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透视油价“虚高”的背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30日 09:28 南方周末 | |||||
本报驻京记者 王子恢 石油是生产生活的基础性产品,油价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经济效率和国民福利。但是,即使在那些为油价上涨而骂娘的司机们当中,也很少有人认真想过,他们加到车里的汽油或柴油究竟是如何定价的?这种价格形成机制是否科学?居高不下的油价与国内的石油体制又有何种关联? 3月31日,发改委再度上调油价,调幅为4年来之最,与去年底相比,三个月内,90号汽油零售中准价每吨提高了500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油价均到达了2000年国家实行成品油浮动价格以来的最高点。(图①)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易宪容的计算显示:按每车每月150升的耗油量测算,每车每月需多支付40元左右,全国的司机每月至少多支付10亿元人民币。 一个月来,消费者已经平静地接受了油价大涨的现实,并且和以往一样接受了涨价的理由:国内国际油价接轨了,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当然也要跟着涨。 但是华北地区的柴油紧张却似乎不能以国际油价高涨来解释。 在华北,持续两个多月的柴油短缺呈加剧势头,华北多数地区0#柴油批发价已经飙升至3800元/吨左右,甚至出现了柴油价格批零倒挂现象。4月22日,郑州市场,非中石化、中石油系统的成品油经营单位柴油价格大幅攀升,多家陷入断油窘态。市场公开信息称,中石化、中石油停止了对外批发柴油,实行“停批保零”政策,并限制加油站销售量。 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石油巨头的成品油出口却在迅速增加。作为由国家赋予行政垄断权的国有石油公司,两大集团在近乎免费地获得油气资源开采经营权的同时,却并未承担相应的义务。每一次油价上涨,它们都将成本完全地转移给下游行业和消费者,自己的利润则直线攀升。 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图②),我国对国际油价却几乎没有发言权,并且总是买涨不买落多花冤枉钱。 这一系列的现象有没有内在联系?国内油价形成机制到底是怎么回事?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究竟是如何接轨的?国内石油体制与石油价格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 油品大买家,油价小跟班 我国目前的成品油价格是在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的基础上制定的,三地加权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超过8%后,发改委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价格。 但是,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实行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还仅仅是价格水平上的简单接轨,而不是价格形成机制的接轨。油价与三地挂钩可以缓冲单一市场价格的波动,但这种定价方式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但却具有滞后性,最重要的是它与国内供求关系脱节。 以成品油进口为例,我国是亚洲最大的成品油进口国,进口成品油通常采用装船当天及装船前后各两天共五天的新加坡普氏燃料油现货报价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双方结算的价格。而新加坡市场显然并不能体现我国成品市场的供求状况。 原油进口也一样。在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是通过四家拥有石油进出口贸易权的国营贸易商进行的。即中石化属下的中国联合石化公司、中石油属下的中国联合石油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和珠海振戎公司。四大公司从国际市场购买原油,一般是与供应方签订一个中远期的现货合同。交易价格往往是以交货当天与前后各两天共五天内某个国际市场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为准。 国内的油田的原油价格也与国际价格挂钩,与自身的开采成本没有直接的关联。 “中国目前还没有控制国际石油价格的能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夏义善告诉本报,中国进口石油比例大,但在价格上完全处于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石油进口多年最深刻的教训就是中国应该在国际上拥有石油定价权,哪怕是部分定价权。 直到2000年年底,国内首家独立的石油报价及分析机构才在广州成立,2003年3月,珠海格力石化和中化广东分公司等国内7家最大成品油坐市商发起报价同盟,试图形成国内成品油供应基准价。2003年3月,道琼斯与金凯石化财经资讯网合作,推出了黄埔成品油现货价格,2004年3月道琼斯又推出了两个月到货的黄埔成品油远期基准价。而新加坡普氏则在同期推出了包括过驳价、提库价和到货价在内的黄埔成品油现货价格体系。但是目前这些价格体系在国际上还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建立中国的石油价格发现机制,目前刚刚起步。 “中国没有油品定价权,主要是因为没有机会参与期货交易。”百福期货张天明告诉本报,“由于没有转嫁风险的机制,最终我们只能在采购现货时被动地接受抬高以后的油价。”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期交所的燃油期货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不久后将正式推出。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及大连商品交易所均已进行了燃油期货的产品设计。 石油进口为何总是买涨不买落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曾经对中国的石油进口作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石油进口正在演绎多年前粮食进口“买涨不买落”的怪圈。