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志:中国小钢铁企业为何能遍地开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3日 10:17 《经济》 | ||
文/本刊记者王铮 在灰暗中闪烁出民间创造性的耀眼光芒,但如何在清白的地带找到一条发展壮大之道,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钢铁市场的持续火爆,打倒小钢铁的口号声又开始不断高昂。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钢和钢材产量已达1.7亿吨,在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1.6%和19.4%,并且目前在建的钢铁项目增长70%,完成投资增长了1.4倍。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警告说,钢铁、汽车等行业重复建设的情况有所加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的《入世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投资过热深度分析报告》也指出:“从钢铁行业来看,很多小企业确实存在盲目投资现象。” 自10年前开始,打倒小钢铁一直是中国政府与学界持之以恒的口号,小钢铁被认为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的典型代表。小钢铁总是被描述为追求短期效益、浪费资源、苟延残喘的一些小工厂。 不过小钢铁厂们有自己的生存哲学,他们以不同寻常的方式顽强成长,生机勃勃。现在这个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群体对指责声依然装聋作哑,它们竖起耳朵倾听着的是来自市场的声音,正纷纷准备大干一番。 陕西一家准备并购陕西一家国有钢铁厂的民营钢铁公司,自去年开始并购谈判,一度由于价格问题陷入僵局。今年10月份,这家民营公司突然松口让步,接受了这家钢铁厂开出的条件。“主要是看着钢铁形势今年大好,他们可能要立即投资。”钢铁厂宣传部门一位负责人说。 湖南冷水江的民营钢铁公司博长公司明年的规划是,将新建450立方米高炉,新建1万立方米制氧机作为炼钢的配套项目,建70吨转炉。 《经济》杂志还调查了山西、陕西、浙江等地的民营钢铁公司,他们都表示,明年毫无疑问将追加投资。 小钢铁的幸福生活 长青金属制品公司位于湖南冷水江市禾青镇。那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门旁的值班室则干脆连门都没有。你如果要找寻这个钢铁厂的招牌,得用视线极力搜寻,才会发现它孤零零地挂在一幢废弃的小楼的二层,而且字迹因为风吹雨淋已模糊不清。 事实上,不少民间的小钢铁厂都是以这种形象示人。 但是与黯淡的外在形象形成对照的是,人还没走进工厂,远远就能听见轰隆隆的巨大机器声响。 这个厂1992年成立。现在的家当是:一个10吨和一个15吨的电炉,全自动连铸生产工艺,职工200多人,占地大约30亩左右。如果按照官方的标准,它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钢铁厂。 它的成绩是,去年产值为6000余万元,年产螺纹钢3万-4万吨。至于利润,据说连它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门都没法弄清。但在这个小工厂工作的普通职工的平均工资每月是800元至—900元,地位稍高一点的职工每月有2000元,几个技术人员比如说专业要求较高的电工,则达到了4000元甚至5000元。 对当地被不时拖欠工资的乡镇公务员来说,钢铁厂的工资水平实在是令人艳羡的。 博长公司是湖南冷水江市最大的民营企业。去年5月份新成立,当年8月投产,注册资本4180万元,年生产能力50万吨螺纹钢。今年的产量已经有32万吨,至今年10月份已全部收回投资,利润是4300万元。至年底,利润将超过5000万元。 据博长公司提供的具体数据,今年螺纹钢最高售价是每吨3350元,从去年10月算起,螺纹钢每吨的上涨额是900元。 博长公司监事、企管部副部长龚国辉用当地话形容产品的畅销程度是:“落地不沾灰”,意思是说,产品一出来,马上有客户提走。据说在博长公司门口,每天有客户等着提货。“有钱还买不到,一般都要收预付款。” 龚国辉说,公司有310名职工来自该市一家国有钢铁企业的下岗职工。这一点让博长在当地深入人心,政府喜不自禁。博长不但减轻了政府解决就业的负担,而且增加了政府的各种税费收入。 很有性格的企业 “我们是来自福建的农民,不会说话。”对《经济》杂志的采访要求,负责接待的人说李廷玉出差在外,对于任何采访“不需要,没必要”。 “这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企业”,当地人评价说。据说工厂的一条规定是,外来的人一概不能进。“就是我们去他们厂里,都要事先通知,得到他们的同意才行,所以基本上很少去。”禾青镇政府办公室的一位人士说。 