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城的新使命 发展的人文目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2日 16:24 经济观察报 | |||||||||
-王云飞 沈文景 丁凯/文 卫星城发展的人文目标 王府井新华书店
王府井新华书店拥有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其中书店的营业面积在地上1-5层,虽然整体看来,这里的照明情况略好于北京图书大厦和三联书店,但仍然难以胜任阅读需要。 王府井新华书店一楼的吊顶高度甚至高于北京图书大厦,如果在阳光较好的日间进入王府井新华书店,首先需要一小段时间,让眼睛适应这里的昏暗光线。 书店一楼采用口径分别为15厘米和25厘米左右的两种吸顶灯,其中15厘米的吸顶灯采用节能灯泡,25厘米吸顶灯采用较大功率黄色光灯泡,电梯位于各层中间位置,电梯左右两侧灯具对称分布,王府井新华书店靠墙的书架为6-7层,位于各层中间位置的书架为4-5层,靠墙的书架顶端统一安装PHILIP30W灯管。 在一楼,大小不同的两种灯具呈行列式排布,15厘米吸顶灯纵向间距为1.5米,横向间距为2.5米,25厘米吸顶灯位于4个15厘米吸顶灯为顶点的1.5米×2.5米的矩形中心,其横向间距为2.5米,纵向间距为3米。 由于灯具间距较大,而一楼吊顶过高,加之一楼书架分布密集,造成了整体阴暗的效果。尤其在一楼靠南侧玻璃门附近的“哲学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连续六个书架顶端的灯具全部损坏,而这几个书架又处于拐角位置,因此构成了一个大而突出的照明死角。 此外,一楼昏暗的灯光分布仍然不均匀,在电梯背后,东侧的安全出口附近,通道两侧的“国际法”、“企业会计”、“各国法律”等共计10个书架附近的照明度有如旧式筒子楼的走廊,其上方的天花板上灯具尤其稀少。 灯具分布随意、缺乏细致规划是王府井新华书店灯具设置的重要缺陷。从一层到四层,电梯一侧的灯具分布可能是7排,也可能是8排到9排。因此各层照度不一,一旦遇到拐角或者柱体与天花板衔接处,则较多出现灯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另一重要原因是灯具的损坏,三楼“英语有声读物”书架上方在灯具分布不均匀的同时,有多处灯具损坏,该处的灯光极不利于消费者长时间阅读。 几千万与二十万 在麦当劳,一个裸眼视力1.2的人不必担心看不清楚菜单上的文字,在这里,不同的食物被拍摄成大幅照片,与价目表一同处于灯箱的照射之下,店堂内吊顶约为3米,天花板的装饰材料为50厘米见方的轻质材料,而每隔两个格子,就安装一个有四支约1米长的冷光源灯具组成的灯具组,可以估算灯具组之间的距离仅为一米左右,正是这样密集的灯光设置使得整个店堂不仅没有照明死角,而且任何一处的灯光都足以胜任阅读需要。 2004年5月初,三联书店、北京图书大厦和王府井新华书店使用的PHILIP灯管在和平里某华联超市货架上的零售价为:18W,10.8元;30W11.5元。 如果不考虑现有的照明设施,在一个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店堂内使照度达到麦当劳的水平,需要花费多少钱呢?我们以每平方米一个灯具组、四支灯管为例,并假设全部使用30WPHILIP灯管。1000平方米的天花板需要4000支灯管,仅仅需要46000元,考虑到现有照明设备,同时灯具的价格是按照零售价计算,这一成本还会大幅度降低,而即使以这个标准计算,假定一个营业面积20000平方米的大规模书店,仅仅需要花费80余万元,与这个数字不相适应的是,它的整体装修成本达到二2000元人民币。 卫星城应该平等于城市中心区 卫星城没有建立为城市中心区的同核区,一方面是没有人文价值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地区间关系的平等观念。 大兴西瓜节不仅是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会,为当地百姓热衷,不少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记得儿时为庆祝西瓜节燃放鞭炮的经历。同时,也是区政府对外对广的形象节日,对于北京市内的人们来讲,大兴几乎等同于圆圆的西瓜。 2004年4月,大兴建设亚洲最大的斗牛场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争论背后,没有人意识到,斗牛场即使建成,也无非成为又一个城里人消磨时光、偶尔为之的去处。黄村的鱼塘外停着不少来自城里的轿车,北京城里人来到这里,度过一个悠闲的上午或者下午,随即离开,甚至不会有人选择在黄村度过哪怕一个晚上。 就像延庆明确将自己定位为“北京旅游卫星城”一样,昌平和黄村同样没有将自己与北京市中心区的关系摆正,习惯性地认为卫星城应该从属于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与卫星城之间是明显的主从关系。 由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皇权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卫星城在从上至下的定位中都是城市中心区的辅助形象。而我们所提倡的同核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种观念上的平等,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同核,也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高知识、高收入人群。 这也是信息时代全球范围内的趋势。 卫星城是英文Satellite town的直译,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卫星城的地理位置类似行星周围的卫星。美国学者泰勒于1915 年在《卫星城镇》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指出卫星城的任务是疏散城市人口。而在此前,英国人E·霍华德在1898年所著的《明日的花园城市》中提出了“花园城市”理论,设想了城市的占地面积、功能布局、配套设施等,并提出城市人口超过32000人时再建一座相同的花园城市。该理论被认为是卫星城理论的先导,而显然,在该理论中,各个花园城市均为平等关系。 二战以后,卫星城在世界多国迅速发展,英国在这方面的实践最为丰富。1946年,伦敦市政府颁布“新城法”,开始以法令规划卫星城建设,其背景是英国已经兴起了“新城运动”。 其后,卫星城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演进,逐步走向完全独立。第一阶段即一战后出现的卧城。此时卫星城完全承担解决居住的任务,与城市中心区距离不超过20公里;第二阶段,卫星城的独立性有所提高,即在卧城的基础上发展工业与配套设施。而第三阶段则是新城阶段,卫星城具有完全的独立性,拥有工业区、生活区和整套文化、消费等配套设施。今天,有学者把独立性强的卫星城称为积极卫星城。 而在我国,卫星城几乎还处在第二阶段。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城不同,我国大陆大都市周边的卫星城在功能定位上,不仅有分解中心都市区的功能,还承担着卫星城周边农村地区城市化的重任。在发动机制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发展都是由政府控制的,这虽然未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能主动地进行计划和规划。北京的卫星城基本上就是循着这样的路径发展的。”——《北京市卫星城人口发展状况研究──对良乡、通州、顺义、昌平、黄村五个卫星城的比较与分析》 我们认为,卫星城未来的发展如果能建立平等意识,同时将人文价值和物质价值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现在的一些经济的困难并不能阻碍其迈向远大前程的步伐。 请等待第三章《内容规划和一平方公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