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裁定汽车业尚未过热 全方位保护国内企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 09:01 南方周末 | ||
在各项汽车政策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国内厂家广受恩泽,三大集团能否突围而出,独自完成开发大任,还需分析 □本报记者 栗源 2月4日,国务院召集国家有关部委,与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召开了严格控制部分行 有些意外的是,自去年就一直被中央政府警告有过热倾向的汽车行业,没有被裁定为投资过度的行业。而此次会议被普遍认为是中央判断部分行业投资过度的定论,同时将对被裁定过热的行业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事实上,这也表明中央政府认定汽车产业最近几年发展是健康的。对于受政策影响深重的汽车产业,这无疑是一个利好。 2月6日,来自接近汽车产业政策制定部门者的消息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于3月份正式亮相——近1年来,关于此政策“即将出台”之消息不绝于耳。然而,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同时,为与此政策相辅相成,将有系列配套政策随之渐次登场,为国内汽车工业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引人注目的是,该消息来源显示,汽车消费政策从此不再出台。原因是,“政府担心误导消费”。 在中央政府对汽车行业发展的肯定以及此政策之影响下,可以确定,媒介又将掀起汽车行业关于保护国内汽车工业、关于自主研发、关于限制国外汽车厂商等话题的讨论。年复一年讨论这些话题之效应究竟如何,尚不清楚,但我们还是善意而真诚地希望,此产业发展政策能够为中国的汽车产业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中央政府没有裁定汽车过热 去年年初,曾培炎曾经发出警告,有些行业出现了过热现象,其中包括汽车制造业。 接着关于汽车行业过热的话题在业界广泛展开。主管部门、各大企业以及行业相关人士争论激烈,莫衷一是。然而,认定过热的说法逐渐占了上风。 7月初,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副司长丛明称,国务院将针对房产、汽车、钢铁过热的现象出台严格的控制措施。 9月初,在天津一次汽车行业会议上。副总理曾培炎充分肯定汽车行业的成绩之后,话锋一转,称汽车行业的投资出现了乱铺摊子、上项目的问题。此次会议进一步为汽车行业投资过热定下调子。 一时间,国家将严厉限制汽车投资的说法风声四起。然而柳暗花明,刚进入2004年,在裁定哪些行业过热的会议上,汽车行业却被排在门外。 什么原因使汽车业“侥幸逃生”?2月6日,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对本报记者称,汽车没有被列入过热行业之中,是经过了再三研讨才最后“落子”的。原因有数个。 其一,去年1年中,汽车整体销售形势比较好,许多新品供不应求。大汽车集团利润情况良好,全行业去年利润达到800亿元。 其二,去年,汽车行业涌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这些投资主要出自各大汽车集团之手。言下之意,张小虞显然认为,各大汽车集团的投资是属于理性的正常投资。 其三,汽车将越来越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这在中央政府各个部委已经成为共识。佐证此说法的依据是,在各部委如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下发的文件中,一直以来关于拉动需求的表述方法已经从“房产、汽车”悄然变为“汽车、房产”,这种微妙的变化预示着汽车产业作用的攀升。 然而,对于各地方政府以及各路资本觊觎汽车产业的种种冲动,此次会议恐怕并非福音。因为,中央政府认定汽车行业没有过热是基于各个大汽车集团的表现。有消息称,对于地方政府投资汽车的冲动将继续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遏制。 毫无疑问,中央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依然是保护三大集团。事实上,此思路与即将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一脉相承,毫无二致。 全方位保护国内企业 2月6日,业界资深专家饶达称,此次产业发展政策修正了此前多个与WTO原则相悖之处。同时,对国内企业将产生推动作用,也将对国外企业进行限制。产业政策对国内大企业将进行各环节、全方位的保护。 从研发环节,中央政府鼓励自主研发。去年12月26日,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 此规定以及指导目录是“国家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投资和政府投资管理部门管理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此目录分为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其中,汽车车身以及车身附件包括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制造都是属于鼓励类。 从生产环节,主要的规定将是“整车特征认定管理办法”。该办法将规定,合资企业生产的车如果进口零部件的数量达到40%以上,将按照整车进口来征收关税。此规定势必将对国内的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限制目前行业里的短视行为——快速组装获利。同时,迫使各个国外厂商和其国内合作伙伴在中国精诚团结,进行本土化的开发,避免中国成为国外厂商组装车间的可能。 在销售服务环节,主要的规定将是分营政策——进口车与国产车分开销售,不能置放在同一网络之内。