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蓝星-双龙之恋”:爱愈深,成愈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 10:43 《环球财经》

  -本刊特约记者 姜范/文

  就在中国蓝星集团满怀豪情地向外界发布手握收购韩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双龙公司股权优先竞标权时,不料,一位神秘人物的介入让野心勃勃的蓝星打了一个寒战。

  这位神秘人物就是中国汽车业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婆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下简称发改委)。它是为上汽而来的,但专家认为,此次上汽竞标韩国双龙汽车,纯粹是个“搅局者”,是在暗地里帮助通用汽车。也许这也是双龙对上汽有所顾忌的原因之一。

  发改委的介入让蓝星集团有些意外。蓝星集团(以下简称蓝星)企划部的邬晓薇女士告诉记者:“我们没想到发改委会介入这件事情,这本来是我们企业自己的商业行为。”

  可惜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参与双龙汽车收购的中国企业,除了蓝星以外,还有中国第二大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在优先竞标权的较量中,蓝星拔了头筹。根据蓝星的说法,发改委的介入是因上海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上汽)而起。

  横生枝节

  发改委有充分的理由偏袒上汽。从硬件上看,上汽是年销售量达到78万辆的国内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拥有通用和大众两家重量级合作伙伴,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经验,都明显优于“外行”的蓝星,让上汽取代蓝星似乎名正言顺;此外,上汽还有“走出去”的经验,上汽持有通用大宇汽车技术公司10%的股份,而大宇汽车公司曾经是双龙的关联企业、韩国第二大汽车公司。

  再从与发改委的关系上看,作为发改委明确支持的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上汽的发展一直得到发改委及以前的国家经贸委的百般呵护,上汽的对内收购、对外合作,无一不与这只“有形的手”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上汽有关人士也表示上汽在参与收购双龙之前已经得到了发改委的批准,当蓝星“出人意料”地博得双龙债权团的欢心、打乱上汽的计划时,发改委出面干预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蓝星与上汽这两家中国公司何以舍近求远、不兼并国内的汽车公司而将目光转向韩国呢?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全球范围内看,“6+3”的格局已经稳定,其他有价值的汽车公司已被兼并殆尽,双龙有技术有品牌,收购双龙就能得到它的技术和品牌,而国内可收购的企业基本上是个空壳,要技术没技术,要产品没产品,与之相比收购双龙自然比收购国内的空壳合算得多。

  上汽之所以对蓝星耿耿于怀,是因为上汽想借此实现自主品牌的理想被搅局;而蓝星突破重围的动力,则来自于双龙的品牌和产品可能带来的滚滚“钱景”:2003年中国车市最引人注目也是增长最快的,就是双龙擅长的越野车和豪华车的细分市场。

  双方的口水战由此一触即发。上汽指责蓝星断了自己的后路:“上汽在外电报道以后才知道,而且已经没有了补救的办法。”蓝星则声明:“蓝星一再强调,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一定要维护国家利益,坚决反对见利忘义、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这与其他企业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其他企业”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蓝星的跨国收购形势陡然凶险起来。即使是最后战胜上汽和其他跨国汽车巨头,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无论是收购的最后成交,还是将来在国内的生产、销售,想要在汽车这个处于严密控制和审批中的行业有所作为,蓝星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发改委的批准。

  由于有韩国媒体认为蓝星收购双龙的总金额将达6500亿韩元(约合5.5亿美元),而蓝星又表示将有近10亿美元的投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大手笔”对于总资产20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100亿元人民币的蓝星集团来说,将是个不小的负担。

  蓝星之悬,还在于这场收购生不逢时。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指责国内汽车业投资过热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国家发改委。如若蓝星真的将双龙收入囊中,就等于是绕道杀进了汽车业,国内就又增加一家新汽车企业,这与国家有关部门推动三大集团兼并重组的“减法”思路显然不符,所以即使是曲线救国,蓝星要得到汽车行业的入场券依然不容易。

  此外,贾新光还指出,蓝星还必须做好并购后进行整合的准备工作,比如要学会解决与势力强大的韩国企业工会的对话,这对蓝星来说,几乎是个全新的课题。

  全球汽车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的重组浪潮,但并购后遗症已然显现。1976年,标致公司收购了法国另一家著名汽车公司——雪铁龙公司成立PSA集团,但在其后的20年里PSA一直在品尝合并带来的苦涩,在1997年走马换帅之后才将两大品牌分别重新定位,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比例,终于得以扭亏为盈。

  1998年,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价值470亿美元,这一超豪华合并震惊了全世界,可惜5年后,合并后的公司市场价值反而跌落至380亿美元,罪魁祸首被公认为就是合并本身,以至于现在多数欧洲分析师都建议将戴姆勒与克莱斯勒重新分开,这样,终点就又回到起点。

  再如,在与通用汽车结成联盟之后,菲亚特公司的经营状况依旧每况愈下,也使得通用汽车对是否继续收购菲亚特的股份举棋不定。日产的复苏应该算是个正面典型:2000年,在雷诺控股一年后,日产就从连续九年的亏损中翻身,现在已经能为其母公司雷诺公司输血,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但谁都不敢保证,如果没有成本杀手卡洛斯·戈恩的铁腕,日产的再辉煌还能走多久,所以,雷诺对日产的收购,现在还只能说是成功的开始。

