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30亿元“换”10个点 通用降价引发车市激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 18:29 新民晚报 | |||||||||
每款别克君威产品降价最多4万元,最少也有1.1万元,如此利好消息令那些正要买车的消费者“两眼放光芒”!昨天,上海通用汽车宣布别克系列产品全线调价,如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因为这么大幅度的车价调整近年来在国内车市中确实罕见。 明年“阳光”提前照进来
是凯迪拉克露脸?是重整雪佛莱品牌?还是上海通用高层变动?在风闻上海通用最近要有大动作时,各地记者所猜测的主题都和最终公布的不沾边。毕竟,降价大多是在企业产品面临市场冷遇的情况下作出的反应,而上海通用汽车别克系列产品目前在市场上风头正劲,今年前4个月总体销量还增长了117%,热销时期正是企业赚钱的大好时机。 但上海通用做法相反,把原本为明年准备的价格体系提前7个月推向市场,为什么?因为明年我国将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关税也将进一步降低,估计进口中高级车可降价8%左右。而上海通用提前作出下降幅度最少为8%的决定,就是想和同类型进口车的竞争取得先发优势,让消费者提前7个月享受到明年的“阳光”。 减少利润近30亿元 别克提前作出价格调整,以上海通用今年目标销售30万辆计算,有人估计企业为此会减少利润近30亿元,但在上海通用汽车眼里,当前利润已并非第一追求目标。由于2005年进口车的不少限制将取消,加上油价上涨、保险费用增长、信贷消费紧缩等不利汽车消费的因素增多,现在市场上已出现一些观望情绪。为了主动迎接中国加入WTO后面对的全球化竞争,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陈虹表示,与其消极应对不如主动接轨,而价格的接轨是实现汽车产品价值回归的最直接手段。 今年提前将别克系列产品降价10%,有可能使企业利润减少30亿元,但如果2年后上海通用产品市场占有率能从10%增至20%,意味着在竞争中国内企业“羽翼”也能逐渐丰满。 销售市场将现第二波热潮 本来别克系列产品在车市上正当红,如今有了价格优势更是热上加热。昨天下午消息传出后,各种咨询电话几乎打爆了一些别克品牌的专卖店。 永达别克的荣思萍透露,从下午4时起,各种咨询电话明显增多,不少人刚看到新民晚报上的消息就来问询。今年前4个月,永达别克就卖出了800多辆车,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如今,消费者对调价后的别克系列产品这么感兴趣,估计很快会出现第二波销售热潮。 上海东昌汽车的张志明介绍,考虑到调价后致电询问的消费者一个接一个,别克产品的销售人员这一段时间将加班至每晚9时。而网上有关别克系列产品调价的消息不胫而走,有的网友赞许之余,还直接点名要求其他轿车生产厂家和品牌调价。在如此背景下,估计其他轿车生产企业想纹丝不动也难。本报记者秦武平 相关链接 国产汽车价值应该回归 发达国家汽车业生产利润只有几个百分点,而起跑比人家慢的中国汽车业利润却高达30%,这个“暴富”过去还受多重保护,被评为“温室中花朵”的国内汽车业如何从明年起与进口汽车面对面竞争,确实是个让人放心不下的话题。在上海通用汽车为迎接WTO挑战大幅调价后,本报记者从各方采集了一些声音。 -对手观点—— 上海大众汽车人士如此评价:国内汽车企业三大“洋师傅”是德国、美国和日本。德国人把轿车看成高技术的精品,日本人把轿车看成能赚钱的商品,美国人则把轿车看成适合人的用品。由于三方的出发点不同,造成合资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也略有差别。上海大众还是比较注重技术投入,多提供一些性价比高的产品。 广州本田汽车人士认为:国产汽车价值的回归有几种方法,有的是一下子作一大调价,有的是“细水长流”实行调价,至于哪种方法更好,一段时期过后可由市场占有率高低判高下。 -买家看法—— “国外一辆2万美元的轿车,可能比国内20万元以上的轿车还好,中国轿车的市场价格还没有站到应有的位置上。”对北美车市比较了解的杨学军还未决定是否自己买车,但看到上海通用调价可能引发国内车市价格“地震”后,他开始有点心动了。 对别克系列产品降低价格门槛,绝大多数消费者举双手赞成,只有一小部分刚买别克车的人感到有些“伤心”。据悉,已订购车的买家,只要未签购车合同,可以按新价来买车,而心急的车主只能按原价付款。不过,一次大幅度调价不会让消费者觉得近期内还有降价可能,一些原本三心二意的潜在买车族会立马坚定买车意向。 -专家意见—— 波导、奥克斯等原先跟汽车产业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如今都纷纷投资“造车运动”,显现出国内汽车产业有过热迹象。 上海社科院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张新华教授认为:上海通用汽车发动大规模调价,一方面可使国产汽车有更合理的标价,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行业激烈竞争,企业优胜劣汰。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一团和气的汽车行业只能让企业“大家发财”,只有充分竞争的行业才会让消费者真正受益,也能促使中国汽车产业在逆境中生存。本报记者秦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