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化肥 > 正文
 

新闻调查:化肥价格大幅上涨 不乏商人炒作因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 07:29 人民网-华东新闻

  ●去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市场风起云涌,粮价一路飘红,农资价格紧随其后。农民在担忧、观望。

  ●3月上旬,记者深入安徽省安庆市,从田头到车间逆向追踪农资上涨过程。调查发现,化肥市场价格大幅上扬,不乏经销商炒作因素,但市场需求对化肥价格的影响已成主导因素,储备不足也为化肥价上涨“推波助澜”

  需求增多、成本上升是肥价抬高主因

  自去年9月份始,本是化肥销售的淡季,尿素价格却大幅上涨,10月以后连连走高。到今年3月初,市场尿素价格高达1600元吨,这是近年来少见的高价。

  在记者的调查中,尚未发现有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现象。销售商在化肥经营时,只是获得合理利润;同时,化肥行情如此之好,却有企业依然亏损。安徽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李永东分析,化肥价格不断攀升,主要是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首要因素是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受国际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价格也随之上涨。

  二是受原料、运输、电力价格等因素影响,尿素产量增幅下降。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天然气的高价位给合成氨生产企业造成很大压力。从国内来看,去年煤炭企业事故频发,企业纷纷停产整顿,直接影响煤炭产量;电力紧张导致化肥企业用电量严重不足。由于整顿公路运输,煤炭汽运超载被严格禁止,这使得原本运力不足的铁路运输更为紧张。这一切,造成尿素生产增幅明显放慢。

  三是出口增加,国内供应减少,对市场价格攀升推波助澜。高需求量和低开工率使进口需求增加。国际尿素市场的高价格吸引国内企业大量出口。去年1—11月,我国尿素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81%,达到217万多吨;相反,进口尿素大幅下降83%,只有13.4万吨。

  四是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增加了化肥需求。从中央一号文件到这次“两会”,都大大增加了农民对土地投入的信心。

  农资价格上涨过速,农民种粮再现隐忧

  经历长达6年的市场低迷,去年粮价恢复性上涨,使粮农感到一丝宽慰。在安徽水稻产区,去年秋粮平均价为每50公斤60.5元,比上年平均价49.4元增长22.5%。目前,安庆市水稻收购价格每50公斤已超出80元。去年,安徽开始实行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将原来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给农民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但随之而来的农资价格飞涨,又给农民心中蒙上一层阴影。在安庆桐城市高桥镇坊正村,记者一提起化肥,正在村口小卖铺前晒太阳的一群农民就忍不住议论起来。种有3亩地的关吉发说:“化肥价格才几个月就从每袋50多元涨到68元。春耕刚开始,估计化肥价格还得往上蹿。”60多岁的邓华朴夫妇拉着板车从记者身边经过,板车上装着4袋化肥。邓华朴说:“化肥一天一个价,春耕还得涨,据说尿素要涨到70多元,我趁早把化肥买好。”

  高桥镇有三四家化肥经销店。镇农技站小门市部里,各种化肥、种子堆着满满一屋。副站长李志社介绍,从市农技站进货,进价1562元吨(安庆石化生产的双环牌尿素),加上37元运费,3元下车费,每吨成本是1602元,每包(40公斤装)为64.08元,卖给农民在67—68元左右,属正常利润。

  高桥镇西村村胡贤春老人说:“虽说现在稻子能卖到八毛多一斤,但眼下农民家里没有余粮可卖。去年秋季就卖完了!那时的价格才六毛多啊!”村民说,粮价涨得虽快,但农民并没得多少利。倒是化肥价格涨得高,农民吃亏。

  农民盛守青说:“去年我们村的粮食大概都在1.3元公斤卖出,有点赚头。不过,按化肥现在的价格,粮食不卖到1.4元保不了本。但是,今年粮价是否能保持,谁也说不清。”

  据估算,农资平均提价10%,种粮成本要提高6%。按目前的化肥价格,农民种一亩早稻的化肥投入将从45元增加到60元,增长33%。

  建立化肥储备制度,减轻肥价上涨的冲击

  保护农民被唤醒的种粮积极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如何消除化肥价格上涨带给农民的冲击?李永东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化肥供应量,稳定化肥价格。他建议,国家减少化肥出口,建立化肥储备制度。

  李永东说,化肥属能源产品,资源只会越用越少。目前,西方国家已普遍注意保护国内能源资源,对能源产品采取限产或限制出口的办法。我国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家应采取措施,保护国内能源资源。对于化肥而言,应先保证国内供应,稳定国内市场,尽量减少出口。

  其次,国内化肥市场普遍储备不足。据安庆石化公司介绍,化肥季节性需求明显,现在原料价格很高,企业不可能占用大笔资金储备化肥,因此淡季压产是化肥企业普遍现象。销售企业也是如此。以安徽为例,今年2月初的省内化肥库存,已降到近10年最低水平。

  他说:“作为安徽最大的农业生产资料经销企业,我们很想平抑物价,服务农民。但是,企业储备有风险,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他建议,作为重要农业物资,国家应建立化肥储备制度,可在各省核定几家大的公司或企业作为化肥储备单位,从国家财政中拿出资金补偿。他说:“这样做一方面能实现淡储旺供,调剂余缺,稳定价格,确保农业经济大区、贫困地区和非正常年景救灾应急用肥的重点需要;另一方面,国家农资系统的化肥储备规模和出库价格,对化肥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向有较强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引导力。”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华东新闻》(2004年03月24日第一版)

  新华社记者 葛如江 沈翀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购房疑难有问必答
装修建材价格查询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