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关于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讨论又一次沸沸扬扬起来。记者今天上午了解到,自去年10月1日《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执行以来,已有5家银行对外宣称,不再继续提供“免费大餐”。工行、邮储、中行、农行、招行已开收2元/笔的ATM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曾以异地存取现不收费特立独行的农行,也180度大转变,在上海分行试点收取10元/张的借记卡年费,首开借记卡收费之先河。
敏感业务仍不收费
业内人士介绍,《办法》规定了两类收费标准———政府指导价和市场指导价。前者是针对各家银行原来收费标准各异的芜杂情况,由监管部门出面对一些项目指定统一的价格。后者所涉及的项目则由各家银行根据地区特征自行制定。由于《办法》的细则一直不曾出台,事实上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些有争议的收费项目,如大额取款、零钞清点,至今为止都没收费。
据了解,《办法》生效,不代表一些市场指导价就开始收取。“坦白地说,既然是市场指导,银行就不敢贸然行动失去市场。”知情人士称,像工行和广发行今年起还自发调低了多项服务价格,前者,补办卡的手续费从20元降至5元;而后者,异地通存、通兑的收费,从曾经的1%分别降到了0.5‰和1‰。
收费初步受到认可
记得去年工行打出我省银行跨行取款收费“第一炮”时,舆论一片哗然,有人预言,银行收费,明摆是想拒人于门外,很可能就会因此流失客户。现在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实际情况究竟怎样?后来跟进收费的某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未实施跨行取款前,该行一年的ATM手续费支出为2000多万元,手续费收入累计1800多万元,支出与收益轧差后亏损了200多万元,意味着银行投入了上亿元资金装上近千台ATM机后,不但没有带来任何的回报,还要再贴上老本!而该行实施跨行取款收费后的首月ATM交易就实现了赢利。重要的是,最担心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客户并未因为跨行取款收费了而和以前的银行“一刀两断”,该行银行卡发卡量仍然保持30%以上的增幅,ATM跨行取款交易量虽有所减少,但交易额却在增加——显然,客户心里有一本账:现在各家银行都在增加ATM的投放量,只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服务银行,正常的存取款需要基本可以保证的,犯不着跨行取款;若是实在逼不得已非要跨行取款,那我就一次取个够,反正收费是按笔计算。
慎重对待收费问题
中资银行开始关注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向国际商业银行接轨,这是成熟的表现。然而,收费了如何让客户享受到物有所值的回报,这同样是商业银行该考虑的问题。就拿银行卡来说,目前,我们的银行卡用卡环境和维护体系或机制并非十分理想,有商户罢刷银行卡事件,有客户用卡屡遭闭门羹之窘,更有客户对卡的投诉有增无减,说明银行卡的服务需改进之处多多。还有,中资银行在加快收费业务与国际接轨步伐的时候,更应重视真正意义上的接轨。收费必须有收费的内容和根据,如果服务的内容没有改进,仅是为了中间业务的增长而有意而为之的话,那就等于将原来银行免费服务的不公平转嫁到广大客户身上,由此造成新的不公平。
看来,在未来的竞争中,谁的服务具有优势,谁的产品才能卖得出好“价钱”。
通讯员 董迎永 记者 马燕 刘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