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挤破乳业泡沫 专业人才奶源基地供不应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4日 07:43 北京青年报 | |||
汤计 刘军 专业人才、奶源基地、消费群体等要素不足以支撑我国乳业的急剧膨胀 被经济界人士誉为朝阳产业的我国乳品业,巨大的利润空间诱惑着外部投资大批涌入,业内巨头也开始瓜分市场,各方势力此消彼长。 粗略统计,仅伊利扩股、光明上市、新希望投资乳业,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等国际财团参股蒙牛,汇源、维维纷纷亮出资本牌等投资因素,就有近百亿元资金进入乳品产业。 然而,高速发展往往会遇到泡沫经济的陷阱。有关专家质疑:专业人才、奶源基地、消费群体等要素是否足以支撑我国乳品行业的急剧膨胀? -奶源基地泛起“气泡” 我国高速成长的乳品加工业与奶源不足形成了巨大反差。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牛奶总产量达1250万吨,乳制品产量较上年增长26%,液态奶产量增长66%。专家预测,5年内,我国乳品市场将保持15%的增速,液态奶的年增长率将达30%。中国乳制品协会发布消息认为,随着加工能力的迅速增加,奶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抓奶源基地建设仍将是各企业的重要任务。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乳品企业,包括全国知名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奶问题的困扰,有的企业因奶源不足,生产线开工率长期在60%—70%之间徘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奶牛饲养业采取的主要模式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为主。这些奶源基地多数采用了“公司加农户”方式,以农民投资为主,然而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民拿不出多少自有资金,信用等级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奶牛头数的快速增加。尽管有些地区采取了“政府贴息、企业担保、银行贷款、农民买牛、以奶还贷”的方式发展奶牛业,也仅限于局部地区,不足以支撑起快速成长的乳品加工业。 据了解,有些企业不在奶源基地建设上下功夫,而是投机取巧走捷径,低价购入大量低质奶粉加工还原奶,再把还原奶按比例掺入鲜牛奶 中。这种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危及着乳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旦“气泡”被捅破,企业也将受到毁灭性打击。 -专业人才的“泡沫” 不久前举行的2003年中国乳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有关专业人士指出,人才的匮乏将是乳业冒出的第二个“气泡”。记者发现,在不少快速发展的乳品企业,大批20岁刚出头、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青年人就做了企业的重要主管,这种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当然值得提倡,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乳品行业人才匮乏的尴尬。 -消费群体的“泡沫” 谈到中国乳业市场,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中国人均消费奶量之少,发展空间之大,所谓“中国人均鲜奶占有不足10公斤,世界平均水平近100公斤”等。很少有人看到,我国的“喝奶人群”中,牛奶人均消费量是多少?还有多大潜力?新的消费群体(比如农民、大量中小城市人口)什么时候才能培育起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人均消费奶较高的城市,记者随机调查发现,牛奶消费中的“两极现象”十分明显:形成消费习惯者年消费量多的上百公斤、少的也数十公斤,而没有此习惯者往往一口也不喝———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与国外不同,而消费群体的培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品牌与概念的“泡沫” 品牌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令人忧虑的是,有的乳品企业直接把品牌广告做到前头,忽视了产品环节,这就出现了在央视广告上做得很火的乳品,却在市场上买不到的奇怪现象。伊利液奶事业部北京市场总监靳彪说:“先做品牌后出产品的做法,在前些年不乏成功之例,但那时的液态奶市场几乎没有竞争。现在情况不同了,如果再忽视产品层面的精耕细作,不仅浪费广告资源,而且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