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
国庆之后,许多地区的粮、油、猪肉等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在数天内出现了10%以上的涨幅,这一1997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引发了种种议论,其中包括今天看来有些好笑的猜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信息的增加,虽然疑点仍存,但大致勾勒本轮农产品涨价的来龙去脉已经成为可能。
事实上,本轮农产品涨价早有先兆、绝非突然。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9月17日公布的8月调查结果就已指出,粮、棉、油、蔬菜水果,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涨,长期困扰农民的农产品低价局面出现转机。这份报告发布之时,棉花价格已经涨了半月有余。
到了10月中旬,几种大宗农副产品放量齐涨,随后,地方政府程度不同地介入,到10月底,城市农副食品的价格已经回落,部分粮食产区的粮价也有所回落。
可以初步判断,市场因素主导了本轮涨价,因为各种农产品的涨价均可以用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以解释。
棉价上涨,是因为江淮地区190万亩棉田绝收。与此同时,由于近几年棉纺织品出口旺盛,国内棉花需求飙升,棉花加工能力已经超过国内棉花年产量的3倍以上。
食用油价格上涨,一种言之成理的解释是国内油菜减产,致使菜油涨价;豆油,一半原料依赖进口,而主要的大豆进口来源美国今年大豆减产10%。
猪肉,粮价上涨导致饲料涨价,再加上SARS因素减少了存栏数量。
粮食,各方人士一致认为涨价的基本面已经形成———粮食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2000年以来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产量逐年下降、库存减少。此种背景下,今年继续减产的消息成了引发涨价的导火索。
目前尚不清楚各地的涨价发动者是何身份,但毫无疑问,只有独立市场主体才能自主定价,仅仅这一点,就已说明2001年以来以放弃国家垄断为主旨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在安徽的调查显示,市场主体(农民、国有和私营的粮食购销企业)一旦松绑之后回归市场,其触角就会重新变得灵敏,他们不仅准确预测到价格走势,并且迅速传导甚至放大了价格信号,这一点正好可以解释为何几天之内全国价格普涨———统购统销的年代从未出现过类似现象。
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问题在于,自由市场必然会暂时放大价格信号,从而导致部分消费者的非理性,加剧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而每到这个时候,基于对国际市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粮食安全的议论又会出现。
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计划经济解决不了“三农”问题,也无法长治久安地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决策层才在2001年重新选择了市场取向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如今又到了关口时刻,如何推进引起各方关注。
事实上,依然庞大的库存(2002年底全国粮食库存为1.8亿吨)决定了两三年内中国的粮食供应都不成问题,虽然近年来的减种减产趋势如果继续下去,两三年后的局面就会相当危险,但克服危险的手段绝不应当是国家垄断和价格管制。
中央政府对目前粮食形势的判断是清晰的,这一点从温家宝总理在10月28日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清楚地看出。他说,目前总体上粮食仍是供大于求,但从中长期看,我国人增地减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粮食问题始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到目前为止,对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中央政府采取了不干预的立场,在10月28日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度重申了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策。可以说,这是事关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和亿万农民命运的大事。抓住它,也抓住了深化改革的一个关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