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唤醒绿地意识 房产市场开打“绿地保卫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7日 07:00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万兴亚 还在北京非典肆虐日子,一封北京麦子店地区居民致国务院有关领导的信开始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在这封信里,麦子店地区的居民们以集体的名义要求政府积极干预,保护社区里的一块三角绿地。 麦子店地区居民要“保卫”的这块三角绿地在社区中心地带,被5座18层高的居民楼紧紧围住。绿地里,既有几十年“高龄”的大树,也有3年前栽种的300多棵小松树,居委会还在这里安装了休闲桌椅,供人们逗留休息。 今年4月26日,居民们得知,这块绿地将被铲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20多层高的商务办公大厦———海悦·名门。他们急了,尤其是经常在这里活动的社区内的老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同开发商大成房地产开发公司和施工单位展开了一场“绿地保卫战”。 “还我绿地” 社区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这块绿地是周围62座高楼里两万多居民仅有的一块“绿肺”。社区周围,还有亮马大厦、康华宾馆、盛福大厦、富丽大厦、三全公寓、朝阳公寓等一批高层宾馆、饭店和公寓。因而,社区人口密度非常高。 非典的爆发,将社区居民的绿地和容积率意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5月23日上午,在三角绿地的大树和休闲桌椅被施工单位铲除的同时,社区居民在海悦·名门的广告牌上贴出了“还我绿地”的字幅; 6月7日,社区700多居民签名,向开发商和社会发出了《抗击非典,保护生态,还我绿地》为题的呼吁书; 6月27日,社区居民们冲击了海悦·名门项目开工典礼; 6月28日、29日,居民们每天凌晨4时30分开始,陆续到施工现场的西大门外坐守,阻止施工; 6月30日至7月8日,居民和施工单位“对峙”,海悦·名门项目施工受阻。 其后,政府有关部门介入调解。 “感谢非典” “这还真得感谢非典唤醒了我们的绿地意识。”回忆起这场艰苦的维权斗争,社区居民张女士笑着说。 事实上,像麦子店居民这样积极行动起来,保卫绿地权益的业主越来越多。 不久前,北京玉阜家园的业主吴女士和其他40多位业主,先后将开发商海开房地产集团公司告上法庭。诉由之一是:玉阜家园的售楼人员在介绍楼盘时,提到了小区绿化率高达60%,而业主入住后却发现,小区绿化率根本达不到。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吴女士和其他40多位业主胜诉。 相比吴女士和麦子店居民,北京方舟苑业主们的维权“动静”更大。 方舟苑业主支晋介绍,自己在买房时拿到的售楼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小区共建‘诺亚广场’、‘觉潮园’、‘渔归园’3个主题绿地及多处辅助绿地”,而且在选购房屋时,购房人都知道方舟苑3期工程还要建3栋楼,在2期楼和3期楼之间是一片共有绿地。许多业主以更高的房价选择了靠近绿地的楼号、楼层和房号。 让方舟苑业主不满的是,开发商早已承诺的小区绿地、会所、国际小学、幼儿园、门球场、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在一期业主已入住五六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到位。而就在3期商品房工程已经动工后,业主们发现,3期工程已由原规划中的3栋楼变成了5栋楼。 “他们不仅要‘吃’了我们的绿地,还要凭空给多‘生’出两座楼。”支晋说。 为了“推倒”这多出的两座楼,讨还绿地,支晋等方舟苑的业主们做了几乎所有法律允许的维权行动:将40多辆后窗上写有“还我绿地”之类的维权标语的车队开上了长安街、同施工单位正面冲突、建立网上维权论坛、诉诸新闻媒体,直至上书北京市有关方面…… 据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方舟苑业主的维权“惊动”了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方舟苑三期多出的两栋楼已经被“冻结”。 房地产市场的“绿地保卫战”已经引起开发商的注意。新近开盘的总开发面积60万平方米的北京通州“蓝调沙龙”,将规划中的1万多平方米的绿化景观以及一条200多米长的动感水系及谷地雾状喷泉先期建成。该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东依通州区规划建设的最大休闲娱乐公园———翠景公园。按理说,我们可以不建公共绿地了,但是考虑到现在消费者对公共绿地的强烈要求,我们不仅建了这1万多平方米的大型集中绿地,而且是和一期楼盘同时建成。” 法律依据 业主们的“绿地运动”不只是北京一地。湖南、上海等地的“绿地保卫战”也轰轰烈烈。 北京市翰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维丁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几年来,因为绿地被“贪污”,绿化达不到宣传水平以及挤占挪用绿地的官司越来越多。这一方面和业主们的维权意识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发展有关。 吴维丁说,以前法院一般都把开发商在广告中的宣传看作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因而不能据此追究开发商的责任。但在今年6月1日开始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吴律师说,有了这个解释,就好办多了。 而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叶剑平教授把原因归咎为“信息不对称”。他说,无论是17位中科院院士和105位研究员联名给国务院有关领导上书,直指“万柳公司挤占公共绿地”,还是玉阜家园业主状告开发商虚假宣传绿地面积,都与业主“消费”住房时对购买的住房信息没法了解清楚有关。 叶剑平说,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政府规划部门,对住房将要或者已经发生的变化都应该尽到告知的义务,否则就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交易之前没有告知,就是有瑕疵的商品,消费者自然可以合法索赔和维权;如果交易之后再做变动,则是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因为,一旦交易发生,产品的所有权就发生了转移,关于产品的任何变动都必须获得商品所有者的同意。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叶教授认为,目前的业主“绿地保卫战”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开发商或售楼人员的有意误导或故意模糊,不告诉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真实情况,二是开发商或政府有关部门,临时破坏了产品的结构。这两种情况都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本报北京8月2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