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险费率陡升 杭州湾大桥80亿保单争夺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6日 14:2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马斌 上海报道 在总保额仅约56.4亿、保险费率仅3‰左右的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爆出渗水事故(2003年7月4日)后,业界对国内重大工程险市场费率过低的指责甚嚣尘上。 作为世界最长(已建和在建中)、总投资额(计划)高达118亿元的杭州湾大桥,其保险项目在引得各家保险公司争夺的同时,业界更多的是一种期待:杭州湾大桥保险项目能否成为国内重大工程险市场费率的转折点? 2003年7月28日,在经历一年左右的接触后,杭州湾大桥工程总指挥部正式与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签署了《保险经纪服务协议》和《保险经纪经费支付协议书》。 事实上,围绕杭州湾大桥的巨额保险项目,经纪商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争夺早已开始。 80亿保单诱惑 尽管经纪合同迟到上月底才签,但江泰保险经纪公司介入杭州湾大桥的保险安排显然更早。 此前的6月2日,在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的介入下,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宁波市市长助理王勇分别与人保宁波分公司、太保宁波分公司、平安杭州分公司、华泰北京分公司和大众宁波分公司等5家保险公司签订了总保额近80亿元的杭州湾大桥工程一切险保险共保协议。 “除了施工单位的保险没有包含外,所有的工程保险都包括在这80亿当中了。”负责该项目的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张城称,“在工程招标后,保额还可能会上浮到100亿元。” 据悉,对于施工单位,招标合同中要求施工机具和人员强制保险,包括监理公司都要求强制保险。“没保险,你(施工单位)就不要来投标。” 知情人士透露,在共保安排中,人保宁波分公司和太保宁波分公司被确定为联合首席承保人,分别获得36%和35%的份额;剩下的29%被平安杭州分公司、华泰财产保险和大众保险宁波分公司分享,其中,平安占22.5%,华泰占5%,大众占1.5%。 经纪商全覆盖计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更早的时候,杭州湾大桥工程总指挥部曾经与各大保险公司分头谈过一年多,各保险公司也曾为前者筹划了专门的保险方案,但最终,大桥总指挥部选择了由保险经纪商介入安排的方案。 江泰方面称,在保险方案设计过程中,江泰主要考虑了杭州湾大桥特定的地理位置、气象、潮位、地震、风浪等因素,并吸取了上海大桥有关经验教训。 知情人士透露,杭州湾大桥项目最初的保额达118亿元。“总投资多少就保多少,一般保险公司都是这样想。风险最大的部分一定要保,而且保额一定要保足,投资多少就保多少。但在118亿元的投资里面,包括了灯光等附属设施,基本没有什么风险的,为什么要保呢?此外,土地征用费、企业管理费,也是不需要保的。”张城称。 此外,江泰方面还将保险责任有所扩大。知情人士称,杭州湾大桥把有关工程设计纳入保险范围内,在国内原先类似工程中,工程设计这一块大多是不保的。如果设计出了问题,(保险公司、施工方、设计方)谁都不承担责任,结果就是一旦设计出了问题,损失无法得到赔偿。张城强调:“杭州湾大桥(保险方案)肯定是全覆盖的,今后出了任何风险,保险公司都逃避不了(赔偿)责任。”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江泰方面在设计保险安排的时候,免赔额也大幅降低。据悉,杭州湾大桥的免赔额仅30万元,比东海大桥100万的免赔额下浮了很多。 “如果算上保险责任有所扩大,免赔额大幅降低及增加了工程设计保险,实际上杭州湾大桥保险总额被经纪公司砍掉的部分远远不止38亿。”知情人士称。 本报记者从有关知情人士处获悉,按照江泰提出的方案,向各保险公司招标后,原先6.8‰的平均费率,最终被降低到约6.3‰--但这一数字被江泰方面否认,并称具体费率不便透露。 在随后的采访中,一家参与该项目的保险公司向记者证实,杭州湾大桥工程保险费率为6.25‰。 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此次陆地部分的保险费率是2.0‰,涉及保费100多万;水上部分保险费率是6.25‰,保费4600多万,“加起来不到4800万。”张城解释称:“因为标的大,如果保险金额上浮到100个亿,(保费)将近有五六千万”。 