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灼基:民营银行势在必行 最好吸引国家参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 11:30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日前,有市场传闻曾吸引众多人眼球的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已经陷入停顿状态,甚至有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高层对五套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均持否定态度。记者日前在2003年中国(广州)夏季期货投资论坛上,就这个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萧老表示不清楚目前五套方案的进展情况,但他认为,民营银行是有风险,但势在必行,不能“因噎废食”,要避免民营银行成为私人的“钱袋子”,就必须有合理的股权结构,不能搞“一股独大”。 民营不等于民有 谈到民营银行,萧老认为目前国内对此有很多误区,最突出的一点是把民营银行看成是私人银行。“银行是我个人的这个观点绝对是错误的。”实际上,与“民营经济”一词的产生一样,“民营银行”一词也是我国本土化的产物,理论上来讲,它强调的是经营形式,而不是所有制类型,“民营”不等于“民有”。 萧老把民营银行与上市公司做了一个对比,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之所以出现大股东占用资金,大量关联交易造成上市公司不堪重负,甚至“以身殉大股东”的事情,就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不合理,“一股独大”,同样,管理层如果不希望民营银行成为私人的“钱袋子”,股权结构一定要规范、合理,在一家民营企业控股的基础上,引进多个投资方,不要搞“一股独大”,尤其重要的是国家应该以参股的方式介入,银行不一定是国有,但“国家参股的民营银行”才是最好的民营银行。 融资不是最终目的 现在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急于进入金融业,像新希望、东方集团、德隆等在产业链上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我们很难指望民营企业的进入会对金融业的改革作出重大贡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会对金融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萧老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有部分民营企业认为手上有了一个民营银行,就等于有了随时往外掏钱的钱袋子”。而更多的民营企业并没有做好承担风险的思想准备,它们的目的只是在于寻找到融资的出路,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宽阔的金融平台和打造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 然而,按国际惯例规定,企业不能在自己参股的民营银行中为关联业务进行借贷,否则其内在的黑幕交易在所难免。萧老很肯定地告诉记者,民营银行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增强企业的知名度,获取金融利润。民营企业如果以同自己参股的金融业进行关联交易为最终目的的话,最终可能会同现在的日本一样,一旦遇到危机则会“全军覆没”。(记者 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