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发行 从垄断到垄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 15:37 《新经济》 | |||||||||
本刊记者 杨东方 “没有了教材发行,我宁愿下岗!” “没有了教材发行,我宁愿下岗!”说得直接了当、毫不掩饰。说这话的是中山市新华书店负责人阮章华。
阮章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很激动,并带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兴奋。原来,他所在的中山市新华书店刚刚获得了与省新华书店争夺中小学教材发行权的胜利。 事情源于中山市新华书店主管部门的变迁。从2001年开始,中山市新华书店转归中山市国有企业管理局管理,从而从管理上脱离了原来的省新华书店系统。 阮章华介绍说,中山市新华书店一直负责全市共27个镇区的中小学教材发行。其发行方式主要是与当地供销社联合,利用供销社遍布各镇区、农村的供应网络来发行教材及图书。书店每年中小学教材发行额在2100万元左右,教材发行利润占书店图书发行总利润的70%以上。目前全市新华书店系统内有70多人,工资收入在中山属中等偏上的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直以来,教材的发行保障了书店的生存及发展。但随着中山市新华书店主管部门的变迁,从2003年开始,广东省新华发行集团直接在中山设立了购书中心,参与教材的发行,并通过让利5%的方法,抢占了全中山教材发行量的50%的份额。也就是说,中山市新华书店的教材发行额从2100万元降到了1000万元左右。书店的生存从而受到了威胁。 为此,中山市新华书店多次向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报告,状告该购书中心违规征订课本,扰乱教材市场,要求禁止其教材发行。在记者采访时得知,省新闻出版局已作了批示:中山市新华书店将在下一个秋季课本征订中收回全部课本发行权。 谈到此事,阮章华表示,书店收益的70%以上来自教材发行,如果没有了教材发行这块业务,根本无法养活内部的员工,更不用谈发展,到时全市新华书店系统内的70多人都得下岗,如果把分布在27个镇区的24家新华书店分店算在内,受牵连的员工会更多。 而与此同时,参与配合中山市新华书店教材发行的中山市供销合作社同样显得非常高兴,他们表示,夺回教材发行权,对于供销社也是件大喜事,尽管只是配合书店发行,但对于供销社来说,这也是一块不可小视的利益。 无怪乎阮章华发出宁愿下岗这样的感慨。 由此可见,即使在新华书店系统内部都存在争抢教材发行的情况,教材发行的垄断利润可见一斑,这也就难怪新华书店系统从上到下都反复强调教材发行对其生存的重要性。 纵观中国的发行史,新华书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全国图书发行机构。它为教育发课本,为扫盲发书本,为反右发过檄文,毛主席的红本本,毛泽东思想的四卷雄文,邓小平理论,江泽民论三个代表,无一不是从这里发出。我们也知道,几十年来,新华书店一直是国家保障学生课前到书的全国唯一中小学教材发行机构。 行内专业人士明确告诉记者,发行环节的利润要占到教材发行总额的30%。他们做过这样的计算,如果在广东省教材发行总额的12亿元中减去高中教材部分约2亿元,中小学的教材发行总额约为10亿元。那么,按30%的发行环节利润计算,广东的发行部门每年可以轻轻松松地拿到3亿元的中小学教材发行利润。而一直以来形成的机制就是新华书店是唯一的教材发行单位,垄断了教材的发行,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独占了教材发行的垄断利润。记者还获得了另外一个数字:教材发行利润占新华书店总发行利润的70%以上。 此外,记者还以订购小学教材为由,分别向设在广州市内的几家有教材出售的书店进行了咨询。得到的答复是:订购课本可返还书本标价的5%~10%回扣,订购教辅则折扣从5.5~8.5折不等。而且发票均按书本标价开具。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微利时代,教材发行部门还可以作如此大幅度的让利,说明了教材的发行利润确实不低。 教材出版部门如何看待发行垄断? 对于教材发行的垄断行为,作为其上游的教材出版部门是如何看待的呢? 据广东某出版社负责人介绍,该社参与竟标一门小学三年级以上通用教材获得了中标,其间从准备到立项送审、教材送审直至最后上到新华书店的订书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编辑成本就上百万元,而推广该教材的费用就更高,因为该出版社还得自己下到各区县的教育部门来推广自己的这套教材。而在教材的推广中,针对教材而免费对教师进行培训是目前教材推广工作的必要环节,该出版社为此在华泰宾馆为全省5000名教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相应培训,共花费了几百万元。而新华书店作为教材的发行部门,在教材的市场推广中发挥什么作用呢?新华书店从出版社那里以教材定价的七折拿货,足有30%的利润,难道在教材的推广上可以袖手旁观吗?是的。原因还是在于新华书店垄断了教材的发行。因为对于同一门课,教育部门可以选择的教材往往有几种,但不管选择那种教材,都必需、而且只能向新华书店订货。所以,对新华书店来讲,无论教育部门选择何种教材都不会影响向其订货的总量,而且同一门课的不同出版社的教材价格又相差无几,所以根本不会对新华书店的利益造成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新华书店可以拿着30%的市场发行利润而无需做市场推广工作的“奥秘”所在。 对此,出版社也表示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与无奈。他们认为新华书店以行政手段垄断了发行的市场资源,身为经销商却不用负经销商的责任。但出版社别无选择,因为新华书店带着“课前到书”的“政治任务”,一直是唯一的教材发行部门。 另外,在记者采访中,有出版社还反映了对新华书店的另一种不满:折扣问题。按规定,出版社给新华书店的教材是按教材定价的70%~72%供货,记者也从《广东新华发行集团2004春教材提印表》中看到其折扣大部分标著是72%,其余为70%,再没有其他比例的折扣。但按出版社反映,新华书店在有些品种还可以拿到更优惠的折扣,特别在辅助教材上。因此,新华书店可以拿着这样的折扣去作为向其他出版社压价的筹码,使得出版社为了给予新华书店更多的折扣,不得不把书价提高。因为书价标准是有一定幅度的,而且辅助教材的价格监管要比课本宽松得多。这样一来,最终坑害的还是教材的使用者。而新华书店作为教材的唯一经销商,在拿到更多的垄断发行利润同时,依然是无须为教材的市场推广及其发展操心。 业内人士分析说,一个省所有的教学用书全部从新华书店发行,这是一种对发行市场资源的垄断,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价格也很难降到合理的水平,更不可能有一个合理的利润。而且,新华书店系统虽然从教材的发行上获得了30%的发行环节利润,但利用这一优势来发展主业而使书店越办越好的市县并不多,更多的是把这一利益当作“唐僧肉”来分光吃光,把这一利益作为“福利”来发放。