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两大啤酒公司并购调查:兼并已现“消化不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3日 08:15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驻福建记者 俞凤琼 见习记者 徐志南

  2004年3月31日,备受关注的国内6家啤酒上市公司之间首例股权并购案———燕京与福建省惠泉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泉)的并购完成最后一道法律程序,燕京正式入主惠泉,华东啤酒市场新一轮的争夺战由此展开。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啤酒“大亨”遭遇并购

  2003年2月26日,作为福建省酒类市场唯一上市公司———惠泉63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盘价11.58元,几分钟后迅速上升为11.88元,一切都令人感到兴奋。

  上市仅15天,还未从喜悦中清醒过来的惠泉就刷新了上市股东转让的纪录,其第二大股东福建天力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惠泉啤酒社会法人股2895万股转让给中国武夷(资讯 行情 论坛)。

  事隔4个多月,惠泉第一大股东惠安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也宣布将其所拥有的38.148%的股份以3.624亿元的成交金额出让给燕京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由此,燕京掌握了对惠泉最具潜力的控股权。

  作为中国啤酒行业前10强企业,惠泉的生产能力达55万吨,这样的啤酒“大亨”又缘何频遭股东“抛弃”而落得并购结局呢?

  “生存与发展是最根本的问题”,惠泉一位高层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遭遇并购的苦衷:首先,随着“青岛”的进驻以及“雪津”等本土企业的崛起,福建九地市中,惠泉已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优势,自2001年丧失福建啤酒界龙头老大的位置后,惠泉就一直无法从其他品牌的进攻中缓解过来;其次,随着啤酒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和竞争手段的日益翻新,虽然产量年年上升,但近段时间福建市场啤酒的批发价有时甚至不足成本价,啤酒行业几无利润可言;再次,去年惠泉上市后,由于南北夹击和“非典”的突然袭击,惠泉啤酒的销售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经过一番波折之后,2003年12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燕京收购惠泉。2004年3月25日,燕京啤酒关于豁免要约收购义务的申请获得批准。3月31日,惠泉与燕京完成最后一道法律手续,5月份,燕京将到福建省工商局进行法人代表等项变更。至此,燕京与惠泉联姻正式告于段落。

  中小企业面临“洗牌”

  燕京与惠泉的联姻,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强联合这么简单,在2大10强企业联姻背后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众多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行业“洗牌”。

  首先,2强相争使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严重萎缩。此次燕京并购惠泉,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并购牵制青啤。“我们将利用惠泉在福建成熟的市场网络和营销渠道,与燕京现有网络相结合,形成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对福建市场的强大覆盖。”燕京方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说。对此,青啤东南事业部也做出了回应:“营销网络不是问题,青啤将在现有30万吨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燕京与青啤新一轮对决的展开,福建中小型啤酒企业的生存将受到严峻的挑战,一些小型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

  其次,大企业的资金实力令中小企业进退维谷。目前,福建啤酒市场已形成青啤、燕京惠泉和雪津三足鼎立的局势,在新一轮大战开始之前,面对因大麦价格上升等因素导致的啤酒制造成本上涨近20%的局面,包括3强在内的福建众多啤酒厂家均不顾生产成本的增加而纷纷展开猛烈的促销活动,产品的批发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这对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中小啤酒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福建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分析说,“对三强来说,依靠其强大的资金实力,这样的促销战可以打一段时间,但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这显然是被逼着走向绝路。长久下去,这些企业要么就是倒闭,要么就是被兼并。”

  再次,市场销量决定了中小企业难以做大。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福建啤酒市场年均消费在130万吨左右,增加的空间并不大。记者从青岛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东南事业部获悉,青啤将以华南模式为标准,计划用3—5年的时间在东南积累起80万吨的市场规模,其中福建占据相当份额。燕京并购惠泉后,将整合惠泉的资源,其市场规模按保守估计也在60万吨以上,而稳居福建老大地位的雪津年产量也达到了40余万吨。仅这3强的年产量就已高达180万吨,远远高出130万吨的消费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几乎没有可能。

  啤酒行业格局频变燕京、青啤两大“巨头”之所以不惜重金抢占福建市场,除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优势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福建啤酒市场在东南区域以至全国市场版图上的地位。继华北、华中、华东及西南之后,年均消费啤酒近130万吨、人均消费近40升的福建啤酒市场再次成为“巨头”寻猎的焦点。作为年产销量占全国1/4的福建来说,其市场风云的变幻,也是全国啤酒市场格局频变的缩影。

  进入21世纪,福建啤酒市场就风云不断,先是雪津取代惠泉;随后是青啤先后收购了榕城啤酒、银城啤酒;紧接着燕京进军福建,收购了惠源啤酒。在收购风劲刮的时候,一些老牌企业如金德啤酒也异军突起,新兴的啤酒企业如清水岩啤酒等也纷纷加入竞争行列,而到2004年,原本只是传言的燕京并购惠泉也最终成为事实。

  从全国范围来说,“并购”也成为2003年的一个关键词。先是全球第三大啤酒酿造商因特布鲁收购了浙江KK酿酒集团70%的股权,紧接着,丹麦啤酒商嘉士伯收购了云南最大的啤酒制造商大理啤酒,随后,世界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透过其子公司Gardwell收购了哈尔滨啤酒……

  “中国眼下500多个啤酒厂显然太多了,最多不应该超过10家。否则该死的死不了,该活的活不了。”青啤前老总彭作义的一句话让福建不少啤酒厂商经常套用。有关业内人士认为,“福建啤酒生产厂家数量显然是太多了,按目前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只留两家最合适。”如果福建啤酒市场真只能留下两家,那么,将来新一轮的收购或倒闭风将刮得更为猛烈。

  兼并须防“消化不良”

  就在3月31日燕京正式入主惠泉后不到一个星期,也就是4月5日,惠泉啤酒(600573)发布了燕京收购惠泉国有股之后的首个公告,宣布第一季度预计公司将出现亏损。虽然惠泉董事会秘书何泽平坚持认为亏损是由于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和销售淡季所致,是正常现象。但有关专家则指出,啤酒业兼并仍需防止“消化不良”。

  “近几年来,国内啤酒业的市场有效需求增长大幅度减慢,由上世纪80年代30%的增长速度减低至现在的百分之十几,供过于求已成为突出现象。”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所林姓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啤酒企业之间的兼并虽然是一种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但从目前整个市场的行情来看,如果不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而盲目求大,一味并购,最终将极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而使企业陷入更加艰难的处境。”

  对于燕京来说,此次并购仅仅是其争夺福建市场战略布局的开始,但面对刚刚完成并购就面临第一季度的亏损,此次并购能否给燕京带来业绩上的上升我们无从得知。记者在燕京的年报上注意到,2001年燕京啤酒的每股收益为0.428元,2002年下滑到0.301元,2003年为0.362元,较2002年虽有上涨,但与2001年相比降幅依然不小。目前,摆在燕京领导层面前最棘手的就是如何整合燕京、惠泉两大品牌,如何磨合两种不同的经营理念等问题,从而促使销售业绩得到有效提升,毕竟3.6亿多元的并购资金对燕京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啤酒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