禾青镇企业办主任肖铁山说,如今镇政府企业办对长青公司的管理真可以说是达到了“无为而治”。但很有意思的是,长青公司很注重和所在村、组的关系,为此长青公司可没少花费,比如修路和建学校。长青公司还将自己的装卸业务转交给村里承包,每月村委会增加收入大约是2000元左右,而且从不拖欠职工工资。 长青公司在经营方面让人惊奇的地方也有许多。最经典的两个故事是:一是从来不贷款,从来不引资,仅有的几个股东不是李廷玉的亲戚就是他的兄弟。并且这个公司的经营往来从头到尾只认现钞。“有人开支票给他们,他们说不认识。”肖铁山说,“支票、转账、汇票没有听说过,宁肯价钱低一点,也要现票子。” 其二是,该厂有一个让人不解的规定,就是职工必须每天晚上11点准时回厂宿舍。周末也是如此,否则课以重罚。据说李廷玉的一个小舅子超过11点回厂,就没有叫开门,第二天被罚款1000元,没有情面可讲。 很多人对长青的种种做法难以理解,“真是农民,一点都没错。”不过,长青公司的一些经营战略却很有见地。比如,公司对于技改毫不吝惜,1998年在钢铁市场低迷时,投入2000多万元把低等级的地条钢改为螺纹钢,去年下半年,又把工艺从横铸改为立铸再改为全自动连铸。 “今年他们刚征了5亩多地,投入了800多万元搞技改。”肖铁山告诉《经济》杂志说。 灰色生存 长青公司1992年建厂至今,据说生产形势一直都比较好,甚至在钢铁行业低迷时也不例外,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长青公司建厂之初,生产设备是两台0.5吨的小电炉,生产的产品是一种俗称为“地条钢”的东西。就是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熔化而生产的钢材,在生产中根本不能有效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通俗而略嫌粗糙的说法是,“把收集来的废钢铁用炉子烧一下就成了。” “质量是完全过不了关的”,当地一位官员说。有人夸张地形容“地条钢”中最细的“六码丝”说是“可以用手掰断”。但奇怪的是,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并没有把“地条钢”列入淘汰产品名录。 然而,长青公司从来不愁产品没有销路,“地条钢”如此,后来生产的螺纹钢也如此。这个钢铁厂规模小,成本低,长青公司螺纹钢的定价比市场价低400元-500元。 同时,长青公司开拓性地采取“回扣”销售战略,对买钢材的单位基本上都给回扣。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回扣之风才刚刚开始兴起,长青公司这一招奏效,随后步步领先。 那时候长青的产品据说主要用在修补、新建马路上,“反正是踩在下面,质量要求本来不高”,一位当地知情人士说。 经过这一段时间积累后,大概是1998年前后,长青公司渐渐站稳脚跟。但这时候钢铁形势开始普遍低迷,同时国家加大整治小钢铁厂的力度,长青公司一时陷入危局。 在这种情况下,长青铤而走险采取“李鬼策略”。 在临近的地区有一个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涟钢,年产钢近200万吨。长青公司把自己的螺纹钢改头换面,冒充涟钢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不过,事情很快败露,受到湖南省技术监督局的查处,勒令关停。 眼看面临灭顶之灾,长青公司承诺立即投入搞技术改造,冷水江市政府部门也特地向上面打报告,为长青争取活命机会。上级政府考虑到其属于湖南规模较大的私营钢铁企业,而当时政府的主调是要保护私营企业发展,最终对长青总算网开了一面。 这次大难不死,让长青公司下了决心,一次性花了2000多万元改进生产技术。目前据说产品质量终于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的测试。而且他们的技改目前仍在继续。 博长公司则表现得更为优秀,今年6月已经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生产许可证。规模小一点的国有企业也未必那么快就能拿到。 博长公司还有更多的计划。看到在当地没有一家专为钢材而设的市场,博长公司已经投资800万元注册成立博钢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钢材贸易。贸易公司不仅销售本公司的钢铁,还代营其他钢铁厂。“至少可以辐射方圆100公里范围”,龚国辉说。 尽管小钢铁身上闪烁出创造性的商业精神,但小钢铁厂无法彻底刷新它的灰色面孔,其产品质量、对环境的破坏等一直饱受指责。此外钢铁毕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的融资环境中,这些民营小厂如何突破发展中的资金瓶颈,目前也没有太乐观的答案。对于小钢铁来说,如何在清白的地带找到一条发展壮大之道,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谭速成先生对本文有重要贡献,在此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