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旋风席卷银行业 银监会给银行“全面体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07日 09:5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多年以来,银行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市场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银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近期,银监会、审计署、财政部全面出击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银行界的新闻特别多,一方面是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对四大商业银行的各种“检查”,另一方面是各种违规违法事件的频频曝光。一时间,银行业好似正在遭 在这场“监管旋风”中,从银监会、审计署,再到财政部,几乎该出手的监管部门都出手了。由于这场“监管旋风”来势迅猛,而且主要集中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时间,作为中国银行业“四大金刚”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一些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多年以来,银行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市场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银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加强监管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银监会给银行做“全面体检” 在今年上半年的各种金融新闻事件中,银监会的成立无疑是最受人关注的。今年4月28日,一块写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牌子在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3号门前悄然挂出。从这一天起,中国银监会正式开始履行职责。有着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的原中国银行董事长刘明康出掌银监会主席一职。 在人们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银监会的成立会对中国银行业带来何种影响时,这个刚刚挂牌的机构就迅速开始它的一系列行动。5月27日,银监会发布了一则消息说,近期正在部署对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非信贷类资产进行检查。 根据银监会的说法,此次对非信贷类资产的检查,目的是全面掌握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非信贷类资产的总体情况和风险状况,是否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准确核算各类非信贷资产,有无违反会计制度、乱用会计科目的现象;调查各类非信贷资产的风险损失情况,分析形成损失的主要原因。 紧接着,6月24日,银监会又发出通知,将对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表外项目和表外业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在解释这项行动的目的时说,近年来,商业银行为增强自身竞争能力,表外业务发展迅速,种类和交易量不断增加,潜在的经营风险有所显露。由于表外业务风险是银行整体风险的一部分,随时可能转化为表内风险,而且有些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潜在风险较大,为实现商业银行整体经营风险的下降,完善风险内控机制,必须在强化表内业务风险监管的同时,严格防范表外业务风险。 事实上,无论是对非信贷类资产的检查,还是对表外业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其实都不突然。银监会正式挂牌之后,就向外界透露过它正在布置四项现场检查,其中就包含对非信贷类资产现场检查和表外资产现场检查。另外两项是对贷款五级分类现场检查和特定贷款现场检查。 审计署紧盯国有银行 如果说,银监会的检查还只是出于“摸底”目的的话,那么,审计署近来的一系列行动就带有很强的查处违法乱纪行为的用意了。6月25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作审计工作报告时,以异乎寻常的坦直态度把建设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丑事”全部曝光。 建设银行被审计署揭出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隐瞒收入、盈亏不实、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二是违规经营,主要是违规放贷、违规签发及贴现承兑汇票、高息揽存和违规拆借。 审计发现,建设银行经营管理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违规问题,带来新的经营风险。主要是在个人信贷业务中,一些分支机构超限额发放消费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或虚假的消费贷款以及“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大量贷款被用于炒股、还债等。 审计署还抽查建行广州地区8家支行的楼宇按揭贷款,发现有10亿元是虚假按揭,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资金。如广东省汕尾市公安局某副局长,1998至1999年,冒用他人名义,出具虚假证明,骗取建行广州市芳村支行按揭贷款3793万元,有3270万元已无法追回,其中转入该副局长等人个人账户的2576万元全部被提取现金,去向不明。 至于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是财务管理问题。1995年以来,农发行总行通过虚列支出套取资金、变相融资收取高息等方式,私设“小金库”,累计金额达5736万元,这些资金的管理使用混乱,不少支出没有必要的批准手续和会计记录。1996至1999年,农发行总行以租赁的名义,委托一公司购买电子设备和汽车等固定资产,总金额9.2亿元,其中8.1亿元曾被挪用投入股市,进行股票买卖,所获收益去向不明,涉嫌重大经济犯罪。 这次审计,共发现建行、农发行系统经济犯罪案件线索52起,涉案责任人75人。 次日,建行即向新闻界作出表示,已经迅速查处整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自今年初以来已处理474名责任人。 建行一位负责人说,根据审计报告反映的21起经济案件线索,建设银行已处理8起经济案件,处理责任人39名;正在处理的7起;待处理的6起;对其中性质严重的原汕尾市公安局某副局长出具虚假证明、骗取银行资金的问题,建设银行追究了8名有关人员的责任,包括处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2人。 300名审计员秘密出击中国头号银行 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检查是最近几年金融审计工作的重点。从1999年开始到2001年,审计署就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第一轮全面的检查。从去年开始的是第二轮,建行和农发行首当其冲成为审计对象。 来自审计署的非正式消息说,今年的金融审计重点是工商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审计。