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引发了对煤炭、燃油等相关能源短缺问题的讨论,这使得12月25日开幕的2004年度全国煤炭订货会显得格外引人瞩目。据悉,这个订货会召开的时间长达一个月,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具体的成交结果出来,但到会的许多需要煤炭的企业纷纷表示,这将是煤炭企业行业地位转变的重要标志,因为电荒引发的煤荒问题,抬升了煤炭企业的地位,扭转了既往“电媒顶牛”、煤炭总处于下风的局面。
煤企扭转被动局面
据悉,2004年的煤炭订货会盛况空前,除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领导外,参会企业数量和到会人数实际超过去年,而煤炭消费企业更是参会踊跃。
“这次订货会我们肯定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今年煤炭资源比较紧俏嘛,最紧张的应该是电力的人,电荒的压力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某地区矿物系统的参会人员表示。
一些证券公司致力于煤炭行业研究的分析师认为,“也许2003年度订货会上暴露的问题会在这次会议上得到解决。”根据当时有关媒体的报道,去年在长沙举行的2003年全国煤炭订货会上,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在占全国煤炭订货总量50%以上的电煤价格方面始终相持不下,以致有些采购计划无法落实。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力企业所出价格不符合煤炭企业普遍希望提升价格的需求。过去几年间电价在上涨,但煤炭价格没有能够与电价连动,反而下降。
西南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认为,在以往“电煤顶牛”的事件中,由于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相比,在公司规模、经营实力和产业地位上都处于下风。
根据今年12月中旬全国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会议上发布的资料显示,截止到11月底我国煤炭产量超过14亿吨,同比增长21%,有预测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总产量可能超过16亿吨。尽管这个数据已经让中国成为第一大产煤国家,但是这些产量却是2.8万家企业生产的集合,平均每个企业的产煤量不到7万吨。我国煤炭工业产业集中度低,产量在3000万吨以上的四家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兖矿、大同和开滦,市场占有率不到14%,而美国相应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40%。该分析师表示,这一次电荒的爆发,将所有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到了“电力”问题上。电荒给缺电地方政府带来了政治压力,政府又将这个压力转加到电力企业身上,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电力企业毕竟承担着社会责任。而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无形中提高了煤炭企业在双方谈判中的主动性。
与会人员发现,尽管订货会刚刚开始,但很多电力企业早就对煤炭企业发动公关攻势。这与往年煤炭企业主动去找电力企业的状况大不相同。
集团化增加谈判筹码
根据沪深港股市上各股的表现,煤炭板块股票涨幅超过电力板块,有业内人士笑称:煤炭企业势头压过电力企业已经先在股市上演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某四川煤炭企业的参会人员表示,“因为煤炭企业已经开始自发地规整企业,加速集团化发展,提升公司实力有利于增加谈判砝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濮洪九透露国家计划“培育8到10个生产规模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构建4到5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亿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这些集团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应该达到60%以上。”
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消息称,我国计划近几年内至少投资3000多亿元,培育一批大型煤炭骨干企业,改变目前煤炭企业过多过小的局面。同时国家计划对煤炭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据了解,内蒙古要从明年起开始建设7个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煤炭基地,陕西省也规划将今年的煤炭产量由8千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2.5亿吨。
订货会刚开始,就传出了一条令煤炭企业兴奋的消息:国家将从2004年1月1日起,每吨煤价格上浮1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初煤炭企业的收益与成本问题,也刺激了煤炭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煤企扩产“骗局”
但有专家指出,包括大同和神华在内的这些大型煤炭企业的重组虽然宣称开始,但目前所进行的工作无非是将原来地方性的小煤矿通过政策性指令进行合并,要真正地实施扩产规划,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在扩产方面实施的主要措施是复产。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在1998年到2002年期间,全国没有开新的矿井。相反由于市场、安全等多种原因关闭了许多矿井。但现在各大煤矿都在进行复产验收,以中国产煤大省山西省为例,根据该省煤炭工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最近五年,山西省取缔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六千多座,淘汰落后产能一亿多吨。而现在山西正在紧密锣鼓地进行煤矿复产验收工作,据悉复产率到今年年底可达到70%以上,复产矿煤炭生产能力计划达到90%左右。
