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文姬)昨日,记者在全国酱油工业发展论坛上获悉,中国酱油行业通过协议,同意制订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的三氯丙醇含量标准,限定有毒物三氯丙醇含量为0.02毫克/公斤。业内估计:这一判定酱油合格与否的强制性内容,将令中国近50%的企业面临一次准入洗牌。
酱油三氯丙醇严重超标
曾在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工作多年的广州市万健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克强透露:一些手工作坊式的企业所生产的酱油,三氯丙醇含量严重超标。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理事、我国酱油标准起草人之一鲁肇元说:“不少企业生产的酱油都含三氯丙醇。三氯丙醇超标的酱油,不仅不能出口,在国内市场也该受到控制。”
据悉,三氯丙醇是一类公认的食品污染物,国内外毒理数据显示它具有致癌作用,并造成肾脏和生殖系统损伤。三氯丙醇产生于工艺水平不合格的利用浓盐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加工过程中。食品工业中利用这种富含氨基酸的酸水解植物蛋白液作为一种增鲜剂,添加到酱油、蚝油等调味品中以增加其鲜度,从而造成了上述食品的污染。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常务董事杨科庭介绍,单纯利用传统微生物发酵工艺生产的酿造酱油一般情况下不会含有这种污染物。正因如此,不少企业用配制酱油冒充“酿造”酱油。
相关标准有漏洞
香港李锦记集团代表表示,在酱油业尽快执行三氯丙醇含量标准有利于产品出口。早在1999年10月,欧盟在对从中国进口的酱油进行抽查时发现,有5个厂家的酱油中三氯丙醇含量超标。这之后,我国及时制定了有关酱油的国家、行业标准。
然而,2001年颁布实施的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三个标准中,仅仅在配制酱油的原料———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标准中对三氯丙醇含量做了强制性的限量规定(1毫克/公斤)。
由于国内三氯丙醇含量过高的产品是以酱油而非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产品形式出现,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即使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三氯丙醇超标,也无法确切判定其产品为不合格。许多急功近利的企业,瞄准该标准的空子,为降低产品成本,往往在配制酱油中大量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充当成配制酱油。“一公斤酱油才卖0.2元,盐水般的价格。”
佛山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代表范镇基认为,执行三氯丙醇标准有利于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