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医保定点药房冷落的背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 07:3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张帆

  记者近日在上海采访发现,曾经一度火爆的加入医保定点药房的热潮不仅已经降温,而且冷得让人难以相信。且正有一大批已经加入医保定点的药房在向一般传统药店回归。

  而此种现象与最近北京美兰德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内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中心城市医保定点药店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正相吻合。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医保处方售药份额明显少于其他两市,这里的医保定点药房平均每月接收到的处方仅有38张,金额不过2000元。其年接收医院处方所售药品的价值仅占到总营业额的0.8%,是广州的十五分之一。而医保药品品种不足国家规定的医保药品目录的半数。在京、沪、穗三地医保定点药店中,北京市平均每家医保定点药店所售的可以口服和外用的医保用药种类为610种,广州为600种,而上海仅为320种。

  上海国大药房有门店152家,其中12家属于医保定点,而其处方销售额仅仅占到总营业额的4%左右。同样的情况在有着170家门店、20家医保定点药房的华氏大药房也存在。作为上海市医保定点药店最多的连锁企业,华氏凭处方售药的销售额只占总营业额的0.5%左右。

  曾经,医保定点药房被当作叫板医院畸高药价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众多社会药房,包括引起诸多争议的平价药房或称经济药房,为了争取跻身医保定点做了不少努力。

  早在去年9月,上海市政府就宣布:为让利于市民群众,带动全市医药行业降低药品价格,采取了六项措施对“经济药房”的发展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这六条措施包括积极支持将“经济药房”纳入医保定点药房。据介绍,“经济药房”要加入医保定点药店在硬件、软件上有一定的要求。硬件方面,“经济药房”的营业面积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软件方面,“经济药房”内服务人员中须有4个职业药师、6个药师、10个药士。另外,“经济药房”在医保卡拉卡范围的药品也必须是平价的,能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也是经济药房入选医保的一个重要条件。

  纳入医保药房的如意算盘

  为什么许多“经济药房”开始纷纷热衷申请医保定点药店。正如一位药房总监所打的如意算盘:“上海有几百万参保人员,每人的医保卡里面每月都会存100多元钱,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从上海市医保局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上海市参保人员约有960万。上海市医保费用是按全年的平均工资10%交纳,个人交纳2%,单位交纳8%。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去年公布的数字,上年度该市职工年工资价位为30085元,以此标准计算,960万参保人员的医保费用就是290亿元。不管对医院,或是药店,这都是一个令人垂涎的市场。与银行的信用卡不同的是,医保卡必须要在定点的医疗机构、药店消费列入医保目录的产品、服务,也就是说,面对一块巨大的“蛋糕”,如果没有定点资格,药店根本没有办法“下嘴”。“经济药房”加入医保定点药店,普通市民无疑将得到实惠,这也是政府支持“经济药房”发展的初衷。

  显然,“经济药房”若能杀入医保体系,市民则能用医保卡买到平价药。如在医保药品范围内的六味地黄丸、双黄连口服液10ml×10市场零售价分别为11元、13.10元,而在经济药房只需6.90元、8.40元,老百姓受到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

  “经济药房”登陆上海滩以后,受其低价策略的冲击,上海1500家药店中有300多家销售额直线下降,其药品纷纷降价,国有药房也遮遮掩掩地走上了低价路线。而有人预期,“经济药房”杀入定点药店行列,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医院药房。因为长期以来,药品的销售有75%在医院,25%在社会药店,尤其是医保刷卡的药品,几乎被医院垄断。

  医保药房被冷落的背后

  然而,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医保定点药店非但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火起来,起到平抑药价的作用,反而却门前冷落车马稀,其原因何在呢?

  上海一家药房总监告诉记者,处方类用药额居低不上的原因主要在于医院与药房的矛盾。现在医院根本不外流药方,有些医院采取电子处方形式,实行无纸化,而没有药方纸,药店就无法给药。还有一个原因是,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药品利润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医生当然希望给病人开好药。医生会和病人讲,医疗保险目录中的药品是可以报销,但都不好使,你到底是想省钱还是想治病?情况是,绝大多数病人都会听从医生的意见,购买不能报销的目录外药品。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保药品的销量。

  另一位药品经营者则称,医院可以直接配药,消费者自然要图个方便,而且大量住院病人的用药也很难实现在定点药房买药,在这方面,医院还是有着强大的垄断资源。同时,现在还有很多消费者根本没有拿着处方去药店配药的意识。上述调查也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只有4%的消费者在选择药店时会考虑医保定点。

  而目前药店医保售药品种少、覆盖面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位经营者说,有些药即使上架,也没有人来配,而有急病的就上医院了,也不会来这里买。上海华氏大药房的管理人员称,目前尽管他们拥有药品品种1万余种,每天销售的达四五千种,但在药店医保划卡用药的只有300种。但也有很多患者反映,拿到处方却很难在一家药店配齐所有的药,所以图方便就在医院买了。

  专家分析认为,在医保定点工作推行初期,由于各药店认为成为医保定点药店后,可以多拿到医院处方,从而增加药店销售额,所以踊跃申请成为医保定点药店,但在实际运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首先是医药尚未分开,处方流入药店的数量非常有限;其次,一般办了医保的人大多数是中青年人,其身体状况使得他们每年的医药花费很少会达到医保规定的报销费用标准,因而通常买药很少考虑要去医保定点药店。鉴于目前的情况,上海不少医保药店在经营上已经向一般药店回归。

  据了解,2001年上海市参加医保人数达到675.91万人,医保支出约为200亿元,超出预算10亿元左右,基本实现了总量平衡。但已有相关人士称如果控制不力,医保费用将进一步超支。既要保证足够的用药量又要减少费用,只有设法降低药品价格。而大量经济药房不能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无疑将使政府降低药品价格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落空。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