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迫近 中石油、中石化急寻对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 00:0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2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三月原油期货升至两年多来的高点,盘中一度触摸35.95美元,终盘收于35.77美元。美国原油库存已降至1975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26.98亿桶。业内专家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国经济已经步入第三次石油危机边缘。 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惊涛骇浪,进口原油已接近总消费量1/3的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及
中国能源后备短缺 从去年12月下旬至今,纽约商品交易所三月原油期货一直居高不下于30美元/桶以上。原油进口成本提高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中国进口原油中约五成仍来自于中东的现实,再度引起业内激辩。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顾问朱康福认为,中国今后需要选择合适时机尽快实施国家石油战略安全计划,在海外建立开采基地,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并对很多人主张的通过能源相互替代的多元化战略提出了异议。 对于部分学者的担心,另一方的声音同样尖锐,中石油的一位高管表示,世界并不缺油,现在价格上升来自人为炒作原因。价格上升是世界性的,谁买都是这个价。如果伊拉克发生战争,导致中国在海湾地区的进口原油减少,中国可以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他们不了解情况,属于皇帝不急太监急。”他笑着评价说。 虽然各方面的声音繁杂,但世界强国如美国、日本等已经具备了非常完备的石油资源控制体系,在国际上拥有定价权,而“中国能源的后备资源严重短缺”,却是各方共识。这也是美、日在发生石油危机时,具有较强抵抗能力、实现堤内损失堤外补的重要原因。中国需要充分重视石油安全问题,否则就如诸葛亮当年唱“空城计”,所冒的风险很大,而且不宜故伎重施。 中石油中石化各有所忧 承担中国原油供应及加工重任的两大巨头中石化、中石油正积极寻求对策。 “原油涨价对中石化的上游开采业务有好处,但公司下游加工产能远远超过上游,中石化肯定会受到石油涨价的影响,而且是负面影响。”朱康福如是评价。 目前,中国原油进口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中石化进口。在国际国内原油涨价后,虽然成品油价格也在上涨,但由于成品价格由国家计委统一调整,调整时间和幅度一直落后于国际市场,这无疑意味着中石化下游业务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据悉,为了应对原油价格的上涨,中石化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前建立了一些原油储备,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套期保值等。朱福康认为,从历史经验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其持续时间都不长,因此应该沉着应付,不必太惊慌。从潜在的供需状况看,世界原油市场仍处于供需平衡甚至是供大于求的状态,目前暂时的紧缺是由美伊战争忧虑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后市原油价格有望回降到22至28美元/桶区间,并维持较长一段时期。“原油在目前价位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应不是很大,已不适宜再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以防高位被套。”朱福康说。 与中石化相比,中石油的处境相对乐观得多。“我们每年生产1亿多吨原油,除了自用外,还供应中石化,并有少量出口,我们的日子一直很好过。”中石油的一位高管说。 话虽如此,据调查,中石油最近也遭遇上了一本难念的经。为保证原油供应的稳定性,实施原油开采多元化战略,中石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筹划建立中俄油、气管道。然而,这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遭到了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的异议,该公司希望将管道直接建至远东。“这影响了该项目的进展。”中石油的另一位高管证实说。 俄罗斯现在已是世界原油的重要出口国,与其每年巨大的出口量相比,中国每年从俄罗斯的进口量不大,运输问题成为瓶颈,并制约着中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石油如何打开局面,牵动着众多国人的目光。据悉,虽然春节刚过,但负责海外石油项目发展的中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的很多高管都已远赴海外,投入紧张工作。(祁和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