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狂人”李书福尴尬博弈 拒绝的只是被控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5日 11:52 亚太经济时报 | ||||||||||
我国第一家生产小轿车的民营企业——“吉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书福无疑是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之一:2000年,他即被美国最具影响的财富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前50位富豪,排名32位。从没造过汽车的他,刚一跨入中国汽车界的门坎便在业内掀起了涛天巨浪,接连引爆降价风潮。然而在创业的一路上,李书福却遭遇到一连串的“尴尬”,在尴尬中博弈,在尴尬中成长,成了他一路走来历程的写照。
2004年1月6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国润控股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公司的股权发生变化,吉利汽车的掌门人李书福对国润控股间接控股20%,成为国润控股的大股东。这意味着李书福运作近两年的香港借壳上市计划已经实现。中国民营汽车的领头羊——吉利汽车又借壳跨进了香港联交所的大门。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到2006年7月,进口轿车和客车的关税将降到25%,同时在5年后完全取消进口配额。在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面前,有一位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却在依然故我的做着中国人的汽车梦。可造汽车又需要大量资金,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困难重重,李书福不得不尴尬地“借壳”。 进摩托业花了6000万“入门费” 2002年2月,李书福登上了“中国汽车界风云人物”的榜首,与此同时,也被封为“汽车疯子”。然而让李书福初始发家的却是给人照相。 刚刚高中毕业的李书福,和几乎所有白手起家的人一样,选择的是非常不起眼的小生意——照相馆。照相馆是因为他们学校旁边就是一个照相馆,他们经常去照相,就发现这个东西好玩嘛,又能赚钱,就开了照相馆。李书福很简单,灯光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连相机的反光罩也是找乡下敲铁皮水桶的工匠敲的,甚至连照相机也是买来镜头、装胶片的东西、齿轮自己组装…… 照相馆生意上马后,精明的李书福又做起了小五金生意。1983年前后,李氏兄弟开始办厂生产冰箱蒸发器,第一年的产值达到900多万元。1987年,李氏兄弟开始生产冰箱,至1989年,工厂的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 1994年,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李书福看见当时中国摩托车市场大量依靠进口,非常贵,已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的他决定先生产摩托车。当时政策尚不明朗,私营企业是否可行?他跑到国家机械部,请求批准同意生产摩托车,“但连机械部的大门都进不去”。 碰了一鼻子灰,李书福回到了台州。年轻气盛的他,跑到杭州,找到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摩托车厂,跟他们搞合作。 怎么个合作方式?“无非就是花钱向他们一张一张地买合格证。生产一台就给他们几百块钱。”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将近十年。1998年,国家机械部才留意到他们,在让他们兼并台州一家负债6000万的国企之后,正式批准了吉利摩托车生产权。 他一下子交了6000万“入门费”啊! 李书福开始打摩托车主意前,就有人断言,李书福造不出摩托车,即使造出来了,那摩托车至少能创造两项世界最高纪录: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可事情总是那么邪门,李书福就是造出了摩托车。“当时,我们生产的摩托车每辆售价8888元,利润至少在60%~70%以上。” 1996年,他们公司摩托车产量突破30万台,1998年产量最高时达65万台。公司的产值连续几年高达20亿~30亿元。 通过造摩托车,李书福带着吉利集团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前四强,每年为国家创造上亿的税收。如今,吉利摩托车还出口到22个国家,迄今为止,造摩托车还是李书福所画的最完美的一个圆,并且成为李书福如今与人论辩造汽车能否成功时必定援引的一个例子:“当时很多人也不相信我们会生产出摩托车来。结果全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就是吉利搞出来的,后来所有的摩托车厂都学我们!” 用玻璃钢造出了“奔驰” 吉利摩托车走上发展正轨后,李书福觉得造汽车的条件渐渐成熟了。这一次李书福又遭遇了“红灯”。 