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财经杂志秀之《中国科技财富》2004 > 正文
 
中国软件业承接外包艰难起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 15:29 《中国科技财富》

  “中国的软件企业能否走向成熟,此刻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市场是有机会的,问题在于你给不给自己机会活到明天。”

  “过去东北培养的人才,大多是机床厂、变压器厂的工人。而通过新的人才培养规划,就可以带动以前东北没有的产业,拉动新的增长点。”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说,“东北地区做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日本、韩国因素,把他们的一些工作拿到东北来做。”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刘积仁的此番话并非纸上谈兵。去年,东软进一步拓展日本市场,成为中国最大的软件出口公司之一。2003年11月,东软与日本日立软件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在金融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此前,东软已和日本东芝、阿尔派、IBM日本公司、三菱等有合作项目。而与东软总部办公室相距不远,是国内最大的对日软件外包公司——大连华信。

  去年,包括东软、大连华信等在内的整个大连软件园对日软件出口5000万美元,名列全国第二。据海关统计,辽宁出口总额为493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63.4%。这其中,对日软件出口业务贡献最大。

  在北京,对日软件出口额的增长同样惊人。2003年,北京软件出口额为1.38亿美元,列全国各省市之首,比2002年增长48.2%。其中,68.8%即9490.6万美元,为销往日本所得。

  与日本政客在中国民众眼中难以改变的形象相反,其软件市场正受到越来越多中国软件企业青睐。北京软件出口排名前15家的企业中,对日软件出口企业占了11家。

  屈于成本压力,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把外包非核心业务提上日程。北京NTT DATA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部长樊省相说:“NTT DATA为了提高竞争力,今年外包有15亿日元,明年是30亿日元,后年要达到90亿日元。”据预测,到2006年,日本IT服务市场将以年均6.7%的速度增长,达到折合10.9万亿日元,日本软件市场中的发包总量(含向日本国内企业的发包及向海外企业发包)为5.6万亿日元,其中向海外发包的总量约在1%,具有很强的潜在发包能力。

  与印度相比,文化和地理因素使得日本更乐意选择中国完成其外包软件。日本NEC的一位高层人士进一步揭示说:“印度人不遵从我们的标准,他们总把美国的标准拿出来,想让日本向印度的标准靠。”据说,去年该公司发包80%给本国公司,中国拿到了20%。

  高喊“赶超印度”却一直徘徊在欧美软件外包边缘的中国软件公司,意外的收获在日本市场上。“北京软件行业要继续扩大对日本的出口”,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姜广智告诉记者。北京市政府专门制定“双千计划”,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目标——每年培养1000名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重点培育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力争对日软件出口额年增长超过60%。为此,2003年,市政府先后两次组织北京近百家软件企业赴日开展推介活动,并促成600家日本企业与北京软件企业建立了业务联系。据悉,目前北京已组建起中软、方正等5家软件出口联盟,并辐射带动了50家中小型软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在这种形势下,由于中国原本就缺乏软件人才,日语软件工程师尤其显得物稀为贵。一些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纷纷开设相关的课程,北航软件学院院长孙伟认为:“这是市场需要。”北航软件学院也新开设了日文软件工程专业,与北京最大的对日软件外包公司中讯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争取到包括NEC SI在内的多家日本软件公司的支持。

  但是,对中国的软件企业而言,日本软件市场容量仍嫌不足。据统计,目前全球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000亿美元,全球应用软件外包市场近几年平均每年以29%的速度增长。预计2005年将达到1600亿美元。而日本软件外包市场仅占全球市场的10%。

  实际上,软件业界中有种声音越来越强:日本不过是中国整个软件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跳板。“中国软件应该有一个十年的发展期,三到五年内拿日本单子锻炼队伍,五年后进入美国市场,十年后和印度竞争,之后才有可能做自己的软件”,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曲玲年说。

  目前中国软件公司尚不具备争夺欧美外包市场的实力。在国际外包业务中,仅美国市场就占了大约40%的份额,但这一领域已几乎被印度公司所把持。而欧洲市场又有爱尔兰、以色列等强敌盘踞。

  早在去年初,当媒体热炒学习印度软件模式的时候,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就提醒说,(国内企业)可以学习印度的一些经验,但不能模仿印度的发展模式。一些公司也发出类似的告诫。微软中国战略合作部总经理龚定宇认为,中国应该走一条与印度、爱尔兰等软件强国不同的道路,中国有相对较完整的经济体系,有很多工程,中国软件业应该立足于开发服务本地市场,开发服务中国经济的产品。

