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新浪财经--行业专题--医药业 > 正文
 
多家制药企业炮轰药品招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 09:28 新京报

  本报讯 (南方都市报记者 陈佳利) 日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成为整个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包括京、津、沪、粤等地方医药行业协会以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三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在内的13家医药行业协会曾联名上书国务院请求暂停该办法,而记者采访获悉,多家医药企业也普遍反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张俊修告诉记者:“如果不记名投票表决,我想百分之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百的制药企业都会对药品招标制度投反对票。”这种说法在业内得到认同。广州潘高寿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国强表示,本来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但是药品招标却需要提供各种证明、证据等。莫举例说,有一次潘高寿招标部门按照招标规范要求向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出具一份偏门的药品证明,但广东省药监局不但没法提供,还表示对此不理解,最后事情不了了之。

  以“一元感冒药”闻名的广州诺贝华乐制药有限公司几年内一直参加广州市各大医院召开的药品招标会,其总经理徐守良告诉记者,因为具有价格优势,诺贝华乐的药物中标率一直比较高,但是很多中标药品并未被医院进货,甚至有个别药物被进货不卖出去,归根结底是因为便宜药对医院来说没有利润。徐守良告诉记者,无论中标与否,药品只要参与招标就要交纳费用,几次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该公司还将继续参加招标,因为只有参加招标才有进医院药房的机会,不去则完全没有希望。

  由于药品招标制度的实施并未带来药价下降,关于招标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医院,然而医院方面也对此表示十分无奈。记者在对医院就招标问题进行了解时,有关人士纷纷回避记者的采访。主持此次广州市省级医院招标工作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席萍表示,招标工作的具体操作由卫生部门联同招标中介共同制订,医院只是按规范操作。

  “平白无故多了一个招标中介来瓜分利益!”这是众多医院、企业以及行业协会提到的一句话。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最大的药品招标中介为海虹医药电子商务,在国家有关部门向全国医院普遍推行招标的5年间,海虹占了全国市场80%的份额,在广东,海虹几乎囊括了除广州、深圳以外所有的市场。

  对于外界对中介的微词,海虹控股总裁助理景肖鱼显得相当气愤,他说,医药公司销售药品有百分之几十的利润,国家允许的医院卖药的利润也达到15%-20%,为什么招标中介收取不到千分之六的费用还要受到指责?他认为,目前“医药一家”的体制才是使药品招标变质的关键所在。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