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专家表示,中国金融业特征类似危机前的泰国,中国金融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分析与金融产品局局长王大用日前在一场资本市场论坛上做了上述表示,王大用曾在央行供职多年,熟悉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工作。
他指出,“中国金融业目前的所有特征,都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泰国的情形类似,发
生危机的概率在升高。”“再不下决心改革国有银行体制,也许我们将失去在稳定状态下解决问题的最后机会。”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不久前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今年3月末,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到24.13%,按照四大行3月末贷款79200亿元人民币计算,不良贷款额应为19100亿元人民币(4011亿新元)。王大用说:“这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剥离14000亿元人民币旧的不良贷款后新形成的。”
自2001年以来,各家国有银行大量发放长期贷款,在贷款到期、问题暴露之前,这些长期贷款基本上被当作正常贷款看待并报告,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真实的贷款风险水平。
王大用认为,如果在本届政府任期的5年内,还不下决心彻底改革国有银行的体制,很可能国家将不得不再次设法剥离其不良资产、补充其资本金。然而国家财政恐怕无力去背这巨大的包袱了。
他指出,中国银行业的情况非常类似当时的泰国。内部不良资产率相当高。“四大行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在45%以上,如果考虑短期贷款中有20%-25%的不良贷款也变成长期了,这样的长期贷款比例接近60%。按任何银行业经营的理论看,这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比例。但我们还在拼命扩张大项目,期限越放越长,由10年到15、20年,甚至25年都放。”另一方面,泰国当时开放资本市场,外国人可以进入投资,货币实现经常账户可兑换,两年以后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很快导致泡沫的崩溃。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同样面临着开放的巨大压力。“在巨大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如果在外汇管理上不做任何动作、改革的话,只靠嘴硬,硬不了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