保险商仍旧喊难 跷跷板的另一边,是保险公司的切身利益。 在经过保险经纪人对项目风险的“挑挑拣拣”之后,留给众保险商的是更大的保险责任和被减少的承保利润。“真正的压力还是在保险公司身上。”一位参与了杭州湾大桥保险安排的人士指出。 知情人士称,在分头算了一笔帐之后,有保险公司选择了退出游戏,比如天安宁波分公司(另据记者了解,天安宁波分公司后来又通过分保,取得了约5亿保额)。 但保险公司们纷纷感到进入杭州湾大桥项目压力大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保宁波分公司一负责人就指出:“像(工程设计这样的)扩展责任,以往都是另外收费的,但是在杭州湾大桥的保险安排中却涵盖在总的费用里面了。” 据悉,早前江泰方面称,如果国内的保险公司承受不了上述条件,江泰将在国际上安排再保险。但最终的结果是,80亿的保单在第一轮就被人保等五家保险公司悉数吃进。 “衡量保费费率高低,最重要的还是看相对应的风险和保险责任。”一家外资保险公司高层指出,“不同项目之间并没有多大可比性,但乍看起来,相比北京地铁和上海轨道四号线,杭州湾大桥的费率并不算低。”该人士透露,上海轨道四号线的费率大约千分之三,而北京地铁中保额30多亿,保费约800万,算下来大概也就千分之二多。 该人士向国内众保险公司的业务操作流程提出质疑。“外资保险公司通常在做类似的大项目时,首先要先向国际再保险公司询价,在拿到后者的确认后,才可以决定承保。如果拿不到再保险的支持,再大的项目,我们也没有办法做。”该人士称,“如果取得国际再保险商的书面确认,就没什么问题。可以先承保下来,然后统统分保出去,从中可以赚一笔手续费,并且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国际分保我们不干预。”张城说,“当时我们在做保险方案时,就避开了国际分保的高费率。国际分保肯定费率高,保险公司可以不向国际分保,但如果要去分保就得自己去贴费率。” 由于国内主要大公司都参与了杭州湾大桥的保险,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将不会有太多分保,但按照6.25‰的费率,在国际上应该是能够分保出去。 对于有关分保的问题,人保宁波分公司称,“肯定会分保,会由分公司的再保部与总公司会同决定。” 记者从人保宁波分公司亦了解到,有关杭州湾大桥保险项目,公司曾通过国内再保险公司向国际再保险商询价,慕尼黑再保险报的费率是7.5‰,法国一家再保险公司报的是1%。 对于保险公司是否会因此贴费分保的问题,人保宁波分公司方面称,上述报价应该是临时分保的费率,有别于各保险公司总部与国际再保险商定下的合同分保费率,“(国际分保)是不是会贴费不一定。” ·记者手记· 杭州湾拐点? 动辄数十亿的保险金额、上千万的保费收入--地铁、隧道、港口、大桥,保险商无不眼热。 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白花花的雪花银,另一端却是让保险商无从预料的种种风险--塌方、海啸、人员伤亡…… 美国的9·11事件,促成了国际保险市场价格拐点的形成,此后,国际保险市场重大工程险费率强劲走高。而同时期的中国保险市场却“一枝独秀”,此前国际再保险公司曾一再指出,希望中国保险公司提高费率,否则将得不到国际再保险市场的再保险支持。据报载,2001年11月中国人保曾以1600多万元中标深圳地铁保险,却被国际再保险商以价格过低为由拒绝分保。 总保额56.4亿元的上海轨道四号线事故不足以与9·11相提并论,而其后的杭州湾大桥80亿保险能否成为中国保险市场价格走出谷底之拐点,也是个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单纯评判费率高低无任何意义,但至少在外资同行看来,与先前诸多地铁、大桥工程相比,杭州湾大桥6.25‰的费率已经是一个“不算高,但也不是很低”的价码。而在保险商看来,国际分保也基本不成问题,尽管也存在贴费分保的可能性。 费率的含金量,是所涵盖的保险责任。在杭州湾大桥80亿天量保单的安排中,原先的一些承保惯例被打破:免赔额被降至30万;尽管是作为扩展责任,原先诸多保险公司不保的工程设计风险亦被涵盖其中。 原本,这种利益与风险的谈判,仅仅是保险商与被保险人的两人游戏,而保险经纪商的介入,两人游戏演变成三角关系。“保险经纪商代表投保人的利益,要让投保人得到最全面的保险保障。”保险经纪商如是说。保险经纪商交给客户的,是一份完全的保障,而这恰意味着,几乎所有风险事故,都要由保险公司掏钱埋单。 尽管声称“不是为了节约保费”,但不让保险公司白占便宜,又何尝不是经纪商本职所在?耐人寻味的是,在诠释保险费率与保险责任之间的关系时,保险商与保险经纪商又站在了同一战壕,都拿保险公司盈利模式说事,说承保业务可以不赚钱,只要投资赚钱一样可以补回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