这项行动据说已经部署完毕。 人们都知道,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的规模最大,资产总量占到中国商业银行国内资产总和的四分之一,其存款额也居全国商业银行之首。正因为如此,在本次审计进点前,审计署金融司、计算机中心以及参加审计的各特派员办事处,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基础工作,包括开展审前调查,了解工行的基本情况,收集、整理、编辑国有商业银行审计法规汇编,制定详尽的审计实施方案。 “我们已经组织了18个特派员办事处近300人深入各地开展工作,但是我们检查的范围绝不仅限于这18个地区。”审计署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总之这次检查是覆盖全国的。比如在总行查出某地有问题,我们就要继续检查那个地区,而不管它是不是在18个特派办之中。” 据这位工作人员说,此次对工行的检查重点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资产、负债、损益”。主要依据《审计法》,围绕控制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这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据透露,对工行的大规模审计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结束,具体的时间还要根据工作的进展来决定。至于在这次审计中会发现工行的哪些问题,现在还不好预计。 财政部:今年检查重点是银行 就在银行业遭遇银监会、审计署的检查之际,不久前财政部也发出了一个通知,决定于今年6月至9月中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会计信息检查。 这虽然只是每年一次的例行检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会检”检查的重点依次为金融业、建筑业、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同时,通过检查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延伸检查部分上市公司。 一位知情者透露,“金融业的检查重点是银行”。 由于此次会计检查的时机敏感,尤其是把金融业中的银行列为检查重点,使此番检查的意义不同寻常。 据了解,本次检查财政部主要采取组织驻各地专员办就地检查、就地处理的方式。检查工作结束后,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检查内容为被检查单位2002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以及所涉及的部分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被检查单位是否执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二是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按《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履行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等等。 财政部的会计检查与银监会的检查有所不同,银监会的检查更倾向于制度的检查,比如贷款程序是否合规,投向是否合理,与会计检查相比范围更宽,主要依据是《商业银行法》以及相关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财政部的会计检查依据是《会计法》,主要检查会计信息,但二者在银行不良资产的核销上有交叉。 此次财政部把金融业特别是银行列为会计信息检查的重点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测是,近几年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压力增大,虽然在总体上各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有明显下降,但这中间究竟有没有水分?相当多的人表示了怀疑。 监管旋风还要刮多久 从银监会的业务检查,到审计署的金融审计,再到财政部的“会检”,具体的目的不同,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孤立地来看,它们都是正常的监管行为。但这些连串的行动由于正好与不久前发生的“中银香港高层惊变”、“上海首富被查案”在时间上相前后,这就使得这些监管行动具有了内在联系的意义了。 “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比例比较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风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留给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的时间已经十分有限。”上任不久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面对中外记者坦率地说出了心头的忧虑,这句话或许也能解释高层为何重拳出击银行业的良苦用心。 实际上,这一系列的监管行动,都来源于今年2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工作的具体部署。这次会议强调得最多的一点是“加强监管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会议之后,一个专门负责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的政府机构----中国银监会很快就成立了。这个机构被赋予“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等职责。 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挂牌的当天就对外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内银监会监管工作重点是:促进银行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上文已经提到,银监会正在布置四项现场检查,除了对非信贷类资产现场检查和表外资产现场检查外,还要对贷款五级分类和特定贷款开展现场检查。而后两种目前还未开始实施。 而从审计署传出的消息说,审计署已经完成了对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划。按照审计署的这一“五年计划”,在金融审计上,今后审计署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重点,揭露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进国有商业银行审计方式,逐步实行联网审计,同时逐步加大证券保险和政策性银行的审计力度。 审计署还表示,为了更好的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将积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它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 至于财政部方面,虽然没有公布今后一段时间对金融业检查的计划,但从今年“会检”把金融业列为头号对象这一点来推测,其今后的对银行的检查力度肯定是越来越大。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来看,这场针对银行业的监管旋风不会很快消停,而目前也许仅仅是开始。(记者林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