而我国吨纤维制品的换汇水平仅为欧洲、日本的1/2到1/3。 在这方面,上海作为昔日纺织业的王者,显然失去了它的江湖地位。而上海纺织控股作为上海纺织业的旗舰,也没有发挥出国有资本的优势。 东华大学的一位专家举例说,他们在1998年的时候做了上海市科委的一个很好的项目。该项目虽然只有一个书面材料,没有样品,但经过层层筛选,仍顺利成为25亿市长基金里面的50个项目之一。 但这一专利成果上海纺织控股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其理由是一时看不到成果。 “浙江的乡镇企业盯着要,说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这位专家说。 该专家认为,国有企业的体制也让上海纺织控股错过了太多机会。1998年杜邦公司的莱卡项目,上海的专家提出最早,上海纺织控股也让下面的一个化纤厂在做,但设备要到二纺机(资讯 行情 论坛)去做,二纺机做了一年半还没有做出来。而浙江民企后来也意识到了,并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现在赚钱了。 “上海当时要是做出来了,现在至少是每年几千万上亿的利润。”该专家说,“人一辈子有几个机会?” 面对记者,该专家连说几次“国企提拔人害人”。其逻辑为,国企官员有任期制,追求任内效益。 上海想要成为继纽约、巴黎、东京和米兰之后的国际时装中心,显然离不开纺织业的发展。“香港一直难以成为世界第五大时装中心,就在于它没有多种类型的纺织行业作为基地。”东华大学教授说。 江浙用市场的力量终结了纺织业的存废之争。此间人士认为,从去年开始,上海市开始重视纺织业的问题。并有消息显示,上海市纺织局前领导找到了上海市高层,建言纺织不要退。 如同球场酣战,这次终场前紧急换人,表明上海市并不想输掉这场“球”。 “市里面给了肖贵玉一年的时间。”一位熟知上海国资改革的人士透露说。 去市场里滚? 纺织控股如何改法,肖贵玉的时间显然不多。市里面并没有一个方案,一切都要通过肖调查研究拿出来。 “上海市在产业进退上整体上有规划,但在具体落实到控股集团上,却没有明确。”上海一位控股公司高层说。 据透露,到任后,肖贵玉即进行紧张的调查研究,分别找了老中青三代人谈。副总裁朱勇也带队去了纺织业的科研圣殿东华大学。 在国资管理效率上,肖贵玉时代显然不同于朱匡宇时代——上海“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正在逐渐理顺。 但国资会像上海电气(资讯 行情 论坛)、农工商一样眷顾上海纺织控股吗?抑或是像东华大学一位老教授说的那样:控股公司不要控,让他们去市场里滚吗? 5月17日至21日,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等一行到纺织控股集团调研,凌说,要研究多元化改造,不要低估民资的力量。凌宝亨鼓励新班子要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对纺织要做强、发展的要求,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要达到原来的规模、原来的地位显然不现实,完全收缩掉也不可能。”东华大学教授王依民说。 跟上海其他做强要求的控股公司不同的是,纺织业大体上仍然可归为竞争性的行业,因此,引进民营资本,特别是长三角的民营资本显然是新班子可以选择的一着棋。 “上海要在更大层面上积聚资源,跳出上海狭义的区域概念。”上海社科院部门研究所的韩华林说。他认为,可以效仿美国的模式,上海做世界时装信息的龙头。 而上海纺织控股目前的资产架构是:控股公司下面是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面是二级公司,二级公司下面主要是生产企业。 集团公司新成立于2001年底,当时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上海纺织控股公司进行了债转股重组,共同出资成立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总资产规模近90亿元人民币,包括除5家直属单位、一家受托单位之外的近50家纺织企业。 熟悉国资改革的圈内人士说,这种资本架构,肖贵玉短期内恐怕难有大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