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须直面电煤危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 16:03 经济参考报 | |||||||||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电力供应紧张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煤炭采掘业低水平粗放式经营、投入不足、生产能力增长缓慢等问题,绷紧了整个能源供应链;铁路运力不足,也将能源供应体系推向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境地。在经济高涨、需求旺盛之时,中国的电力供应必须直面电煤长期供应紧张的局面。 电力发展的沉重翅膀
步入2004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惯性影响下,我国电力需求继续呈现出旺盛态势。 2月底,直供电网累计供煤比去年同期增长12.93%,累计耗煤比去年同期增长15.04%。与此同时,电煤库存却比去年同期下降31%,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山东等地电煤库存甚至下降达50%左右;浙江、江苏、山西、湖南、湖北、京津塘等15个区域电网拉闸限电现象严重。 在电力急需大力发展的同时,煤炭的供应不足及由此导致的价格上涨,使电力腾飞的翅膀日趋沉重。受供需关系影响,煤炭企业对2004年电煤价格上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求在现行电煤执行价格基础上上调15至50元/吨。目前年电煤涨价幅度普遍高于国家发改委协调的电煤价格上调12元/吨的意见,有些地区煤矿甚至提出上调至60元/吨,严重影响了电煤流通供应秩序。电力企业的困难局面进一步凸现,面临着既要保证电煤供应,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要控制电煤采购成本的重大考验。 电煤供应紧张依旧 2004年,我国各个行业对能源的需求急速增长,仅冶金行业就增长了20%。尽管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猛增2亿吨,达到16.67亿吨,但这是在市场需求刺激下,严重超能力增产的结果,煤炭全行业实际生产能力只有13亿至14亿吨。另外,由于2003年新矿投资少、安全投入和发展后劲不足,所以2004年再增产2亿吨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煤炭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市场化,其涨价多少都能在内部消化;而电价的刚性及很窄的利润空间,使电煤涨价承受力有限。比较之下,煤矿对电煤供应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综合各方面因素,2004年电煤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电煤危机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避免电力猛增孤军深入 事实上,当前电力上项目的速度要远远超过煤矿建设速度,而煤矿当前主要靠超能力生产。解决缺煤的问题面临诸多困难:一是煤炭资源的制约;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导致利润低、投资积极性差。另外乡镇煤矿由于技术落后、安全问题严重,是国家整顿的重点。每次整顿,地方煤炭产量就显著减少。三是在运输上,煤炭产量的60%靠铁路运输,而铁路目前普遍运力紧张,煤炭与其它货物抢运力的局面经常出现。 由此看来,以我国煤炭目前的生产能力和发展规划,远远满足不了新建电厂的需要。因此,电力建设应当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协调发展,以免形成孤军深入的局面。 最顺利的电煤订货会 电煤供应危机促使电力企业认识到,新形势下电力燃料系统应加强联合,发挥整体优势,对于规避市场风险、稳定电煤供应、控制电煤采购成本、维护电力企业利益至关重要。同时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适时出台的电煤价格调整意见,成为保证2004年电煤订货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实施上网电价上调7厘钱的政策,也使煤电价格联动、电价市场化成为可能。 在电力企业和政府的双重努力下,2004年全国煤炭订货交易会成为近几年来最顺利的一次。在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委统一协调下,中能电力燃料公司与5大发电公司共同努力,只用了10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2004年的全国电煤订货工作。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去年在长沙召开的订货会,开了21天都没有解决问题。 订货会改革何去何从 电煤订货会规模巨大、需多方协调,耗时费力,要开好实属不易。作为每年电煤订货会的重要组织者之一,中能电力燃料公司也曾积极思考探索对订货会形式进行改革,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一直没有找到更为合理的替代方式。 中能电力燃料公司总经理解居臣认为,从实际出发,今后一个时期电煤订货的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利用好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两个渠道,搞好电煤供应,这是目前解决问题的现实可行办法;鼓励供需双方签订大宗煤炭合同和中长期合同,实现物流和商流的统一。这样既确保了煤炭生产企业的长期稳定收益,又维持了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行;订货会实行资格准入制度,提高门槛,缩小规模,确保电力等重点用户煤炭供应;取消煤炭的出口退税政策,运用经济杠杆使煤炭出口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国内供应量;在电价与煤价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的现实情况下,进一步实施煤电和煤热(力)价格联动等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