有专家认为,表面的生产繁荣并不能保证解决电力缺煤的难题。国内前一段所说的“用煤紧张”,被媒体误读为“仅仅是整体量的匮乏”,事实上,还包含了个别煤种的紧张。尤其是钢铁厂所用的焦煤,目前许多煤矿企业重新复产,很大比重就是针对着焦煤而来。因为煤的再次红火并不是仅仅因为缺电。中国钢材、建材、化工等行业发展的加速,才是煤需求大幅增加的真正原因。一度被人认为已经被边缘化的煤炭企业自己也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一个发展的机会,尤其是钢铁业的复苏。国内重点钢铁企业重钢集团、太钢集团……都一度由于缺煤而面临部分停产。
据某电力公司人员透露,以山西省为例,所有电煤合同完成率已达到110%,而其他产业供煤合同的完成率更高,有的地方超过130%。更重要的是,煤炭企业在与钢铁、建材和化工等企业的交易谈判中所处的地位更主动,而且利润空间更大,而且这些产业相对电力更市场化,贷坏账相对更少。
针对这一问题,山西省副省长靳善忠在订货会上特别强调,“各单位顾全大局,讲究策略,把握形势,积极应对,密切配合,统筹组织好这次煤炭订货工作。……一是要正确看待国家上调电价与提高煤炭价格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量和价的关系;三是处理好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关系;四是处理好电煤和其他煤种的关系;五是处理好省内省外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六是处理好眼前利益跟长远利益的关系。”
煤企争得主动
但一些电力从业人员并不认为靳善忠的讲话就是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保证,“尽管国家有关单位都做出了一定的表示,但毕竟这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政府只能起到建议和协调的作用,是否执行还在于企业对于自身的定位。”这一说法被认为说出了此次电力参会人员的共同心声。
“如果电煤得不到保证,就不能保证个人的正常生活与企业的正常运转,失去了用电的主动权,‘电老虎’横行,难保带来个人或企业的损失。”一位社科院的法学专家认为。煤价的提升也影响了电价,在这次订货会上,政府有关人士透露,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对全国省级以上电网调度的燃煤机组上网电价一律提高每度0.7分钱(含税),用以解决2003年/2004年度煤炭价格上涨对发电成本增支的影响;对于终端消费市场,工业用电每度将上涨0.8分钱。
“国家当初分拆电力公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形成竞争降低电价,但分拆一年后的结果却是进一步提价,似乎有些事与愿违。而且提价平衡了煤电之间的矛盾,却加重了用电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而事实上,这个方案是不是真的能解决现在的‘电荒’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
“用电是国家大事,在现在完全市场化的局面并没有真正形成的过渡阶段,国家有责任来统一协调这个资源调配的问题。”国家电力投资公司的一位高层表示。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卢轶男
记者观察煤业大兴土木就能“救世”?
“重庆市永荣矿务局很多人都转移到万盛去了,因为永川、荣昌一带的煤已经开发殆尽。”一个在永荣矿务局工作了20年的老员工告诉记者。
永荣矿务局是重庆市内最大的市属煤炭企业之一,早期直属煤炭部,80年代末下划到四川省,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后划归重庆市管。
“早在90年代中期,这里的好些矿就已经不能再往深里挖了,因为可以用的煤已经挖得差不多了。现在重钢又大炼钢铁,大量需要煤,这里重新复产的地方都是原来的小矿井。新的煤源在万盛,但那里的煤资源跟荣昌的相比不是一个档次。”老员工说到过去挖出的煤,眼里满是自豪。
国家能源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表示,中国从有工业以来,煤就是最重要的动力能源之一。
尽管中国煤资源丰富,但并不意味着用之不尽。像永荣矿务局这样面临优质矿井枯竭、需要重新开发煤源的企业还有许多。
包括山西这样的产煤大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是整个中国煤炭产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根据国家有关统计机构数据显示,中国70%的发电量来自火电,钢铁、建筑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重了煤炭业的负担。
据悉,今年1-10月,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6.5%;冶金行业生铁产量同比增长19.19%,钢产量同比增长22.02%;建材行业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6.5%;焦炭产量同比增长20.86%。主要煤炭消费行业产品产量都在大幅度增长。
能源经济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员表示,“电荒”引发了“大挖煤”运动,也埋下了一颗能源地雷。
链接煤炭产量16亿吨居世界首位
中国煤炭今年产量预计将达到16亿吨,居世界首位。但目前中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产煤国家煤矿事故死亡总数,安全生产形势仍相当严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介绍,去年全国煤炭产量近14亿吨,今年16亿吨的产量已经达到了原先规划中2010年的水平。其中,电煤8.26亿吨,比去年增加近1亿吨,而往年电煤每年仅增加3000万吨左右。濮洪九分析,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大。到2020年,国内煤炭需求将在20亿吨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