他援引海关的统计表明,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了62%,并导致相关化工产品平均涨价21%,但中国该年进口原油数量达到7000多万吨,与1999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2001年,国际油价曾从30美元以上每桶一路下滑到17美元每桶。但该年中国的进口原油数量为6025.5万吨,比2000年下降14.09%。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在类似研究中发现:1999年1月至2月,在国际油价处于最低谷的时期,中国进口原油297.94万吨,比上年同期反而减少了40%;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升,而中国的原油进口也开始回升,当月进口原油433.25万吨,成为1998年1月以来进口最多的一个月,是2月的2.6倍。 这种“买涨不买落”的“购买怪圈”在2003年及今年一季度的国际油价上涨中再次得到了验证。2003年,国际油价持续高涨,中国原油及成品油的净进口量亦大幅增长35.6%,达到创纪录的9739万吨,而石油净进口总额达到20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57%。 今年第一季度,国际油价上涨到了十多年来的历史高点,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于4月20日发布的数据,中国2004年第一季度原油进口量为3014万吨,较2003年同期增长35.6%。 百福期货的张天明是业界的一位资深人士,他告诉本报,从国际期货界的行业数据看,国内石油贸易公司很少在国际市场上采取期货的方式做生意。这是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国内业界也颇有苦水。他们抱怨说,根据中国证监会《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境外期货头寸实行额度管理。企业想在境外进行某种期货品种的套期保值,首先得通过国外的经纪行开设期货账户,然后向有关部门申请期货头寸额度,这种管理体制使得企业的决策行为受政府审批的限制极大,而且一旦作出决定就很难更改,从而不能有效地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 但是主要的原因似乎并不在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告诉本报:“我认为,国内油价居高不下,三分之一是国际原因,三分之二是国内原因。” 张天明则认为,“国有石油外贸公司之所以不能更多地参与国际期货交易,一是自身认识不足,缺乏防范风险的机制,二是垄断体制完全可以将成本和风险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因此他们缺乏规避价格风险的动力。” 据记者了解,我国的石油进出口业务有严格贸易权限制,只有前文提到的四大公司才拥有石油对外贸易权,几乎所有其他公司进行石油进口业务,都需要通过四大公司代理。四大公司按照总成交额的一定比例来收取代理费。 石油大学董秀成教授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国际油价的高低与石油进出口公司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从利益的角度而言,油价高他们反而可以多赚钱。 这就使国际投资资金有机可乘。“在供求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油市动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投机造成的。”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元华告诉本报,“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均为套利者。国际投机对每桶原油价格造成的影响大约为8美元。” 张天明认为,近几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游资严加防范和约束,相当多的对冲资金开始由金融资本市场转向国际能源与原材料市场,通过大量持有的方式抬高价格,等待来自像中国这样的能源需求大国采购。而这种现象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更为集中。 多种因素影响之下,中国的石油采购价格往往是在别人的股掌之中。“等你买完了,价格就下来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宏春分析,今年一季度,中国石油进口因为价格因素的原因,已经多支付了11亿美元。而宋国青教授此前的研究认为,在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中,中国高进低出,为7000余万吨的原油进口量大约多支付了80亿美元。 所有多支出的部分,最终都要由国内的下游行业和消费者来埋单。 垄断与高油价 在华北与郑州的市场人士看来,近期的“油荒”原因复杂,但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供应方限制供应,非中石油、中石化系统的加油站批发不到柴油。不仅如此,在华北,就连中石化自己下属销售单位4月的配置计划量也只有销售计划量的五分之三甚至更少。 “找不到油源。”这是中石油、中石化系统之外加油站在“油荒”中的最大困惑。 1999年前,许多社会企业都拥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但市场一度混乱。1999年~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对成品油市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整顿,最终形成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巨头南北分治,按地域划分势力范围的市场格局,成品油的批发权完全被收归两大石油公司。整顿清理后的全国成品油市场,由最初的8500多家成品油批发企业缩水至去年的2500家,7.8万个被保留的加油站中,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占去了半壁江山。(图③) 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掌握成品油批发权之后,两大公司为了有效地控制利润,采取了利润留在批发环节,以批发补贴零售的做法。