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汽车电子发展正待其时 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 11:57 经济参考报

  “摩托罗拉在中国收入最大的业务不是通信设备,而是汽车电子产品。”据IT产业发展与应用服务研究所祝同华介绍,电子产品占中档汽车整车成本的20%以上,占高档汽车成本的50%甚至60%。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正在蓬勃兴起。据赛迪顾问统计,2003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已达550亿元。然而,这个大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包括合资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到30%。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IT产业发展与应用服务研究所所所长孙平介绍说,汽车电子作为跨越汽车与信息产业两大产业的新兴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为推动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信息产业部已经将发展汽车电子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信息产业部正就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希望能在今年出台我国汽车电子发展规划,以便为我国汽车电子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空间。

  孙平介绍,汽车电子设备包括控制、驱动、安全、显示、通信、娱乐等各领域,涉及软件、计算机、系统集成、电信、消费类电子和基础元器件,几乎所有的电子信息产品都可以应用于汽车整车,所以发展汽车电子是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革新的重要途径。同时,汽车领域70%的技术革新也来自汽车电子产品。据测算,2003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已经达到550亿元。预计到2005年我国汽车需求将超过550万台,按电子产品价值含量25%至30%折算,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可达2500亿元至3000亿元。从市场增长速度看,在家电、电脑等许多传统IT产业普遍增长乏力甚至缩水的情况下,汽车电子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地方政府都将汽车电子行业列为地区产业发展重点。

  然而,如此巨大的市场却基本上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祝同华介绍,随着汽车整车厂商进入中国,目前国际上知名的汽车电子配套厂商也都在中国安营,除了摩托罗拉外,还有西门子、德尔福等,同时一些汽车企业还在大量从国外进口汽车电子产品。目前,国内市场70%以上的汽车电子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占领,而算上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份额也不过30%。如果不计算合资企业,我国企业在汽车电子市场上的占有率就少得无法计算了。

  对此,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以及信息产业部一些司局领导近期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要发展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我国一些传统的IT企业或汽车企业也在寻求发展空间。目前家电企业中的海尔、厦新,软件企业中的东软,通信企业中的普天,汽车配件企业威明等,都已经涉足汽车电子行业。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我国汽车电子企业的发展还十分缓慢。据孙平介绍,目前我国涉足汽车电子的企业约有1000多家,但多是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产品生产,如音箱等,竞争力明显不足。

  孙平认为,我国长期重视整车发展,而忽视汽车电子的发展,在技术引进上过于注重单项引进,而忽视产业配套。汽车电子产品作为整车的配件,其主要客户是汽车生产企业,而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都是以合资企业为主,国外的汽车厂家有固定的配件厂商,产业链条十分完善,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很难进入这一市场。另一方面,汽车电子产品往往要从整车设计环节就开始进行规划,但是国内汽车企业没有自身的设计能力,外资企业在设计整车时往往不会考虑与国内企业合作。

  有鉴于此,孙平认为,从政府角度讲,一是应尽快组织力量,结合“十一五”规划,制定汽车电子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在试点基础上形成全国性的汽车电子发展思路。二是汽车电子作为产业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作保障,目前国内急需制定既符合WTO规则又能促进本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包括技术性贸易措施在内的法规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安全、节能、环保方面的有关条例,为汽车电子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在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出台前,增加汽车电子政策内容,优化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汽车电子的发展。四是抓紧制定国家汽车电子国际合作总体思路,协调推进整车与汽车电子的国际合作,扶持并加强本国汽车电子产业链建设。从企业角度讲,整车企业应通过股权融合或生产协作,与汽车电子企业加强合作;应建立并加强产业联盟,制定比较严格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油耗、排放和安全等行业标准,避免同行业低水平重复竞争;优势汽车电子企业应通过联合、并购、重组等,发展成为专业化的强势企业。

  作者:张松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