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业面临“非典”困惑 不少企业亏本生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09日 16:01 南方都市报 | ||
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药业作为与医疗行业孪生的产业,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非典”爆发初期,全国各地掀起了抢购抗生素、抗病毒类和板蓝根等中成药的风潮,药业股票一路攀升,因此不少人认为药业抓住了危机中的机遇,推动自身的发展。 但随着抗“非典”战斗的持续,药业生产企业又有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楚。昨天,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俊修向记者表示,现在许多生产企业是在亏本生产,社会效 企业面临原料瓶颈 现在,广东各大医药企业都开足了马力加班加点生产,但原材料的供应已经成为制约产能的最大因素。在前不久省经贸委召开的防治“非典”药品及医疗器械(用品)重点生产企业座谈会上,参加会议的16家企业纷纷向负责协调的省经贸委负责人大倒苦水,他们认为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价也买不到原材料,尤其是当前企业急需的原材料。 据了解,目前医药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料价格较前段时间已经上涨了2倍-10倍不等,尽管如此,还是很难拿到货。以前签了合同一周就能拿到的货,现在可能要等上一个多月,等的过程还可能有变。药厂现在最怕的就是没有原料要停产。“我们现在生产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的原材料只够用4、5天了。”广东华南药业集团的营销总监陈永红忧心忡忡,利巴韦林主要原料的主要产地就在广东省内,但自从非典型肺炎爆发,尤其是很多医院将利巴韦林作为临床用药之后,这种原料的需求增长很快,价格也随之上涨,一些厂家将之形容为:朝三晚七。就是说早上签合同的时候还说好是360元/公斤,晚上就通知说要改合同,要750元/公斤。现在这种原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每公斤800元左右,但还是很难拿到货。 而一些常用的抗病毒、消炎的中药原材料价格也上涨很快。广州奇星药业副总经理罗德木告诉记者,以板蓝根和蒲公英这两味药材为例,由于板蓝根等中药原材料是由农民等自由收种,价格难以控制,而且一般来说,药材要从农民手里收上来,还要经过一些被称为“药头”的个体药材商,有些“药头”乘机抬价,前段时间进货价才3元/公斤,现在的价钱已经翻了几番到了20多元/公斤。前段时间奇星药业生产一大包板蓝根冲剂就要亏1元多,现在原药价格飞涨,恐怕亏得要更多。而金银花、黄岑、白术等药材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金银花的价格更是从原来的20多元/公斤上涨到280多元/公斤。很多没有自己的药材生产基地或药材基地规模太小的厂家面临更大的压力,一般药厂的库存原料都已经不多。白云山中药厂厂长李楚源也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也是用其它药的生产销售来弥补板蓝根生产的亏本,注重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而非经济效益。 各大企业加班加点扩大产能 尽管原料方面有一些困难,但是目前广东医药和医疗器械(用品)企业普遍还是存在着产能不足的问题,订单多得来不及做。陈永红说,北京的一个单位刚刚说要300件货,我想能发50件就不错了。罗德木说,现在他们的产能是每月3000件,最多是每月5000件,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使每月生产20000件,要销出去都没问题。而广州卫材制药有限公司的简树荣书记则说,他们去年全年口罩产销量是110多万个,而今年到4月份为止,产销量就已经达到220多万个,比去年全年的产销量翻了一番,是去年同期的6倍,企业的生产早已是满负荷运转。 面对产能不足的状况,各厂家一般采用延长生产时间的办法扩大产量,加班、开“三班倒”不间断生产已是平常事。但是,说到要不要上新的产品生产线,很多厂家都说要审慎对待。厂家必须考虑投入和效益是否成比例、原料的供应能不能跟上等问题,而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就是,如果上了新的生产线,在“非典”过去后怎么消化过剩的生产力? 审慎对待之后必然还会有不同的答案。广州荣盛无纺布公司已经决定要上口罩的生产线,估计5月底就可以装配完毕,投产后最大日产无纺布口罩的能力超过10万个。华南药业则表示虽有建新厂房的计划,但要等到这场风波逐渐平息之后,现在不会专门为生产防治“非典”药品上新生产线。而广州奇星药业则采取委托有资质的药厂加工的办法扩大产能,这样产能将达到每月10000件。 社会效益压倒经济效益 从防治“非典”药品需求激增以来,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就对有关药品和物资采取了限价措施,市场供应秩序总体来看仍非常良好。但也有人会问,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是赚得盘满钵满,还是在亏损生产? 张俊修就此认为,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广东“非典”疫情刚刚开始时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到广东考察前,这个阶段应该说有些企业还是赚了钱;第二个阶段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到广东考察以后,肯定了广东的治疗方案,加上“非典”病例在全国其它地方出现,药品原材料和有关物资的价格上涨很快,而各厂家都严格按照省有关部门规定的价格进行销售,因此很难说有钱赚的,有些是在亏损。比如,据统计每生产一箱板蓝根冲剂,企业就要亏130元左右,这些企业是为了全国抗击“非典”战斗的需要,亏本也在坚持生产。 罗德木证实,奇星药业生产板蓝根冲剂确实是在亏。前一阵子原料还没有涨到20多元/公斤时,每生产一大包冲剂就要亏1.7元,现在恐怕要亏5元。但是考虑到现在是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只要人民需要就要把产量搞上去,公司这方面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并且希望能把自己的产品尽量打出去。所以,生产板蓝根冲剂所产生的亏损将会冲淡其它药品的赢利,但他们还是在尽量扩大板蓝根冲剂的生产能力。 另据张俊修介绍,广东多家医药企业近期准备联合起来,为抗击“非典”捐赠医药产品、防护用品及医疗器械,在非常时期更好地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郭亦乐实习生何勇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