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超前”无奈赔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 16:30 新民晚报 | |||||||||
发黑污水变成纯水,但敢喝的只有科研人员;净化的纯水没有卖过一分钱,设备最终只得报废——环保“超前”无奈赔钱? 像原油一样粘稠的发黑污水,能变成一尘不染的纯水吗?完全可能。如此先进的技术肯定能为企业赚大钱了?目前完全不可能。“超前”的环保项目,被企业采用后很有可能是赔钱货,渐渐会成为市场“弃儿”。
技术太新项目先“死” 污水变纯水,不是魔法是科学。1988年,有家国外企业援助了这个环保项目,由市经委安排到一家大型国企,并添置了一些辅助设备。项目进展十分成功,采用污水反渗透法,黑臭的污水变成了无菌的纯净水,达到了供航天员饮用的太空水标准。每小时可生产纯水5吨,但最终敢喝的只有科研人员。由于原料是污水,许多人总觉得恶心不愿喝,甚至认为如此研究完全是“吃饱饭撑的”,喝比奶还贵的水没必要。 过了几年,上海纯净水市场兴起,市民对纯水有了兴趣,但这一项目还是无用武之地。因为每吨净化费用高达上千元,而采用自来水加工的纯水净化费用每吨只需200多元,所以污水净化成的纯水没有卖过一分钱,最终设备报废,技术太新的项目先“死”了。 环保“超前”推广更难 由于价格杠杆始终在起作用,所以一些花钱的环保项目被视为“超前消费”,在推广时有一定难度。 上海石化环保中心每天可处理污水19万吨,实际处理污水14万吨,其中石化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污水占40%。每天处理后的污水可养鱼了,但这些需要14艘万吨轮装载的大量处理水,只能排放到杭州湾去,为什么不能循环使用?不是不能用,是价格因素抬高了门槛。 每吨污水处理费用1.5元,如要循环使用还需添加消毒、管道等设备,每吨又得“分摊”1元多成本。而从杭州湾直接取水费每吨只要7分钱,哪怕用自来水也比用循环水便宜,难怪这些处理后的水没人要。尽管上海石化有许多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但常面临“吃不饱”的尴尬。有些排污企业认为污水处理只要能达标即可,太先进反而没必要,因此不会在污水处理上多花钱。 两头支持难题可解 其实,只要是针对现实生活的污染而设立的环保项目,不应有“超前”之说。从长远来看,它会产生很大社会效益,只是在现阶段经济效益难以体现。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对新型环保项目予以支持,才不会出现最新技术最先“死”的尴尬。此外,要从严控制和查处污染源,对重污染企业资源使用费也可相应提高,只要在污染“出口”和资源“进口”上牢牢把关,等于为投资环保的企业大大支持了一把。 本报记者 秦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