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电力短缺不仅仅是多建电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 08:59 新京报 | |||||||||
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当前煤电油运有关工作。同一天,电监会组织制定的《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也已提交给国务院,以应对由于电煤供应紧张而可能导致的机组停运。去年以来,电力短缺重新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能源瓶颈。 电力界的主流看法是,造成近两年全国较大范围供电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电力需求增长快于装机容量的增长。因此,在电力行业,应对电荒的一个主要思路就是多建电厂,以
新建电厂对缓解电荒当然是必要的,但由于电厂建设涉及到土地、安全、环保、技术、资源等众多方面,一哄而上的结果又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首先,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会在无序竞争中被白白浪费,加剧我国资源短缺局面;其次,电力建设过热会刺激钢铁、制造等行业的进一步升温,埋下经济过热的隐患;第三,集中开工带来的必然是集中投产,会在未来几年内形成新的电力过剩状况。电力市场的大起大落,最终会损害所有市场主体的利益。 有鉴于此,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而不仅仅是依赖多建电厂,来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其一,压缩高耗能产业的行业规模和企业数量,提高准入门槛。从上述电力短缺原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耗能产业是造成电荒的罪魁祸首。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普通百姓家用电器加起来功率不过5-6个千瓦,一家大型的高科技工厂用电功率也不过2000千瓦,而一台电石硅铁冶炼炉动辄就是10000千瓦,一个大型电石、硅铁厂用电容量甚至达到400000千瓦。这样来看,一家高耗能企业就会吞噬掉一个大型发电厂的全部发电量。即使国家建再多的电厂,也赶不上这些高耗能企业的“吃电”速度。因为像电石、硅铁厂之类的企业,生产工艺极其简单,产品的主要成本就是“电力”,电力消耗占其生产成本的70%左右。何况,它们还一直享受着地方政府制定的“优惠电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不缺电吗? 其二,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制定“资源节约法”,用严格的法律来培养人们的节电意识。电力供应短缺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供应不足,而是电力利用的粗放和浪费造成的。我国即使在发电企业,其自身浪费的电能也很惊人:调查显示,水力发电厂有10%的电力是被内部消耗的。若以单位GDP产出能耗来计算能源利用效率,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德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高达11.5.所以,当务之急是制定一部以保护资源为目的的“资源节约法”,其中规定,任何新企业的单位效益产出能耗必须在达到一定水平才可以开工,老企业能耗也不得低于某个水平,否则即予关闭。 其三,加强用电需求管理,实现有序用电。根据社会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正确预测当年用电最高负荷和电力供需缺口,制定电力错峰方案,实现有序用电。组织跨区跨省电力电量交易,加强电网间互相调剂余缺的能力,实现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要比较彻底地解决电力短缺问题,还必须改革我国的电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传统的行政手段、计划手段,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电力建设和电力供需形势周期性大起大落。改革的方向,一是稀释电网企业的垄断利润,使之让利给消费者和生产企业;二是将发电企业推向市场,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外资等加入竞争,加快发电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则是理顺电价,用价格机制培育电力市场的竞争格局。 □邓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