  因此,在中国企业跨国收购成功率不足三成的大背景下,蓝星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蓝星集团有关人士分析,如果发改委阻挠蓝星,而双龙又没有选择上汽,那么最后两家中国企业就会因为祸起萧墙而空手而归,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蓝星集团有关人士发出无奈的叹息。

  委屈的蓝星

  从并购消息传出之始,就无人祝福这对跨国情侣。华尔街的分析师认为蓝星竞标外国汽车公司的行为是中国汽车行业非理性投资的延续:“蓝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蓝星的劣势很明显,就是这家以化工为主业的集团几乎没有任何汽车制造的经验。其他参与收购双龙的都是专业汽车制造商,包括通用、福特、雷诺等公司,都是跨国汽车巨头,都是近十年全球汽车行业兼并浪潮中的主力军,不仅如此,在韩国对欧美公司的认同度大大高于中国公司的背景下,蓝星能够胜出,的确令人惊奇。

  有介入收购事宜的人士称,蓝星胜出的原因是蓝星主张保留双龙目前的管理层,并承诺在工薪问题上与工会进行集体谈判。还有消息言之凿凿:因为蓝星开价最高。但当记者采访蓝星集团企划部邬晓薇女士时,得到了她的坚决否认:“我们的出价是最低的,绝对不是有些媒体说的最高价,这个话我可以负法律责任的。”

  那么,双龙为何放着西方豪门不嫁,要跟名不见经传的蓝星呢?

  邬晓薇表示,双龙很佩服蓝星从1万元借款白手起家、20年资产达到200亿元的快速发展经历,而且蓝星先后兼并重组了100多家国有困难企业,并不缺乏资源整合和并购重组的经验,她还强调:“蓝星对汽车行业并不外行,我们具备完整的汽车生产链。”

  这条完整的生产链,就是中车汽修。中车汽修的前身,是蓝星集团2001年接收的近40家军队保障性企业,这其中有5家国家定点汽车制造和改装厂,拥有100多个汽车目录,生产和改装各种载重车、大轿车、越野车和雷达车等军队专用汽车。

  在对上述企业进行整体接收以后,蓝星集团组建了中车汽修集团公司,启动“万家汽修连锁工程”,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1000家直营汽修连锁店、9000家加盟店、31家一流的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和汽车零部件物流配送中心,形成“汽车销售、快修、养护、远程诊断、统一配送、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化汽车后服务连锁企业。2002年,中车汽修集团的工业总产值和经营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56.9%和53.4%,汽修连锁体系已初具规模。所以,此次蓝星收购双龙的核心,便是“中车汽修”。

  在采访中,蓝星集团有关人士坦言:收购双龙主要是为“中车汽修”的2万名复转军人解决就业问题。该人士表示:“其实收购双龙对蓝星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

  在“中车汽修”之外,蓝星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有了不小的动作。除去已有的轮胎、橡胶企业以外,2003年8月和10月,蓝星集团分别与韩国摩比斯株式会社和星宇科技株式会社建立了两家合资企业,为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及其他国内外汽车企业提供塑料零部件。

  来自“中车汽修”的消息称,韩国现代与北汽合资后带来了十几家配套厂,如今已经有三家被“中车汽修”吃进,之所以没有全部收编,就是为了给北京汽车公司留点机会。

  双龙也尴尬

  这场跨国恋的另一个变数,来自双龙公司自身的烦恼。

  双龙公司在韩国汽车业位列第四,是韩国越野车的先驱,以生产SUV、RV、高级轿车为主,其前身为创立于1954年的东亚汽车公司。1993年,该公司由梅塞德斯-奔驰参股5%,并与其展开技术合作,最终推出了包括Musso运动型多用途车在内的几款新车。1997年,负债高达3.4亿韩元的双龙汽车公司被双龙集团卖给了大名鼎鼎的大宇集团。可惜,大宇集团两年之后分崩离析,双龙重新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

  在经历了2000年和2002年的债券转股权之后,双龙汽车55.4%的股份被债权人控制。此后,双龙的归属就成为常说常新的敏感问题。2002年,法国PSA集团高层造访双龙,接着传出了PSA将收购双龙的消息。不过,众多的试探并没有开花结果,时至今日双龙才开始真正的比武招亲。

  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寻寻觅觅同时展开的,是双龙的中国制造之路。

  2002年4月,双龙以最成功的产品雷斯特(Rexton)为开路先锋进入中国进口车市场。在上市发布仪式上,双龙汽车社长苏镇就明确表示有意在中国生产。此前,双龙曾与上海万丰、江西江铃、长丰等数家整车企业进行接触,可惜均无果而终。后来双龙终于在成都新大地公司开始了中国制造,不过只能采取技术转让的方式生产大地MUSSO。