那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奔驰”迄今还躺在李书福的工厂里。 董事会通过造汽车的决议后,李书福首先在内部选拔人才,看谁懂汽车。他挨个翻摩托车厂员工档案,发现三个人是汽车厂来的工程师,李书福如获至宝,立即把他们三个人叫到自己的小办公室里。坐定之后,李书福说:“我想生产汽车。”此话一出,三个人不由得呆了。李书福壮他们的胆:“没关系,你们别多想,也别多说了,你们照我的思路去做,失败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把钱花掉了。” 连李书福在内,这四个人就是吉利汽车最初的核心力量。 李书福那段时间到全国各处跑,看个体户怎么造汽车,看汽车院校怎么造汽车。到一汽、大众去考察,看到人家投资170多亿元,搞了那么多的现代化设备,他惊呆了,心里直打鼓:“我们也能搞汽车?”然后到一汽红旗生产线看看一些国产化设备,才感到不是那么复杂。他自豪地说:“我们现在的生产线比当时‘红旗\\\'的生产线要好。” “我决定投身汽车业,其他人都当成一个玩笑,包括我哥哥和我弟弟。我自己就领着两个人到浙江临海去准备生产汽车了。这时依然没有人相信我们能生产汽车,我弟弟、哥哥也在笑话我。我就暗自告诉自己,造出一辆车来给他们看看,我的汽车生产史也就慢慢开始了。”在见识了各方“汽车疯子”之后,李书福也有了大胆想法:用玻璃钢。 在没有专家的情况下,李书福买来了包括奔驰在内的几辆名车,把这些宝贝都给拆了,带着从世界顶级轿车中吸取的精华,又从香港托人买回奔驰的零配件……1996年,李书福造的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奔驰”下线。 “用红旗底盘和发动机,上面壳是玻璃钢复合材料,做出来以后,跟奔驰320一模一样,非常漂亮。”提起这第一辆奔驰,李书福至今还很兴奋。那时他开着这辆“奔驰”在台州四处跑,又在电视台打广告,结果还真的有不少人前来问价。 但是问题紧接着就来了,主要是玻璃钢容易变形,不是今天这里翘起来了,就是明天那里歪了。——用玻璃钢花小钱做大事,这条路走不通。那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奔驰”迄今还躺在李书福临海的工厂里。 这之后,李书福决定还是采用传统工艺,一切按照别人成熟的工艺、平台、技术、零配件来生产汽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造出的车的质量。于是,李书福带着三个人,跑到上海汇众汽车零配件公司去请教专家。那次经历让李书福现在讲起来都很生气。 那个工程师见是见了李书福,但一听说他们要自己造轿车,没讲几句,起身扭头就走,也没说去哪里,害得李书福一行等了半天,才醒转过来:人家压根儿不愿理自己这茬儿。“他很坏。我们也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 慢慢解决了研发设计问题,接下来,李书福又像当年造摩托车一样,遇到没有“目录”的障碍。 “踩着钢丝”造汽车1997年,一次偶然机会,李书福在浙江跟一些四川朋友吃饭聊天。李书福发牢骚说,他想生产轿车,但就是生产权解决不了。这时,有一个人说,他有一个朋友,是四川某部门下属汽车厂的厂长。李问:“他能生产轿车吗?”那人说帮他问问。后来,那人告诉李书福:“不能,但通过努力,可以生产一种像轿车但不是轿车的客车。”李书福说:“‘像’轿车也行,试试吧。” 于是李书福去四川找到那家厂,建议生产“奔驰”。厂长就去了机械部申请目录,结果挨了批,回去告诉李书福,上头不准生产“奔驰”,要想通过,得搞一个不像轿车、哪怕像拖拉机的。后来,李书福把夏利改了,“把脸改得很难看,颜色也一塌糊涂,搞了几辆,让他们去上目录,这些后来果然同意了。” 吉利和这家厂就这样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来改叫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吉利投了几千万,占70%股份。后来又把那家厂的三成股份买了回来,在浙江临海市郊征地850亩,建起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仅用一年时间就造出了家用经济型汽车。2000年底,迎来了年产销万辆汽车下线,产品供不应求。 “一开始造车就被人当成犯罪一样,好像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1998年,第一批车下线,我搞了一个下线仪式,我亲自去请了一些官员,结果除了浙江省的陈副省长来了外,其他官员一个也没有来,他们都害怕,认为我们是在犯罪。” 李书福的父母亲更是百思不得一解。李书福出生地在临海市路桥镇,当书福在临海征地建厂房时老父亲匆匆从路桥赶来,拉着他:“你造那么多厂房,农民吃什么?”当他在招收上千名工人时,母亲也从路桥赶到临海,几乎含泪对书福说:“你干这些,镇长、区长知道么,你要是失败了,这么多工人失业没饭吃,你怎样处置他们,闹起来你怎么办?”面对父母亲的责问和担忧,李书福无法回答。对于失败,他不是没有想过。他只有面对现实,挑战现实,才能更好把握好未来。 买回来半个“准生证” 1999年,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视察吉利的时候,李书福对他情真意切地说:“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大众在上海的投资累计46亿,而我只需要26亿就可以造很好的轿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资金民营企业自负。” 