此举目的旨在取消进口配额之后,对国外厂商的销售网络扩张进行限制,提高国外厂商进口车的销售成本,从而避免中国成为国外进口车的倾销地,配合此举的政策还将有对保税区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项政策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我们料定,国内各大汽车集团将继续快速发展,,政府最终还是希望国内大的汽车集团有独立发展能力,而此能力的根本体现,将来自于汽车产业的源头——自主研发。换而言之,中央政府采取了诸多限制国外厂商的措施,甚至不惜开罪于各个国外汽车巨头乃至其背后的支持者,根本原因还是希望为国内大集团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让其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因此,在产业政策出台前后,关于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势必又将成为一个讨论的焦点。然而谁又能担起此重任呢? 自主开发之重 显然,中央政府把汽车的自主开发大任无可争议地放在了国内三大汽车集团身上。事实上,就目前而言,无论从资金还是技术实力,三大集团的确是不二选择。 然而,所谓自主开发,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商业行为。商业行为就要遵循商业原则。而商业原则中重要的出发点是具备商业价值。换而言之,是否能够获得市场认同,最终获利。 比如奇瑞公司的做法,虽然并不能够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自主开发,但它具有商业价值,最终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事实上,奇瑞是从原始的商业原则入手,而三大集团往往附丽了某些非商业因素。在此意义上,奇瑞的做法或许比三大集团的一些做法更有意义。 就目前三大集团而言,它们是否有动力去进行自主研发,即使有动力是否真正有能力,即使有能力在实验室成功是否能够产业化,即使能够产业化是否能够具备商业价值,最终被市场认可,成为大量消费者的选择,这都是疑问。 三大集团目前正从与国外合作伙伴建立的合资公司里获取丰厚的利润,他们享受着国外合资伙伴成熟车型带来的好处。自主研发对于他们,缺少商业获利的动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目前而言,三大集团自主开发的动力不强。 然而,见诸传媒乃至各大集团首脑人物的言论中,人们知道,三大集团也在进行自主研发。但令人怀疑的是,他们的研发能力有多强。众所周知,中国大量优秀的汽车技术人才多集中在合资公司——那里的薪酬待遇和国企相差甚远——缺乏优秀的人才,自主开发乃镜花水月之想。 三大集团中,有厂商的做法是与国外合资伙伴合作进行自主开发。比如,一汽集团和丰田合作,在长春为一汽进行自主开发。 至少在目前,我们无法判断此举的商业价值。很简单的逻辑是,国外汽车厂商需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利,他们希望竞争对手越少越好。而现在,他们却在培养竞争对手——帮助国内厂商自主研发。从简单的商业逻辑判断,此举无持续动力,有也多为敷衍之作。丰田副社长白水的说法可作佐证:“回应中国的新产业政策,我们和一汽的合作开发,在丰田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请注意,丰田是在回应中国的新产业政策,意味着在回应中央政府,而非出于商业价值的考量。 即使三大集团中有厂商开发出了新车,但其是否能够大规模产业化,是否能够获得市场认同都是未知数。与一个完全未知的未来相比,眼下获利就成为现实的选择。 况且,自主研发不是朝夕之间能够完成之事。而三大集团的首脑人物有任期限制。在短暂的任期内,创造最大化的利润显然比摸不着未来的自主开发更具吸引力——尤其对三大集团首脑的职业生涯而言。 因此,可以认为,让三大集团去承担自主开发之重任,于商业逻辑不符。但愿我们的判断出现失误。 合资企业更具开发冲动 对于各合资企业而言,他们必须越来越本土化。此乃内外因使然。从全球市场而言,中国市场将对各大汽车公司的财务报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他们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国市场上,这要求他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对中国各个层面有更深刻的理解,此乃外因。 对于各厂商而言,竞争的激烈逼迫他们必须一再向消费者妥协。各厂商必须为中国的消费者造出更适合他们的车。而中国的消费者势必越来越挑剔。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面对旺盛而挑剔的需求,合资厂商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车造得更加本土化,服务更加本土化。 已有早起来的鸟儿。那些先行的优秀合资企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把车改造成适合中国市场的车,比如上海通用,君威和凯越这两个中国化的车名背后是大量本土化的改进。这两款车全方位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这种改造获得了市场高度的认可——两款车均供不应求。 这清晰而准确地传达了一个信息——中国市场需要适应中国消费者的车。沿着这个思路出发,优秀的合资公司比如上海通用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势必就是——针对中国市场全新开发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车型。 在商业价值的鼓舞之下,优秀的合资公司有这样的开发冲动。同时,他们也逐渐在具备开发的实力——包括人才和资金的储备。 在未来,有希望看到这样一款车——是自主开发,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同时,他们尊重商业原则,所开发的车具备商业价值,有市场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个车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开发。虽然,合资公司有外方的股份,但那是一个高度本土化的合资公司。因此,中国汽车工业自主研发突破之道,势必将从优秀的合资企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