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管道变数仍存?中国石油东进尚不能高枕无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 14:04 中国新闻网 | |||||||||
陈耕的手与卡拉巴林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 一个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一个是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总裁。 这一时刻,对中哈两国构架新的能源合作战略关系具有非常现实和历史的意义。有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石油储量“重量级”的大国。据美国能源部统计,被业界称之为“第二中东”的里海,其石油储量在500亿到1900亿桶之间,而其中的40% 都集中在靠近哈萨克斯坦的里海大陆架地区。而据哈方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其石油产量达到约5000万吨,出口近3500万吨。到2015年其石油计划产量将超过1亿吨。 据悉,中哈石油管道项目,最初是由哈萨克斯坦方面提议建设的。 位于中国西边的哈萨克斯坦,在地理位置上没有出海口。这在客观环境中不利于哈方的能源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的快速崛起。哈石油运输公司总裁斯曼库洛夫曾公开对外界称,由于缺少出海口,哈石油都是通过俄罗斯的管道运抵国际市场的,目前该国对俄石油管道的依赖性正在增强。 根据中哈两国刚刚签订的协议:一期工程,许多媒体称它为“二期工程”,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东至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全长1240公里,从今年8月动工,在明年底完成原油充填和输送所需的项目建设。管道一期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此前,中哈原油管道的先期工程,许多媒体称它为“一期工程”,全长448公里的肯基亚克—阿特劳段已在去年3月全线贯通,并正式投入运营。今年输油将达到590万吨。据权威人士披露,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期,中哈两国完成了管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造价估算为30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中方决定采取分阶段建设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投资风险。 有一家著名媒体说,中哈签署协议是中方曲线拯救“安大线”的一次“围魏救赵”。而记者以为,这家媒体并不掌握整个事件的全部,说得有些太过。更何况,中哈原油管道项目的合作,也遭遇了来自美国方面的干扰,压力不比“安大线”小。 今年2月,世界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和英国石油公司签署了关于巴杰管道投资的一揽子协议。据悉,此线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到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全长1760公里,总投资为36亿美元。在2002年间巴杰线几乎与中哈肯阿线同步开工,预计2005年春投入运营,年输油能力在5000万至6000万吨。 巴杰线终点直指里海,这是美国染指此间石油资源的战略举措。而中哈管线项目的进展无疑给力图控制整个里海石油资源的美国重重一击。以专家的观点,铺设中哈管线实际上暗含了“泛亚全球能源大陆桥”的战略构想,将修建的中哈管道与待修的哈伊管道串联后,把石油供应国———中东、中亚国家和俄罗斯与亚洲的主要石油消费国———中国、日本、韩国连接起来,使中国处于战略枢纽的位置上。 有消息说,从去年以来,美方一直在对哈方施压。美方借助军事经济援助,希望哈方丢弃中哈管线,将其石油引入巴杰管线。美方更是说服国际金融机构,让它们放弃对中哈管线的贷款。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美方向哈方提供了9200万美元的援助,而今年仅军事援助就占到420万美元。 对此,哈方也不可能无动于衷。据海外媒体报道,在中哈签署协议的一个多月前,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来访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表示,哈方对美国牵头的从里海到地中海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非常感兴趣,哈希望通过该管线出口石油。 对哈萨克斯坦面临如此压力依然握手中国,记者不敢妄加评断,因为此问题早已超出了石油领域本身。在过去的50年里,石油一直是影响世界政治风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依此,独立于俄罗斯以外、与美国保持平衡应是哈此举应有之意吧! 记者想,在东进路上,中国石油尚不能高枕无忧。因为变数依然存在。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周勇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