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面积电荒原因:“垄断有理”论值得商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1日 07:42 中国青年报 | |||
记者 岳建国 8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谁是全国大面积电荒的罪魁祸首》一文,文章列举了全国用电负荷接连创历史新高、各大电网超负荷运行、全国大面积拉闸限电的紧急现状,并将其原因归结为这样3条:基础建设不足、煤电价格之争、规划决策失误。 其中,对于有人提出“缺电的根本原因是垄断”的说法,有关部门一位负责人说:“想一朝一夕打破长期形成的垄断确实很难,中间涉及太多的利益体。电力作为国家命脉产业,其市场化程度也不能与一般商品相提并论,供电这一块儿涉及国家安全,不能放开,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电力供应出了这样大的问题,这位负责人仍然在用“垄断难打破、垄断有理”论为自己开脱,实在值得商榷。 “基础建设不足”是谁的错?如果是电网建设不足,明显是自己的错;如果是发电厂少,与电网也有关系,因为发电市场虽然放开,但受没有放开的电网在价格等方面的制约,其他资本投资发电企业的兴趣不会太大。“规划决策失误”和“基础建设不足”属于同一个问题,只不过前者是后者的原因罢了。这里的“规划”不是经济指标,而是一种“计划”。垄断需要计划,计划产生垄断,计划出了问题,垄断也会出问题。这两点,都是垄断惹的祸。 至于“煤电价格之争”影响供电能力,也与垄断有很大关系。电力部门说,去年的全国电煤平均价格为136元/吨,电的燃料成本平均为0.08元/千瓦时,而按照新近确定的电煤价格,电的燃料平均成本将上涨约3.75%。但我们要问,电力部门的成本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谁都知道,垄断企业的成本管理都不尽如人意。比如,既然供电部门这样困难,职工工资为何远远高出企业平均水平? “想一朝一夕打破长期形成的垄断确实很难”,这话有道理,但前提是虚构的———公众虽然强烈希望打破电力垄断,但没有一个人期望“一朝一夕”就完成,只是对其几十年来改革步子太小不满罢了。至于“中间涉及太多的利益体”,更不是理由,改革的动机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各利益体之间的不均衡问题,而最大的利益体又是供电部门自己。电力不能放得太开是对的,但适度放开、在竞争中发展却是必要的。在一些发达国家,法律规定每一个城市至少要同时存在两个供电部门! 电力供应应该具有前瞻性,应经常保持盈余状态,这样既可应付特殊情况,又能提高服务质量,这是常识。从这次电荒看,作为依赖本国经济发展而生存的供电部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未来电力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是很不准确的,说明该部门没有一个科学、高效的预警系统和决策机制。这恐怕还是垄断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