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公司逐鹿中国汽车市场导致狼烟四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 07:53 中华工商时报 | |||||||||
梅新 汽车产业发展新政要为过热降温 国际巨头扩张市场热情疯狂不减 两年一度的北京国际汽车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关注度,毫不犹豫地闯入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生活。随着6月10日这一盛会的正式开幕,国际汽车巨头们也拉开了逐鹿中
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福特汽车公司6月8日表示,要在今年实现在中国的汽车生产能力扩大3倍的目标。这是外国汽车公司在新一轮加大中国投资行动中的最新一例。而上个星期,通用公司刚刚宣布将增加对华投资30亿美元。 正当中国政府全力以赴给经济降温的时候,外国汽车公司则显示出它们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兴趣,纷纷宣布大型投资计划,决心要在全球发展最快的中国汽车市场上一决雌雄。 分析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将对北京给经济降温的努力构成新的挑战。 通用要抢中国市场头把交椅 福特汽车公司6月8日表示,2004年福特在中国的汽车产量要从去年的1.7万辆增加到6.5万辆。福特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比较晚,市场占有率也比较小。但专业人士说,即使福特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增长3倍,也只相当于世界头号汽车公司通用公司的1/10。 通用和德国大众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也都加足了马力。通用汽车公司上星期宣布,要在3年内增加在华投资30亿美元,把通用在中国的汽车生产能力扩大一倍,提高到年产130万辆,比通用去年确定的产量高出43万辆。 通用采取的这一大胆扩张行动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旗帜从德国大众手里夺过来。 德国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汽车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1/3。去年,大众汽车公司宣布再向中国投资74亿美元,以加强自己的霸主地位。 外资投入助长经济增长过热 分析人士说,中国政府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以限制某些行业投资的增加,给经济降温。但外资持续大量涌入助长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热的势头。 被北京列入过热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等原材料、房地产和汽车等。上星期,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酝酿已久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政策”。新政策大大提高了新厂商进入汽车行业的投资金额标准。 不少专家认为,新政策的规定如果得以实行,将会有效地限制汽车行业投资的迅速增加,过热现象将有所减缓。 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去年中国市场的规模增加了75%。但是,一些汽车行业的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最近几年汽车行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太快,消费市场并没有相应跟上,因而在近期市场将会出现饱和。 外资缘何不顾市场饱和与经济过热风险 尽管存在市场饱和与经济降温的双重压力,外国汽车公司似乎并不介意。通用汽车中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墨斐(PH IL M URTAUGH)表示,即便是通用在中国的产量增加一倍,达到130万辆,今后也可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裁徐平也表示,“产能过剩对整个市场来说是个问题,但对具体一家公司来说则未必。”东风汽车公司是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资料统计,在2002年和2003年之间,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共投资63亿美元。在未来3年里,外国公司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直接投资将有100亿美元。这个数字并不包括通用刚刚宣布的增加投资30亿美元。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外国公司以外,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日本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等公司以及韩国的起亚、现代等公司都正在通过合资、建厂等形式,扩大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存在。 专家估计,汽车产能的扩张将会使中国经济过热的问题更加突出。例如,汽车产量增加势必推动中国对钢铁、橡胶等材料的进口需求的增加,带动相关商品和原材料价格的攀升。新车的增加也将导致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长,给国际石油市场增添更大的压力。 中国政府需找到发展平衡点 《华尔街日报》在星期二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政府虽然面临经济过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但现在就下决心彻底捅破汽车市场上的泡沫还不是时候,原因是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研究显示,汽车业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会带动其它产业出现7个就业机会。汽车业的产值去年给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1.5个百分点。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政府目前对待汽车行业的发展问题,正在小心谨慎地寻找平衡点,既要限制发展过热,又要避免给汽车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