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邮老虎”政企分拆今年完成 6年改革触及皮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 08:55 新京报

  

体制问题不解决,高高在上的中国邮政隐忧甚重。本报记者康亚风摄

  在电力、铁路等“政企合一垄断型行业”正大力推进政企分离改革之际,近日,有消息说,邮政系统今年也有可能将被迫完成政企分开的改革。

  日前,业内突然传出邮政储蓄银行正在筹划成立的消息,这个有关邮政改革加速之说立即受到业内外关注。

  “关注邮政储蓄的背后其实是因为整个邮政改革步伐太慢了,稍有风吹草动就引人注意,目前邮政改革的压力非常大”,2月2日,原国家邮政局干部、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讲师刘刚博士对本报记者如此说,“近日关于邮政储蓄的传言表明今年邮政改革应该有很大举动,因为现在石油、电力、军工等类似的国家保护型行业的改革多数已经完成,邮政改革应该也不好再拖下去了。”

  邮政6年改革只触及皮毛

  据内部人士透露,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到深化国企改革时还专门点了邮政的名,意思是希望邮政加快改革进程。

  而去年下半年美国“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出台的一份报告也让邮政芒刺在背,该报告称,“中国对其邮政行业的垄断保护和对国内商业的有关规定正在减缓外国速递企业的发展,并在削弱中国政府创造就业的努力”。

  2003年9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有关邮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出炉,详细提出了对邮政改革的具体设想,但奇怪的是该报告迄今没有公开。

  刘刚认为,表面上看,现在邮政改革到了大家逼其赶紧进行的地步,实际上邮政改革从1998年就已开始实施。在国家邮政局工作期间,刘刚目睹了整个邮政改革的过程。

  “主要是一直没有实行政企分开,所以邮政改革迄今仍是众矢之的。与政企分开相比,邮政6年来的其他改革都是皮毛”,刘刚说。

  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家,但结果是,只有电信完全成了企业,而邮政延续了过去的性质:仍既像企业又像政府。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政企分开的步伐上,邮政甚至有所倒退。邮电部时代,关于邮政有邮政司和邮政总局两个机构,前者承担政府管理职责,后者负责经营;但改革后,邮电部邮政总局改为了国家邮政局,成了副部级单位,两个职能反而都融合在了国家邮政局一体。

  而从内部机构设置更是可以看出邮政的政企不分,例如国家邮政局内主管邮票的既有邮资票品管理司,又有集邮总公司,实际上相当于国家邮政局既管邮票行业政策,又搞邮票发行经营。

  此外,国家邮政局机关内部机构既有叫“司”的,也有叫“部”的,例如行业管理司、网络运营部属同级单位。显然,“司”主要承担政府职能,而部主要承担经营职能。

  研究企业管理的首都经贸大学黄利海副教授认为,这样的机构设置实际上是将经营和政府职能混在一起。黄利海进而认为,要彻底进行改革,就一定要把邮政的行政职能剥离出来。

  商务部掌管邮政的行政监管职能?

  “公众认为政企不分是垄断,其实垄断对邮政不全是好事,这种垄断对中国邮政自身的经营前景也有障碍。”刘刚这样认为。

  有业内专家举例说,邮票在中国最火是在1997年,当时《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面值50元,溢价发行120元,市场价最高炒到300多元,这说明供不应求,作为企业这是好事。但中国邮政当时从承担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却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想法,即认为应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加大发行量,结果不仅该邮票价格狂跌,整个邮市价格体系也因此崩溃,从此难以收拾。

  刘刚指出,这说明当时的邮政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摆正,不是从企业角度去主动思考供需问题。

  据悉,目前的设想是,邮政政企分开后,关于邮政的经营这一块应该会成立集团公司,而“邮政局”这个称呼在省以下是否会取消则很难说。

  但关于邮政的行政监管职能由谁掌管,现在争论不休。有内部人士透露,一种认为应该由信产部成立主管司局,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就相当于现在信产部的电信管理局;另一种认为可以把行政监管职能放在商务部,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信产部和国家邮政局都出身于原邮电部,藕断丝连,两者难免有相互庇护的感情基础,选择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监管更有利于客观公正。

