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大中华区CEO:投资中国港口的春天来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15日 07:4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蒋培宇 青岛报道 再一次踏足青岛,再一次重温激动人心的时刻。苏恩深这位声音洪亮的北欧人,作为丹麦AP穆勒-马士基集团(以下简称马士基)大中华地区首席执行官,在1月9日青岛举行的“三国四方合资公司(QQCT)开业典礼”间隙,一谈到投资中国港口,便爽朗地笑着说:“你所说的投资中国港口的春天确实已经来了!” 苏恩深所言非虚。“十五”以来,全国沿海港口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大连港宣布投资280亿元,天津港也投入280亿元,秦皇岛和上海港等港口的投入也以十亿计。在港口的投资热潮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资金紧缺问题摆上桌面,外资由此找到进入的通道,尤其是近期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在合资中外资可以控股港口码头,更使外资大规模进入的身影愈见清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上海港,成了外资群雄逐鹿之地,和黄、马士基、新加坡港务局等大鳄轮番登台亮相,以求在第一时间内划分出中国航运市场新势力范围。 外资看中的是中国航运市场尤其是集装箱业务的含金量。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2004年1月11日举行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国2003年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0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 这场角逐自然少不了马士基。苏恩深透露,目前马士基在中国投资了5个码头,包括青岛、上海、深圳盐田、大连和台湾高雄。仅在去年,马士基就完成两个大的动作:7月末与青岛港、英国铁行集团及中远集团合资前湾码头项目,占20%股份;12月5日在上海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合资外高桥四期集装箱码头项目,占49%股份,两大项目总投资额估算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外资中绝无仅有。 1月9日,就马士基的在华投资和中国港口投资的相关问题,苏恩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加大对中国码头的投资 《21世纪》:马士基为什么选择投资青岛港的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项目(QQCT,与青岛港、英国铁行和中远集团合资的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编者注)?你如何看待围绕青岛港的山东腹地? 苏恩深:我认为青岛港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各种运输方式便捷,山东不仅仅在基础设施上发展得很好,有铁路、公路等,方便山东的进出口商,而且使青岛港的腹地不断向外延伸到其他省份。青岛港的董事局主席常德传早先已经把整个中国都作为了青岛港的腹地,事实上QQCT的货源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来自其他省份。 青岛港地理位置比较优越,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西部的货源会越来越多汇聚到青岛来。加上青岛的海关和政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口岸环境,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青岛港的腹地环境有相当好的条件。 我们比较看重青岛的投资环境,已经很长时间参与到QQCT的投资中,现在我们的投资项目已经开业了。 《21世纪》:除了QQCT项目,马士基集团在中国还有哪些投资? 苏恩深:马士基服务中国海运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只在太平洋战争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所中断。马士基在中国有码头、航运等多处投资业务,码头投资共有五处,包括青岛、上海、大连、深圳盐田和高雄,还有物流、多式联运等方面的投资。 在青岛可能你已经注意到,马士基有一个集装箱生产基地,专门生产冷藏箱。这家公司是马士基在中国一个比较大的投资项目,同时在去年的中国外资投资榜上也是有名的。 另外我想提一点,马士基也是中国商品的采购大户,主要从中国购买船舶,是中国船舶的最大购买者。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从中国购买船只40余艘。前一时期在哥本哈根我们刚签了一项大的合同,从大连造船厂进口了三艘大的油轮。 《21世纪》:和在中国的外国码头投资公司相比,马士基有哪些独特的竞争优势? 苏恩深:首先,马士基作为世界最大的船运公司,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码头营运公司。我们既是码头的客户,也是码头的操作者。所以我们能从客户的角度知道我们的客户想从码头获得什么样的服务,因此我们的码头就能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服务。这在世界上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组合。所以我们相信,马士基会对中国的码头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另外就是员工和管理模式。开业典礼会上其他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马士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认为是两点,一个是马士基的员工,一个是马士基整个的管理模式。我们十分注重人的教育和培养,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之一。马士基在全球有大量业务,在各地广泛雇佣员工。我们的标准就是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我们目前有50多位中国籍员工在中国以外的船公司从事业务工作,其中30多位还是领导。马士基看重的是人才而不是国籍,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丹麦人,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人,我们都会让有才能的人发挥特长。现在马士基让中国最好的员工对中国的码头进行管理,相信对中国的码头会做出贡献。 《21世纪》:我们注意到,马士基的合作伙伴英国铁行集团近期在福州考察,表示要与当地港口合作,你也在中国四处考察,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中国近期出台的有关规定表明,外资在与地方港口的合资合作中,可以控股地方港口。这是否意味着外资投资中国港口的春天已经来临? 苏恩深:你说的这种春天确实已经来了。马士基码头公司在中国的经营,仅仅去年一年就做了两个大型的投资,一个是在青岛的(前湾集装箱三期码头项目)投资,一个是在上海的(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投资。对我们来说,做出这样大量的投资,不仅有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也有中国市场的改革因素。在中央政府、省政府和市政府的配合之下,相信不仅外国的码头投资公司,还有中国的码头投资公司,都会加大对中国码头的投资。 建立健康的竞争关系 《21世纪》:马士基去年在青岛和上海分别进行了码头投资,但上海和青岛相隔较近,势必形成竞争关系。对此有什么对策? 苏恩深:每一个码头都有它自己的内部腹地,青岛港有它的内部腹地,上海港也有它的内部腹地。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内部腹地会有一些重叠。这就要依赖于各个码头以市场的管理方式来运作,看怎么样吸引到客户。青岛这边,主要依赖于它们的管理者吸引客户,上海也是一样。但我们相信,(马士基投资的)这两个码头之间的竞争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竞争,而且这种竞争会帮助中国经济的发展。当然,船和货怎么走,最后由航运公司来决定。 《21世纪》:中国的港口都是国有企业,都有很深的政府背景,政府在合资决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外商在港口合资谈判中,没有处理好同政府的关系,导致合作失败。马士基是怎么处理这一问题的? 苏恩深: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我们在中国投资,跟当地市政府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地方投资,投资策略是应该跟当地政府达到双赢的结果,这是建立在与当地市政府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如果双方不能达成高度信任,马士基不会在当地进行投资。所以我们希望能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在各地的投资达到与当地双赢的结果。 《21世纪》:尽管外资已进入中国港口,但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难题,就是现在有部分赢利性强的港口,由于不缺资金,不愿与外资合资,因为怕肥水流入外人田,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很难进入。马士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苏恩深:你所说的赢利性强的港口,像常德传主席领导下的青岛港,它也吸引了外资,而且是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因为各地的港务局都知道,吸引了外资,不仅仅是吸引资金,还吸引到更加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所以,我们加入到这些优良的港口中来,只会使它的利润增大,而不会减少它的利润,因为整个港口的利润基础的蛋糕增大了。 实际上,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也意识到,我们加入进来,不仅仅是一个利润方面的追求,同时也考虑能给当地政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比如效率,能够给当地港口带来什么,比如资金、技术还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