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温州炒房团南征北战 > 正文
 
评论:炒房,还是炒温州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8日 13:36 《财经时报》

  历史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没有温州人,该涨的房子还是会涨,肯定要涨的房子,想封杀温州人的进入也不可能,防民之资有如防川

  鲍迪克

  与望房兴叹的普罗大众不同,不缺乏理性当然也更不缺钱的经济专家们很少怀有仇
中国第一只可转债基金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富心理,可他们中一些人对温州“炒房团”的仇视却一点也不遑多让。

  前些年,中国GDP增长走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而房地产业恰恰被认为是最能带动这两驾马车的行业,腰缠千亿的“温州购房团”便成了惟利是图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唯GDP是举的地方官们的座上宾。

  可如今GDP的增长曲线刚一上翘,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便急不可待地开始鼓吹封杀温州购房团,更有甚者还提出要把这些当年的座上宾打成阶下囚。

  前不久,社科院金融所的尹中立博士在《不能再对炒房行为听之任之》一文中,先是历数了“房屋投机商们”的“八宗罪”,如抬高了劳动力成本,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扭曲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发扬等等,然后骇人听闻地提出了要依照《刑法》第225条的规定,将“类似温州炒房团的操纵房地产市场的行为”绳之以法,理由是“温州炒房团利用资金优势左右房地产价格牟取暴利,该行为和股票市场的庄家行为如出一辙,构成了操纵市场罪”。

  但与多数只热衷于埋头沉迷于数字模型研究的专家们截然相反,在金融市场从事实务操作的人多数都明白,把温州人与股市庄家相提并论是一种多么荒谬的类比。有一个可能是多数人或者说是多数“专家”并不了解的事实,在温州街头很难找到一家股票交易所。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在总人口约700万的温州,开户股民只有6万多,开户率不足1%,而全国13亿人中却有6000万股民,将近5%。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在全国50名之外的温州,每年的外汇交易额却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从这种股冷汇热的巨大反差中,可以看出温州人固然不乏对金融二级市场交易套利的兴趣,却并不热衷于靠资金实力左右价格的坐庄式获利方式。

  按照金融学的传统理论,至少需要控制某金融产品5%的市场流通量,才有可能基本左右该产品的价格走势,国际外汇交易市场每天1.5万亿-2万亿美元的交易额,相对于任何炒家,包括平均每天交易数千万美元的温州人,都几乎是无限大的分母。

  房地产确实也是温州人另一投资热点,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十万大军,千亿资金”,这个数字似乎确实可以把某些城市的房价炒起来,因为按照5%的临界线,中国多数城市的房产流通交易额低于20000万亿元。长三角个别城市统计,温州人在当地的购房额,占了当地全年房产交易额的1%,但这是所有温州人的交易总和。事实上,尽管温州人购房团喜欢集体购房,但多数只是因为“团购”可以拿到更大的折扣。

  据我所知,温州人最大的单笔团购量一般也只有亿元左右(100来套大户型的价格),这对于中等以上的城市绝对难以达到“控盘”的比例。

  但目前对温州人反弹最强的却反而是大城市,如杭州、上海、成都等地。以成都为例,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女士在一次发言中提及,目前有10万温州人在成都经商办企业,但2003年温州人购房合同备案份数却只有698份,仅占2003年成都售房额的0.75%(这样比例在西部一些大城市基本相似)。

  同时也可以发现,这10万人全年购房不足千套,可以肯定地认为,这些房子主要是以自用为目的的。据了解,在全国各地经商的温州人在160万—200万之间,有10万人买房绝对是个正常的数字,而且从“十万大军,千亿资金”的说法本身,也可得知这些所谓的“炒家”人均资金拥有量为百万元左右,这个数目基本只能在较发达城市买一套位置较好的大户型,这也刚好符合普通温州人的消费偏好。

  尽管数字已可以彻底否定尹博士对温州人“操纵市场罪”的指控,但通过投资房地产获利的温州人确实也不在少数,而且本人也几乎没有说过温州人中有哪位因为投资房地产而被套牢或割肉出局的,这正说明这些“东方的犹太人”并非善炒,而是善买。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当温州人开始大举进军某地的房地产市场后,该地房价便会一路攀升,这或许正是许多人误以为房价上涨是温州人炒房的原因。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温州人涉足的总是在GDP开始增长,而房价明显偏低的城市。例如三四年前,与深圳的人均GDP几乎相当的苏州,市中心的房价只有2000多元,不足后者的1/3;与北京同样规模,城市管理和现代化水平和人均收入均高出北京至少5—7年的上海,那时的房价却比北京低了30%,近年来的上涨基本可以认为是价值的正常回归,温州人只是加快了这种回归的速度。

  本人家乡是浙江某小城市,四年来房价上涨了4倍,均价已经和北京大致相当,该市离温州不远,估计许多人(包括许多专家)刚听说这种骇人听闻的涨势时,大多会认为这又是温州人的杰作(或者说是罪状),但实际上那里几乎没有任何温州人的痕迹,而是因为这四五年里,这座城市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和仍在高速增长浙江,一直排名第一或第二,没有温州人,该涨的还是会涨,肯定要涨的房子,想封杀温州人的进入也不可能,防民之资有如防川。

  不过温州人这种一买就涨的规律,也确实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特别是真正的庄家——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注意。所以,前些年,许多开发商经常或真或假地放出温州人大举购买某处房产的消息,结果往往是跟风盘蜂拥而上,也越发加重地温州人的“炒作”罪,只是这种颇似股市中炒概念、炒朦胧的手法,与其说是温州人炒房,倒不如说是市场在炒温州人。

  顺便要说的是,中国确实也有过“炒房”的现象,当年南方的海南、北海和香港等地的房产的炒作,泡沫破灭后房价一度跌去7成,至今还没缓过气,但其中却几乎找不到温州炒家的身影。而真正在许多年前被温州人“炒”过的城市,如今其房价仍普遍呈稳步或快步上扬态势,历史和实践都已经检验了温州人的功过是非。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