这样,批发价格定得较高,两大集团自己的加油站利润空间也缩小,仅仅能维持正常运转,但两大集团通过系统内核算保持整体盈利。 对于只能从两大集团进油的社会企业而言,这种做法几乎将他们逼上了绝路。(相关报道参见本报2003年10月16日《民营公司5年奋争石油垄断坚冰难破》) 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刘谷告诉本报,为了从上游控制利润,目前两大集团一些炼油厂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已经没有多大差别。 《国际石油经济》杂志是石油行业最受推崇的专业杂志,该杂志今年第3期一篇文章刊出了一幅近年中国油品零售毛利示意图,从该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2001年后,成品油零售的利润在逐年减少。(图4)“为在价格上获得更大的主动权,每年两大石油公司都制定偏紧的供应计划。这样,任何突发的需求增长,都有可能在局部地区打破这种体系平衡。”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油荒的根源是复杂的,但这种体制往往是油荒的一个主因,现在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在油荒期间,许多加油站油源中断,但国内还有大量成品油出口。” 这一说法可以从中石化年报数据中得到印证。中石化2003年国内成品油总销量达7592万吨,较2002年的7009万吨提高了8.3%。其中,零售量3885万吨,较上年的3473万吨提高11.9%;但批发数量却从上年的2273万吨下降到2174万吨,同比下降了4.4%。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国际油价上涨,国内石油石化行业成本上升,会使利润受损。但实际上,去年12月份油价上涨后,据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今年4月15日提供的数据,2004年一季度,我国石油与化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据国泰君安刘谷分析,3月31日汽油零售中准价再次上调8%,可令中国石化盈利上升约4%以上。中石化属下镇海炼化本次调价可令净利润上升约5%。而中石油中石化一些人士也公开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行业发展极为有利。显然,高油价成了两大集团的福音。 “在成品油领域,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它们之外的成品油企业实行了垄断或者变相垄断,在石油产品销售上实行内部价格,限制了石油业的有序、有效竞争。”发改委能源所一位在业界颇有影响的学者说。 实际上,从原油的进口,到陆上勘探开发、采油炼油、成品油批发及零售等各个领域,均是两大集团双寡头垄断的格局。在整个石油行业中,市场竞争极不充分。 在原油进口方面,四大国有石油外贸公司处于完全垄断地位,而在四家之中,两大集团依然处于主导。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田春荣在《国际石油经济》第3期发表文章称:在原油国有贸易进口量中,2003年进口原油的近一半由中石化旗下的中国联合石化完成。中化国际石油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原油进口,但是该公司没有炼油厂,其进口的原油均要销售给两大集团的下属炼厂。 在成品油批发领域,虽然在去年9月,上市公司湖北天发股份有限公司称从商务部拿到了两大石油公司之外第一张批发牌照,但是,拿到这一牌照后天发却发现由于没有油源,批发业务基本上无从谈起。虽然中石油承诺每年给天发提供80万吨的市场批发配额,但一位石油界资深人士告诉本报,天发拿到这个配额以后,因为种种原因,很长时间内不能从中石油拿到现货。 据了解,国外石油公司开采油气资源,必须向资源所在国政府缴纳高额的资源税,这笔钱是当地政府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在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缴纳的资源税,金额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吨只有8到24元人民币。 “政府给了你这么大的优惠,以至于许多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都无钱提供。但是等到国际油价波动剧烈政府需要你履行义务时,你却以自己是海外上市公司为由来推脱,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这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石油价格高昂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石油安全。他说:“许多人一谈石油安全就是供应安全,动不动就扯到马六甲海峡的航道安全上去。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没有供应问题,只有价格问题。即使真的打仗,压缩民用消费,国内的石油产量也可以保证军用。所谓石油安全,就是能够以可接受的价格持续获得石油。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得到国际性的认同。” “但用垄断的方法来谋求石油安全是与虎谋皮,市场化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一个竞争者要胜过十个监管者,做到这一点,就要从成品油批发零售环节开始开放市场,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按照入世承诺,至2004年12月11日,我国将对外资开放油品零售市场,2006年12月11日,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并允许外资有限制地进入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开放已经是大势所趋,问题在于,对外开放之前能够先行对内开放吗? 有消息称,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牵头起草的新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有望在今年正式浮出水面,新的市场规则将放宽成品油零售甚至批发业务的准入限制,做到提前对内开放。 但愿这不只是一条传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