  2003年是双龙的中国制造之旅大踏步前进的一年。当年年初,双龙与上海汇众签订了轻型客车伊斯塔娜(奔驰MB100)的生产线转让协议。此前,上海汇众曾以320万美元购买了双龙的重卡生产线。随着双龙与汇众的联系愈加紧密,双龙也间接地握住了上汽集团的手。也是在2003年,双龙第一次在中国的车展上亮相,双龙最豪华的轿车——加长版主席(Chairman)也于同年登陆中国车市。

  没有实现中国制造的双龙显然并不满足。2003年中国车市最大的赢家当属越野车和豪华车,其中SUV市场的需求量达到16万辆,增长速度达到52%,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在豪华车中奥迪的增幅超过了70%,火速上市的国产宝马也卖出3000多辆。

  越野车与豪华车,正是双龙最擅长的领域,双龙的越野车已经具有国际声誉,其双龙豪华轿车带有浓重的奔驰味道,价格却比奔驰平易近人得多。所以,在众多跨国汽车巨头的包围中,双龙将绣球抛给了中国的蓝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中国市场的选择。

  尽管双龙一直待价而沽,但民族情绪浓厚的韩国人并不愿意双龙落到外国人手里,因为此前大宇汽车、三星汽车已经相继被通用汽车和雷诺公司收购,如果双龙“失守”,韩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就剩下现代汽车苦撑大局了,所以无论是双龙汽车还是韩国舆论,对于外国竞标者的选择都是慎之又慎。

  在分析师眼中,通用似乎是个理想的选择。如果通用汽车能够最终购得双龙,将会帮助其扩大在韩国的生产线,而双龙也可以通过通用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和生产企业扩大销售和生产。此外,通用的中国市场战略也将因此受益,由于自身缺乏适合中国市场的车型,韩系车型已经成为通用在华的主要产品来源:月销量近9000辆的“别克凯越”创下了中国新车上市月销量的新纪录,而这款“中别克”正是大宇的血脉;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披挂“雪佛兰”标志的小轿车、号称“全球最漂亮小车”的SPARK,其原型车就是著名的大宇MATIZ。但是,如果通用汽车再将双龙拿下,通用将占据韩国汽车工业的半壁江山,韩国各方将很难认同这种结果。事实也的确如此,通用汽车不久就宣布退出双龙汽车公司的竞标。

  在两家中国公司中,上汽的背景较之蓝星复杂得多——它的背后站着通用。除了与上汽合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以外,通用汽车还在利用上汽集团在国内的地位,巧妙地规避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中“一家外国公司在中国不能有两家以上整车合资企业”的约束,上汽通用五菱、上海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得以获得国家批准,通用汽车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第三家和第四家合资伙伴。

  不仅如此,2002年10月,上汽集团还出资5970万美元,购得美国通用汽车与韩国大宇汽车的债权人共同成立的新合资公司——通用大宇汽车科技公司10%的股份,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作为中方股东代表进入了该公司董事会,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第一次真正参与国际汽车业的重组,上汽与通用的战略关系也由此捆绑得更加紧密。

  因此有业界人士认为,此次上汽竞标双龙,纯粹是个“搅局者”,是在暗地里帮助通用汽车。也许这也是双龙对上汽有所顾忌的原因之一。蓝星集团有关人士就含蓄地表示:“双龙不认上汽。”

  蓝星与上汽的明争暗斗将在3月落下帷幕,因为届时双龙会抛出最后的抉择。而等待期间的风云变幻,足以让本来就扑朔迷离的双龙收购案再生变数。


  资料:蓝星20年

  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是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国有企业。

  蓝星以化工为主业,总资产200多亿元,年销售额100多亿元,下属1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乌克兰设有海外公司,并控股“蓝星清洗”、“星新材料”、“西南化机”3家上市公司。

  蓝星在化工新材料、工业清洗和膜与水处理领域居国内领航地位;在石油石化、无机化工、有机原料、精细化工、工程塑料及化工装备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蓝星”商标是中国惟一的工业服务类驰名商标。

  1984年9月,担任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的任建新带领7名共青团员、借款1万元在兰州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专业化清洗公司。从推广一项曾获得国家发明奖的清洗技术起步,并将成果转化,开展工业清洗技术服务、技术扩散、清洗产品生产销售,培育和扩大清洗市场,并逐步使外国清洗公司退出了中国工业清洗市场,从而使蓝星公司在全国工业清洗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达到90%以上。

  1996年,蓝星公司总部迁入北京,企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公司模式向“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跳跃式发展转变。结合国有企业改革、解困和产业结构调整,公司自1996年以来先后兼并、收购了星火化工厂等1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还积极通过股票上市等方式和途径,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资金募集渠道。

  2000年4月,经中央党政机关非金融类企业脱钩工作小组国脱钩组[2000]7号文件批准,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交由中央管理。从而使蓝星公司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001年,经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蓝星接收了33家军队保障性企业,与蓝星公司原有业务进行重组,发展汽车修理、信息产业等领域业务。

  蓝星公司20年的发展,经历了由一项技术兴起一个产业,由一个产业扩展到多个新的领域,并且由一个企业的发展带动和帮助更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走向良性发展的过程。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