  2004年2月,CCID在一份关于中国软件市场的报告指出,在中国良好发展的宏观经济形势、逐渐完善的政策环境以及不断深化的信息化建设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后几年,中国软件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其预测,2004年至2008年,中国软件市场将以19.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399.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75.7亿元。

  纵观中国软件产业,市场总额稳步增长。1998年到2002年,中国软件业的总销售额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8%、31%,24%和21.1%。2003年受SARS影响,增速减缓为15.8%,即便如此,仍然大大高出国际软件市场一位数的增长。

  然而迄今为止,中国软件业中仍没有龙头企业,软件公司迫切想要长大。中软董事长唐敏道明了定位软件外包对于公司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重点是发展国际软件外包业务,提升中软技术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也是中软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规模做大,逐步从软件外包服务发展到软件产品国际化。”

  面对印度、爱尔兰等竞争强手,想要依靠外包扩大规模的中国软件公司不得不挤在一条船上,争夺从日韩过来的转包单子。据统计,大约有2000多家国内软件公司从事对日软件外包业务。

  一向在传统软件市场耕耘的公司也进入了这一市场。2003年11月12日,用友工程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进军软件外包的战略计划:到2005年成为中国软件出口前5名;2008成为中国软件出口前三名;到2010年世界软件外包前二十名。用友软件工程公司总裁邵凯说,“用友一直在探索国际化的道路。但要把我们的ERP软件卖到欧美去似乎还不现实,于是我们选择了软件代工”。

  众多公司的参与使得竞争异常激烈。2003年年底,起家于日韩外包的东软着手清理非主营业务,关掉或者合并了一些过去成立的公司,使业务链更集中于擅长的业务。同时,东软按照制造业的流程对公司内部资源和结构进行了重组,提高它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成熟度,面向国际的业务也打破了公司内部的资源分割,并在技术上实施了CMM5工程,使集团作战的能力大幅度增强。

  “未来中国的软件企业将面临更多机会,软件已经从学术和科研体系中走出来,正在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个部分,成为一个整体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刘积仁这样看待软件业的未来。试图成为软件业霸主的东软,在产业机会不断变化,市场和利润重新分配的时候,希望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以保证企业健康生存。

  权威部门数据表明,去年1至10月我国完成软件与系统集成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软件出口额12亿美元,增长100%,创历史最好水平。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有着良好的意愿,到2005年拥有一批50亿软件出口规模的企业,及软件出口规模将从目前的10亿美元左右增长到50亿美元。

  尽管软件业有诸多政策支持,也有着壮阔的发展前景,这个规划仍似天方夜谭,过去几年里该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却水平不佳,导致股价长期萎靡不振。在深沪两市,目前共有3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软件行业,其中有比较全面的软件服务商,也有偏重于某一行业的专业软件公司,还有仅仅兼营软件的公司。2000年,软件股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日子,随后却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调整。

  然而,像中软股份、东软股份、创智科技等软件行业的佼佼者,软件外包收入为公司财务报表增色不少,从而为投资者所青睐。从长远来看,软件外包将不仅改善上市公司的短期表现,更有可能促使企业在实践中成长。

  资金和技术往往是限制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所在。北京最大的对日软件商中讯,1996年时员工仅30余人,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支600多人的队伍。据其高层透露,中软2003年的软件出口额逼近1000万美元。总裁王志强说,做外包之前,如果一个半月内没有收到回款,公司的房租、工资就有问题了。做外包则可以保证资金回流,外包公司在项目的执行中可以分期得到现金,“对于企业来说,账上现金是最重要的。东软为什么转做海外业务,他看得到很多钱汇进它的账户。”

  由于与日本NES软件的长期合作,中讯已经有能力拿到从高端到低端的整个项目,相比之下,目前国内大多数软件外包公司只能拿到国外项目低端部分,规模大于中讯的软件公司基本上都是拿到大项目后分拆给周边的小公司做。随着实力的增强,中讯有了规划未来的资格,王志强说,“如果哪一天功夫练好了,我们就做自己的第二个目标——中国市场。”

  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国际合作部经理李劲表示了认同,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们觉得,中国的软件行业应该可以借鉴硬件发展的模式,从代工做起,一点点从国外学习,逐步向自主制造过渡。”

  东软总裁刘积仁曾说,“中国的软件企业能否走向成熟,此刻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市场是有机会的,问题在于你给不给自己机会活到明天”,现在想来,这句话依然意味深长。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