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地产中介再爆丑闻 “北京立天基业”神秘蒸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 07:04 北京晨报

  “坚石”事件的阴影还没散去,近日,又有部分业主反映,一家名为“北京立天基业”的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也神秘“蒸发”了,其手段、伎俩和“坚石”如出一辙。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立天基业突然“蒸发”

  家住西直门外的赵先生于2003年9月5日与北京立天基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立天基业”)签订了一份合同,把位于西直门南小街的一间44平方米的楼房以每月1550元的价格委托立天基业西直门分部出租。

  赵先生说,2003年12月中旬,他到立天基业西直门分部去退多交的电视费时,发现分部已经没有人了,门上贴着一张纸条,留了个手机号码。他打通电话,接电话的人告诉他:“公司同事都出去玩去了。”过了一些日子,手机也打不通了。他再去西直门分部,发现一片狼藉,工商人员正在往外搬运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到本市门头沟区新桥南大街立天基业的法人住所询问情况也无结果。赵先生得知,还有多人在投诉立天基业。

  2004年元月初赵先生到北京工商信息中心去查询发现该企业名称、营业注册号和住所都没有变,法定代表人却由王××变成了冯××但仍然联系不上。2004年1月6日,赵先生到法院申请立案。

  记者近日在位于新德街的立天基业西直门分部看到一楼的指示牌上还写着“北京立天基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字样,二楼办公室却是“铁将军”把门。门卫告诉记者,这家公司2003年11月份就走了,走时也没人知道,现在还欠一个多月的房租,已经有十几拨人来找过这家公司了。

  赵先生和其他部分业主提供了该公司总部的所有联系电话,记者拨打后也发现这些电话不是欠费停机,就是空号。赵先生希望有更多的受害者能够站出来,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高进低出手段低劣

  根据赵先生的介绍,部分房主于近日约见了本报记者。

  戴女士将自己的一套商务房,于2003年11月6日与立天基业朝阳区分部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委托租赁合同,租金为每月6800元。根据合同约定,立天基业两年共扣除两个月的中介费。2004年1月1日前开始向房主交纳房租,按季度付款。后来戴女士发现,房子被以每月6000元的价格出租给了别人。她立马找到业务员,要求做出解释。去年12月中旬,戴女士再次打电话去联系房款事宜的时候,发现电话不是停机了就是没人接听。她到立天基业朝阳区分部询问,却发现那里已是人去楼空。

  另一位房主白先生也反映,他是在立天基业公主坟分部办理委托租赁合同的,租期从2003年6月到2004年6月,立天基业按月付给他房款。后来立天基业告诉他,从2003年12月21日开始将改为按季度付款。2003年12月10日,他突然发现电话要么是打不通,要么是没人接,两个业务员也联系不上。“打谁谁不在”,白先生告诉记者,其间有一次他打通了一王姓业务员的电话,听声音就是她本人,接电话的人却说是王姓业务员的同学,并且告诉他王业务员不干了,两个月前就回家了。白先生告诉记者,是该中介高进低出、打时间差把他给坑了。

  “我不忍心赶他们出去”

  张女士2003年8月初和立天基业朝阳区分部签订了房屋代理委托合同。当年8月底,她给该分部打电话时发现一直没有信号音,没办法,她只好找上门,却是“铁将军”把门,门上贴了手机号。张女士按照电话号码接通了分部业务员的电话,他告诉张女士,说公司里的人都出去旅游去了。张女士当时也没放在心上。9月初,她再次打电话,手机也停了。到电信局一查,被告知座机也因为欠费早停机了。她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就和房客一起找到立天基业的门头沟总部,那里也已是人去楼空。

  张女士告诉记者,租她房的夫妻俩都下岗了,男的生病,就靠女的每月800多元钱维持生活,还有一个男孩正在上高中。也就是为了这个孩子上学,他们把自己原来的房子出租了。而为了能便宜一点,他们一下就交了一年的租赁费用。张女士痛心地说:“他们目前这么困难,我也不忍心赶他们出去啊。但我的损失又由谁来承担呢?以后大家要多长个心眼啊。”

  房客把房主告上法庭

  北京某学院的学生张某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同学共8人于2003年7月18日与立天基业紫竹园分部签订合同,以每月1500元的价格租下了万泉河附近的一处房子租期一年。今年初,房主突然通知他们元月5日必须搬出去,说立天基业元月没往她的银行卡里存钱。他和同学赶快去立天基业紫竹园分部了解情况,但是该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了。

  于是这些学生就与房主交涉,房主还是要求他们必须在元月8日搬出去。元月7日晚,该房主先后两次拨打110请警方协助让学生腾房,并要求警方登记他们的身份证号。张某认为,他们与立天基业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房主的做法让他们受到了损失,于是1月中旬把房主告上了法庭。这些学生认为,房主和房客都是受害者应共同联合起来找到中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记者随后从房主张女士的母亲那里得知,她家和立天基业签订合同以每月2100元的价格出租房屋,并且签了一条附加款:若她们未能按时收到立天基业的房钱,她们有权收回自己的房屋。

  社会呼吁齐抓共管

  中介跑了,房客把房主告上法庭,这已不是新鲜事了。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事件和在此之前的“坚石”事件可以说已为房地产中介的诚信问题敲响了警钟。如果让这些害群之马继续为所欲为,那么房地产中介的日子就都不会好过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行政部门提高进入“门槛”,出台相关管理、监督法规显然是不够的。针对目前房屋中介领域普遍低诚信的现实,除了行政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更应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齐抓共管,使该行业在各方的监督中强制性地建立管理规范、供求信息对称、操作透明的运作体制,必要时甚至还可以实行暂定服务价格,以使该行业在这个需求极大的市场里真正承担起服务功能。 实习记者 群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地产中介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