  “体制后问题”积重难解

  客观来说,并非邮政本身对改革不积极。按照“8531计划”,国家对邮政的补贴从1999年的80亿元逐年下减至50亿、30亿、10亿,到2003年已经补贴完了。有业内人士说,2003年开始,天上不再掉“馅饼”了,邮政必须要靠自身努力。

  在这种求生存的残酷压力推动下,邮政改革应该会有很大的动力。但人们新的担心是,即便实现政企分开,邮政向经营性集团公司过渡,但邮政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个更复杂的“体制后问题”。

  按照邮政自身宣称的,2001年邮政就已经扭亏为盈,但当时的前提当然是该年国家补贴了30亿,直到现在,人们对邮政的期望竟然还是“不让亏损反弹”,可见,尽管邮政具有垄断地位,人们却仍对邮政的赢利不抱乐观态度。而中国邮政也一直强调国外同行的遭遇:各国邮政大多亏损。

  邮政是否真的没有核心竞争力?刘刚认为,“并非如此,只是目前对于其最有竞争力的业务体系是哪一部分存在争议。”

  关于邮政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一种认为是非邮递类收入,例如邮政储蓄,因为邮政储蓄的存款余额已成为仅次于四大专业银行的老五。另一种是邮政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后者,包括信函、集邮、邮政物流等”,刘刚说。

  客观讲,邮政的主业理所应当是函件、包件类,但实际上,在近年的业务发展中,邮递类业务的收入已降为次要地位,而储蓄、集邮等业务收入已占了约一半的业务收入,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除EMS外的邮递业务不仅不赚钱,而且赔钱,这是铁定的事实。但现在中国邮政有很多区别于国外同行的问题,例如现在新的纪特邮票一发行,市场价立刻就低于面值。

  “表面上,可以抱怨集邮爱好者似乎不知到哪里去了,实际上,邮政发行纪特邮票时是否准确地测算过市场需求呢?例如2002年纪特邮票发行竟然多达24亿枚,这应该不是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假如完全换位成一个市场化的企业来思考,纪特邮票本来是个赚大钱的工具。”刘刚说。

  邮政物流则是中国邮政现在大力提倡的,但同样的问题是,邮政现有体制对邮政物流的发展有一定阻碍。目前,中国邮政是一个典型的科层化非常严重的机构,从国家邮政局到邮政所至少有5层,按行政级别来管理,这样的话,市场反应速度慢。

  再以邮政储蓄为例,邮政储蓄依托邮政,大量房屋、人员、设备都与其他邮政业务共用,成本难以计算;而且,邮政储蓄只收储蓄不承担贷款风险,其他商业银行早有妒忌不满之意。但如今邮政储蓄的收入已超过邮政全部收入的30%,使得央行对邮政储蓄的改革不敢动手。

  这样,邮政能否赢利又回到体制问题上来。到底是邮政本身就是天然的亏损行业还是体制束缚了邮政的进步,这样的争论暂时谁也说不清楚。

  邮政多元化冲动

  据悉,邮政非常希望向邮政以外的方向发展,2003年1月,中邮物流公司成立时除传统物流业务之外,还申请经营销售、实业投资、信息技术咨询等看上去“不相关”的业务,致使工商审批部门非常吃惊。

  而在邮政新的盈利模式中,物流仅是三驾马车之一,邮政另外两个设想发展的重点是代办电信业务和金融保险,邮政储蓄单列成为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能进军代办电信业务和金融保险,对于邮政来说自然是海阔天空。但能否如愿获得审批,则是难说的事,因为假如邮政保持现今的效率,难免让人怀疑其是否有能力扩展经营领域。

  问题是,邮政有可能提出:先给“生存条件”再进行最关键的政企分离改革,包括上述经营范围的扩大和邮政信函专营权;但国家有关部门则会提出让其先进行彻底改革。假如这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邮政改革的时间表可能就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本报记者 郭冬颖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邮政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