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发行部门因有了这一利益反而不思上进,养尊处优,甚至为保持这一垄断地位,不惜阻挠各种希望改革的力量。尤其不公平的是,改革开放使很多行业转换机制,不少工人下岗,而新华书店却因有这一垄断利益的“固定收入”,反倒成了“福利部门”,其结果往往是,只需几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的工作量,却动不动就拥有几十名员工,如此一来,垄断利益这一“固定收入”成了“福利”,又谈何发展呢! “插足”者是打破垄断,还是瓜分垄断利益? 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看到过教材订书单,题头标注是:广东省教育厅审定、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广东省新华书店)发行、XXXX年春(秋)季小学(初中)教材预订单。就是这样一张订书单,为新华书店圈定了一个“旱涝保收”、收益稳定、甚至连它自己也直言不讳地承认决定其生存的中小学教材发行市场。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新华书店凭借着一张张小小的教材订书单垄断着教材的发行市场。 然而,如今全省各地的中小学校的订书单情况有了变化。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除了题头标“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广东省新华书店)发行”的教材预订单外,学校还多了一份由地市教育局印发的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材预订单。也就是说,如今多了一个教材发行部门。 那么,这是否教材实行招投标改革的结果呢? 我们知道,20世纪90年代末,大中专教材首先打破教育社一统到底的惯例,在社会投标,从此大中专教材包括教辅开始进入市场。而正因为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体制上所造成的垄断而滋生的种种弊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将在部分省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重心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2003年1月,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在部署全年新闻出版系统的重点工作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永湛强调:"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价格出版发行中小学教材,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招标投标,切实把费用降下来,把价格降下来。"这也就是说,今后新华书店不再是中小学教材发行的唯一渠道,谁来发行由市场说了算。一时间,各媒体纷纷报道:中国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教材出版发行的长期垄断局面开始打破。 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广东省内,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改革尚未进行。如果说安徽、福建等省份的教材发行改革试点,最后中标的都是新华书店,有走过场的嫌疑的话,那么,广东则更是连这个过场都还没有走。 既然广东并未实行教材发行招投标改革,那么这另外一个教材发行部门从何而来?来者何人? 这份教育局印发的教材预订单上写得明白,这另一个教材发行部门就是教育书店。 我们先来听听原来的唯一发行人怎么说。新华发行集团认为,教育书店无论从人员数量、发行渠道与网络、发行经验以及实力方面都无法与新华书店相比,教育书店参与教材的发行其实是教育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不合理行为。他们认为,教材的出版发行改革使得教材使用权下放,教育部门掌控着教材的使用权,但同时又用自己的书店发行教材,无疑是在利用自己的“裁判权”在为自己谋利,同时还扰乱了教材发行市场。谈到这方面的情况,新华书店方面也直言不讳地表示,教材发行是他们的命根子,如果目前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对总店来说,是影响发展的问题,而对于下面县市一级的新华书店来说,则是影响其生存的问题。 而教育书店则认为,一来他们与教育部门已脱钩,没有利用“便利”之说;二来参与教材发行也是教材出版发行改革的需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教育书店参与发行的教材主要是改版教材、新课标教材及辅助教材,而且发行量也只占教材总发行量的一小部分。以中山市为例,目前中山市每年通过新华书店发行的教材为2100万元,而通过教育书店发行的教材约为300万元。但对于一直以来独自享受教材发行这一大块“美味蛋糕”的新华书店来说,显然是已受到利益侵占。 然而,教育书店是否靠自身实力在教材出版发行改革中取得教材发行权?用新华书店的话来说,教育书店靠的是“便利”而不是实力。如果是这样,那么教育书店与教育部门的关系是否还是他们自己所说的“毫无瓜葛”呢?记者从广东省某市教育部门下发的一份2004年春季中(小)学教材预订通知中看到,通过新华书店订购的教材书目,所填写的是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的教材预订单,预订单需送达该市新华书店发行部。而通过广东教育书店订购的教材书目,所要求填写的是该市教育局印发的义务教育教材书目订单,并要求送达该市教育局财会室。教育书店与教育部门的关系一目了然。 而据教育书店方面介绍,广东尚未进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改革,教育书店介入教材发行正是为下一步的教材招标改革做准备。虽然教育书店目前在各方面都与新华书店有相当大的距离,但通过教材的发行已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发行网络,壮大了发行队伍,并以更为符合市场化的发行思路与方法进行运作。 但在教材发行招投标改革方面,据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介绍,在省内有意参与竟投教材发行的部门主要有四个:新华书店、教育书店、报刊部门、邮政部门。其中从发行条件与实力来讲最具竞争力的是邮政部门,但因为邮政部门没有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而省内又尚未进行相应改革,所以邮政目前也只能是表达一种愿望而已。教育书店则在各种条件上都无法与另外三家相比,却因拥有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所以已经参与到教材的发行中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