可是,为民营企业造汽车开绿灯,当时还没有这个先例。 2001年9月国家经贸委颁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没有“吉利”的名字。这使李书福黯然伤神。但是,李书福造车已没有退路可言了。从1998年到现在,在浙江临海和宁波两地,光是买地建厂,在看得见的资产上,李书福已经投入十几个个亿。 于是,为了获取新车的“准生证”,李书福又打起了精神,马不停蹄地四处游说。他想到的办法还是买壳。 他看中的这个壳是湖南江南机器厂。江南机器厂属于兵器工业系统,根正苗红,而且具备轿车生产经验——此前,它曾经是是奥拓的生产厂之一。只是近年来举步维艰。但对吉利来说,一个根正苗红就是一切:它有轿车目录,能上公告。 吉利拿出2400万元,占49%的股份,与江南机器厂合资成立了江南吉利汽车公司。谁知,仅仅过了3个月时间,2001年10月31日,也就是中国正式加入WTO前的10天,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6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吉利JL6360轿车榜上有名,由此明确了“吉利”是国家汽车定点生产基地的地位,也大大增强了吉利汽车的竞争力。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造小轿车。”终于,李书福等来了这一天。 这是李书福的胜利吗?准确地说,应该是李书福的一个败笔。因为他没有看到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将进一步开放。从而一掷2400万元,换来了半个牌照。3个月时间,恍然两重天。他丢掉了2400万元呐! 现在,吉利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游进的一条“鲶鱼”。有人称它引发了“鲶鱼”效应。吉利汽车好比一条“鲶鱼”,在汽车市场“四处游动”,创造一种紧张,激活了汽车市场。 吉利汽车问世后,诞生了包括两厢车、三厢车、跑车在内的多款高、中档轿车和经济型家庭用车,在汽车业形成了一拨又一拨冲击波,引发了国内同类车型的四次大降价。 汽车制造的投资动辄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以李书福自己杯水车薪的财富投资造汽车,是“做了汽车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汽车毕竟生产出来了,而且卖出去了,还发展成拥有几十亿元资产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他被美国最具影响的杂志《福布斯》评为2000年中国50位富豪,排名32位。 酒店哭诉“这是何苦” 拥有30多亿资产的老板中,李书福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他的脸上总充满自信和希望,每天来去匆匆,分秒必争,要求所有部属都做到长话短说。 拥有巨额财富,李书福住职工宿舍,吃职工食堂,开吉利产汽车、摩托车,穿吉利皮鞋、吉利工作服。在食堂就餐端盘排队,要求职工并自己带头做到碗光、桌光、地光,残渣入盘成堆,“三光一堆”成为吉利的企业精神。 李书福做着疯狂的事,同时在骨子里追求完美。从造摩托车到造轿车,从办浙江经济管理学院到吉利大学,每件事情都是民营企业不被允许干的,但是,李书福却做了,而且做得还很不错。 但是,有一次,酒喝多了,他就哭了,说,自己真是何苦这样呢?何苦一次一次,重复着危险的游戏?但是酒醒之后,他也只是自嘲一阵子“自己脑袋有病”而已。 2002年5月,吉利集团进行家族制改造,李书福的三个兄弟完全退出决策层,他的二哥李胥兵让出总裁位置,职业经理人徐刚、柏杨进入吉利集团并当上CEO.在现在的吉利管理团队中,徐刚就像那个1,在他后面是一串职业经理人的零,而这串零还在变长。吉利相关人员曾经透露过一句话“到目前为止,吉利已经聚揽了超过1000名业内精英”。2003年2月中旬,吉利挖来了原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担任集团副总裁,人才储备成为吉利集团为进行第二次创业的最关键砝码。外界评价说,“李书福——徐刚——南阳,三位一体的吉利新高管格局已经形成。”从这个格局也隐约可以看到,从吉利的“家族时代”到“经理人时代”,徐刚衔接两头。 徐刚拿出了这样的蓝图,“在2到3年内使吉利的汽车生产能力达到50万辆以上。”“我需要8到10个亿来完成整个改造。”徐刚说。 合资!徐刚向李书福首次提出了这一想法。据他说,他与李书福迅速达成了一致,李书福反复强调的是,必须保持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实际上我们拒绝的只是被‘控股’。” 有人评价说,“李书福说到了,徐刚做到了。” 2002年,一向坚持自主开发设计的吉利迅速在战略上作出调整:频抛绣球,通过联姻与国际接轨,全面开展技术合作。该年12月16日,吉利和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联姻,一周之后,又与韩国大宇国际、塔金属集团正式签订全面技术合作协议。2004年初,吉利石油已经悄然出现在部分城市。李书福还在到处布点,在临海、宁波、海南等地都有投资,产业涉及汽车、教育、房地产等等,他的这种敢于冒险的精神,最终会造就什么? 大家在期待着。(刘淑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