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大事件”:中信集团利润骤降27%之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6日 16:27 21世纪人才报 | |||||||||
本报记者 孙 铭 北京报道 作为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探路者,中信集团一向被人们寄予厚望,但其2003年的财务报告却给金融控股模式的前景带来一丝不确定性。 5月27日,中信集团公布了2003年的财务报表。看到这些简单的数字,人们难免对中
事实上,中信集团近几年的利润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只不过2003年利润下降速度突然加快。 这个在中国风头最劲的金融控股集团,其业务范围之广一直令众多金融机构羡慕不已。2002年中信控股成立之时,人们普遍认为,通过开发各种交叉性金融产品来降低成本,中信的收益将明显提高。然而,无情的现实却使人们对金融控股的的前景增加了一些疑虑。 金融控股模式到底怎么了? 利润骤降之谜 在中国金融业,中信集团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巨头,2003年底该公司的总资产为5966.30亿元,旗下公司业务不仅遍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等各金融领域,而且还涉足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贸易、文化产业等几乎所有领域。然而,这个中信集团,又显得极其神秘,外界对其状况知之甚少,其董事长王军以及公司其他高层也很少在媒体露面。 在中信集团公司的网站上,新的年报尚未刊登。按照惯例,中信集团也不会公布详细的年报,而只是公开部分年报数据。 但从中信2003年财务报表的的部分数据,已经依稀可见中信利润下降的原因。 “公司合并的损益表显示,支出的增加远远超过收入的增加,导致利润出现下降。”一位从事金融行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分析说。2003年,中信集团的支出由336亿元增加到389亿元,其中业务费用由256亿元增加到306亿元,增加了50亿元,成为支出增加的“罪魁祸首”。而从收入方面来看,虽然总收入有所增加,但其中的投资收益却从29亿元减少到20亿元。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信集团的业务费用大幅增加?该注册会计师认为,从中信的资产负债表来看,中信的应付长期债券余额出现了激增,由2002年的9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75亿元,由于债券是要还本付息的,因此,从会计学来分析,财务成本的增加应该是公司业务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前,王军曾表示,2003年是中信债券尤其是外币债券到期的高峰期,中信将通过发行本币债券的方式来偿还外币债券。去年年底,中信集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100亿元的债券,其中40亿元用于偿还外币债券,60亿元用于补充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金。 对于利润下降的原因,本报记者联系中信集团有关人士,希望解开这个谜底,但该公司公关部以公司领导都出差在外为由没有安排采访。 43亿委托投资收益率低至0.016%? 中信集团近几年的利润曲线似乎是一条标准的下降抛物线。2000年公司利润为25.4亿元,2001年则下降为23.6亿元,2002年进一步下降为22.5亿元,2003年则大幅下降为16.4亿元。 同期,大多数金融企业的利润呈现不断增加的势头。而中信集团90%的资产都集中在金融业,为何在行业整体赢利能力提高的大背景下,中信集团却“逆势而行”? “从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中信集团的负债增加很多,资金显得很充裕,但同时,这些资金并没有得到好的收益,投资效益在下降。”上述注册会计师分析说。 中信集团资金充裕的说法也可在公开的信息中得到证实。按照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披露的信息,2003年,中信集团在中信证券的委托理财资金就达到了43亿元,占其受托资产53.68亿元的80%。中信证券2003年委托理财的总收益为838万元,按此推算,中信集团应该分得670万元左右,这43亿元资金的投资收益率竟然还不到0.016%,中信集团的投资收益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判断一家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状况,主要看三个指标:资本充足率、所有者权益状况以及信贷资产的拨备覆盖程度。”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钟伟博士说。 如果按照上述判断标准,中信集团的财务状况确实不容乐观。从资本充足率和所有者权益看,由于2003年中信集团的资本金没有变化,准备金增加了17.8亿元,但利润减少了6.5亿元,所有者权益仅比上年增加了3.6%,但中信集团的资产总量却比上年增加了19%,因此,资本充足率不可能上升。至于信贷资产的拨备覆盖率,由于中信集团没有公布相关的资料,外界无从了解。 金融控股有利于分散风险 中信无疑是金融混业经营一块试验田,作为先行者的中信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金融控股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多种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而中信集团旗下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个公司,既可以联手开拓市场,也可以大力发展金融交叉产品。在中信控股公司成立之初,王军曾透露,金融控股公司将有一部分人专门负责筹划金融交叉产品。他认为,搞交叉产品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销售额,降低成本。“在这方面,现在国家各监管机构都走得比较快,规定大大放宽了,中信的机会是很多的。”王军当时对此充满了期待。 然而,自中信控股成立以来,开发的金融交叉产品寥寥无几,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力似乎也无从谈起。今年1月4日,中信的第一个金融交叉产品“中信金融通”在上海试点推出,这张以中信实业银行借记卡为基础的金融服务卡,不仅可以作为银行借记卡使用,还可以在中信控股旗下所有的金融机构内使用,可以进入所有安装有读卡设备的金融子公司的交易系统或账户系统,进行查询、交易、转账等各类操作。然而,据记者调查了解,此卡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以至很多高端客户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金融产品。 中信集团的利润不断下降,这是否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是否说明金融控股在中国,至少是目前的中国水土不服? “利润指标并不一定能够反映金融企业的实际状况。”钟伟说。他认为,要客观地分析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与风险。在各金融行业业中,银行业近几年的赢利状况增强了,但证券业的赢利状况却出现了恶化,保险业的赢利状况基本没有变化,因此从金融控股公司整体来看,金融风险确实得到了更好的分散。 “金融控股也许没有银行跑得快,但可能比银行跑得稳。”钟伟评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