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电 广东只能生产自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 09:22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 张晓晖 全网性缺电,由缺电力不缺电量转为电力、电量双缺是广东今年“电荒”的主要特点。广东省经贸委的一项调查表明:缺电将对广东GDP的增速影响约3个百分点。而根据权威部门的预计,广东省二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将保持20%的增长,无疑要保持这一增长速度,电力紧缺的困局将成为一大考验。
错峰用电不治本 根据广东省经贸委统计,今年一二月份广东的电力供需形势严峻,全省最高负荷为2844.1万千瓦,比去年同期最高负荷增长17.18%,净增420万千瓦。电力部门预测,2004年预计广东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统调最高负荷3050万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净增518万千瓦,增长20.5%,而新增可调电源容量492万千瓦,今年广东省电力缺口将达230~269万千瓦,广东缺电从区域性向全网性、从季节性向全年性转变,全年性的缺电已成定局。 显而易见,电力能源的紧缺对广东来说,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广东经济的增长如何与电力生产之间进行匹配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按9%的GDP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广东的人均占有电力装机容量需达到1.2万千瓦以上,才能支撑广东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这意味着广东在未来必须建立起一个比今天的规模庞大得多的电力工业。但根据广东电力建设规划,目前开始动工建设的电源项目要在2007年前后才能发挥作用,电力的困境将集中在未来的3至4年内。 在目前来讲,解决这种全局性的缺电困境,行政干预成了“救命的稻草”。 根据广东的实际,广东省广电集团按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安排有关工厂、企业的轮休、避峰用电工作。按照“先自觉错峰、后用户侧强制错峰、最后线路强制错峰”的原则,尽可能科学、合理地落实错峰用电、计划用电政策,尽量提高自觉错峰率,最大限度避免强制错峰、临时性和越级拉闸限电,实现“限电不拉闸”,尽可能保障广大用电客户的利益。 据悉,从今年1月1日就启动全省计划错峰,安排计划错峰负荷共306万千瓦,约占今年统调最高负荷的10%。 显然,10%的比例仅仅是杯水车薪。尽管广东省还采取了强制错峰、限制新增用电报装和峰谷电价这一价格杠杆等措施,但也一直为多方所垢病为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而在加快电力建设、吸纳“西电”、节约能源的同时,制定一个长期的合理的整体战略规划,成了各界的一致呼声。 西电东送不解决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国家寄予厚望的西电东送工程并没有如愿解决今年全国19个省市由于用电增长较快性的电荒问题。对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来说,近几年来电力需求大增,前几年为配合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而一度工期停滞的电厂也开始复工或扩建。 据记者了解,广东省还对该省的风力资源进行了普查,结果发现广东风力发电可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与该省水电资源可开发量相近。广东省方面近期亦表示,将要推出一批以大带小的电源改造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的新增电力供应120万千瓦。 记者在广东的一些县市采访的时候,看到了一些地方在上马火电项目,但却行事低调,不愿声张。 有市场人士认为,地方政府之所以这样遮遮掩掩,一方面是这些项目往往触及环保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过多的报道会触动电力市场化、国家电力与地方电力之间如何协调的敏感话题。 而事实上,广东在电力市场化方面有我们值得注意的地方,几年前该省已经开始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厂网分离、竞价上网”。但在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大胆吸纳民营和外资等更多投资主体进入电源建设方面等领域仍难打开局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电网价格没有放开的缘故。 广东省经贸委电力处相关官员则表示,广东将大力推进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与电力市场相适应的电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工业协调、健康发展。 而此前不久,珠海市有官员曾向媒体透露,李嘉诚欲加大对珠海电厂的投资——按原来股份结构及二期工程投资总额计算,扩建投资额至少为45亿元人民币。尽管该项目还没有完全审批下来,并存在着一定的变数,但此消息却透露了广东省地方政府为解决电荒的危机,欲加强“自力更生”的力度,来进行“生产自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