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一烂尾楼”神秘易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1日 17:35 羊城晚报 | ||
据报,中诚广场被一家北京企业以9.24亿元收购,记者今早多方求证,挖出幕后新闻。 今早,有本地媒体披露,“广州第一烂尾楼”中诚广场已被一家名叫“金×”的北京公司以9.24亿元收入囊中,目前正在装修售楼部,完工后即可进入销售阶段。 1992年动工的中诚广场,是与中信广场同期的建筑物,在构想中更是与中信广场交相 中诚广场的高价位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港澳资金的炒作。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来自港澳的资金迅速减少。与此同时,国家的货币供给收紧。中诚广场由于资金问题,建设断断续续,到1998年10月才建到30层。 中诚广场“烂尾”后,广州中级法院、天河区法院、海南省高院甚至最高人民法院等,都曾审理过与其有关的诉讼案件。当时据透露,中诚广场所涉官司达300多起,大部分是小业主起诉开发商不能如期交楼。这些官司大多数是业主胜诉。中诚广场老板也曾放出风声,希望能够跟外部资本合作,但一直未有下文。 2002年,中诚广场进入债权登记阶段。广州中级法院刊登公告,要求中诚项目的债权人向四家拍卖行申报债权。后来,有消息传中诚广场将被拍卖,更传闻某集团希望以14亿元收购中诚广场,但最终没有真正实行。 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广州写字楼全面回暖,如果新开发商确实以9亿多元买下中诚广场,获利应该比较可观。 本报今天消息记者罗雄报道:中诚广场是否被北京一“神秘买家”以9.24亿元收入囊中?记者今早多方求证,各方说法不一。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此消息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因为此前广州地产界几大巨头都志在必得,但一直没有下文,今天突然冒出“神秘买家”,也不奇怪,地产界的大鳄不少。 记者今早请教市国土房管局一位人士。他说应该去向法院求证。而多次有意收购中诚广场的广州城建集团则认为,中诚广场不大可能被“私下收购”,最高人民法院就中诚广场诉讼案指定广州中级法院处理,目前债权登记似乎还未结束,中诚广场的命运应按司法程序进行。 城建集团人士称:“城建集团当年是中诚广场最大的合作伙伴,由于合作期间发现一些问题,才终止合作。因而城建集团一直是中诚广场最大的债权人。只是由于该物业债务关系复杂,城建集团才没有贸然接手。” 中诚是否必须拍卖? 中诚广场是否一定要通过拍卖来处理?对烂尾楼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广东法丞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尊波今早接受采访表示:不赞成用拍卖来处理中诚广场的问题,对待烂尾楼,应该更多地采取“打捞贷款”的方式,注入资金,“做活”而不是“做死”楼盘。 广东珠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卢跃峰也认为,到目前为止,法院仍有可能根据债权人的实际情况改变处理的方式,因为无论任何形式,最终都应从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出发,如果买主能够提供更好的债权人受偿方式,完全可以不通过拍卖而通过协议收购进行。“拍卖是需要成本的,首先要给拍卖行10%的费用,还有法院、资产评估、债权人大会等的费用,如果通过协议收购,可以节省这一部分开支。” 中诚到底值多少钱? 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中诚广场被盘活,以它的设计和配置,在今天也不落伍。所以,在其“烂尾”的几年中,不少地产界乃至其它行业的企业都对收购中诚蠢蠢欲动,但终因其产权不明晰、资产价值太高,致使没有一家企业有经济实力独资拿下。 据悉,有关机构曾对中诚广场作出10亿元的评估价,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久前的广东国际大酒店(63层)权益的两次流拍可以提供一个警示。作为每年赢利2亿元的成熟酒店,“63层”起拍价降至13亿元,仍一度无人问津,相比之下,中诚广场的优势在哪里? 不过,各大楼市中介的统计显示,眼下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附近写字楼的租金价格比去年9月以前上升了15%,空置率则下降至5%左右。写字楼有全面回暖之势。有行家更指出,像中诚广场这些标价甚高的写字楼,现在多数有价无市,想买也买不到。其原因是入世利好开始体现,大批跨国公司、有外资背景的企业陆续进驻。加上最近CEPA的签署,更多的港资公司意欲进驻内地甲级写字楼。 有业内人士估算,目前中诚要完成全部内外工程大约仍需要5亿元。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