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突破政策壁垒 借浦发绕道进军银行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05日 09:10 京华时报 | |||
肖宾 4月底,浦发银行发布公告,揭开与花旗银行在去年底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借道浦发银行,花旗银行有效回避了有关外资银行个人业务的限制,从而在个人消费市场上进行了大胆的冒险,这对中资银行是个巨大的威胁。经有关部门批准,花旗与浦发银行合作的信用卡中心在近期获准筹建,据称该信用卡中心可同时经营人民币贷记卡和外币贷记卡业务。 “花旗招展”入浦发 4月底,浦发银行发布公告,向各界揭开了与花旗银行在去年年底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到2008年4月30日,花旗持有浦发股份可增至24.9%。据浦发银行的公告显示,在与花旗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中规定,双方将就排他性参股、信用卡业务合作和技术支持及其他合作等三大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双方约定自2006年至2008年每年的4月30日,花旗通过认购浦发银行定向发行的非流通股等方式增持股份,最终将持有浦发银行股份达到24.9%,从而将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花旗与浦发的联姻由来已久,2002年12月31日,浦发银行对外发布公告称,美国花旗银行将成为浦发的战略性投资者及战略性的合作伙伴,花旗银行出资6亿元人民币,以股权受让方式首期入股浦发银行总股本5%的股份。实际上在去年年底,浦发银行发布公告一年半前,双方已开始就合作事宜进行接触和谈判。浦发银行董事长张广生将双方的此次合作表述为是全方位的,简要地说,就是不以索取投资回报为目的,而是以实现合作双方的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为目的的合作。就在花旗入股浦发银行的框架敲定之后,花旗银行开始介入浦发银行的直接管理。 在去年底,花旗首先拿到浦发银行5%股权之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股权问题一直是困扰外资银行与中国银行合作的最大障碍,外资入股国内银行,首先要求的是股权层面的保障,在股权层面上有保障后,它的收益、权利等也就都相应有了保障,在这种基础上,外资才会开始向国内银行大胆地输入其经营理念和技术,以帮助国内银行获取更好的收益,实质上也就是让自己在国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在花旗在浦发银行股权层面上已经取得了最终保障,这已为花旗银行在经营层面上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正如预料,在花旗成功拿到入股保障后,实战马上开始了。经有关部门批准,花旗与浦发银行合作的信用卡中心在近期获准筹建,据浦发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该信用卡中心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 绕道进军银行卡 银行卡业务属于个人业务范畴,并且根据WTO协议,2007年中国才将对所有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其银行业务,因而花旗银行现在在中国从事人民币业务是有限制的,那浦发银行与花旗银行合作后的首役为何要先选择从自己的弱处开刀呢? 巨大的市场利润空间给出了答案。按照发达国家的市场规律来看,当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美元至5000美元时,信用卡业务将进入一个大幅增长的时代。2002年,北京市的人均年收入已达4000美元,中国的沿海地区和一部分社会群体也已进入这一收入区间。多家银行表示,近几年来,国内银行的客户结构已经发生了转变,以房贷、车贷为代表的个人消费越来越热,而作为个人消费操作平台的信用卡业务也越来越成为各银行创造利润的法宝,同时公司业务的增长速度已开始落后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从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来看,以信用卡为代表的个人业务实际上也是利润最高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从市场时机,还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用卡业务都将是银行生存的利润支柱之一,而从中国的现状来看,现在是打造这一支柱的最好时机。 浦发银行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而个人消费业务正是花旗银行的强项,单从4月14日美国花旗集团公布2003年第一季度季报中,可看出花旗银行在以信用卡为代表的个人消费业务上实力非凡,第一季度个人消费业务在花旗银行的业务构成中已占到了1/3。 有了花旗银行的支持,再加上千载难逢的市场时机,浦发与花旗自然会选择进军信用卡市场,而惟一构成浦发、花旗此举障碍的,就只剩下了政策壁垒。按照WTO的协议,只有到2007年,外资才可以全面杀入人民币业务,但经过花旗与浦发银行的不懈努力,近期花旗与浦发银行合建的信用卡中心已获批准,从而为花旗、浦发扫清了进军信用卡市场的最后障碍。 各银行跑马圈地 看上信用卡此种商机的绝不止花旗和浦发,国内、外各家银行对此市场也早已是虎视眈眈,急着跑马圈地了。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卡市场也是垂涎三尺,但像花旗银行这样借浦发银行绕道登陆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外资银行还是在门外徘徊等待,但这种等待并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在积极的备战,磨刀霍霍,香港东亚银行分行管理及发展部主管唐展鹏对记者谈到,东亚银行现在还没有拿到从事人民币业务的牌照,但东亚银行并没有消极等待,现在东亚银行已在大陆开设了多家分行,等到限制一旦撤消,现在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就会成为东亚银行大举扩张的骨干,另外,东亚银行还正在和多家国内银行就入股问题进行接触。 面对外资银行的“绕道进逼”和“扩军备战”,国内银行积极应战。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都已把2003年视做了自己做大银行卡业务关键年。深圳发展银行个人业务部负责人昂朝文对记者谈到,2007年外资就可以全面杀入人民币业务了,现在留给国内各家银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这个市场机会期,各家银行都已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像深圳发展银行今年就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广“发展卡”,像让持卡用户抽奖,这都是往年所没有的。各家银行不止在银行卡的市场推广方面不遗余力,在银行卡功能和市场细分上也大下工夫。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张庆修和记者谈到,在信用卡业务上,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各有优势,外资银行的优势是在管理上、应用上非常有经验,但外资银行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在文化方面与国内市场有一定的距离,在银行的网络建设上会较国内银行慢;国内银行有自己的短处,比如说在服务上会差一些,但现在国内银行非常重视信用卡业务,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国内银行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链接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的第九大商业银行,其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在各主要大中城市拥有270家分支机构,目前的资产为300多亿美元。浦发银行成立之时,家大业大的四大国有银行早已经在大街小巷、胡同里弄中布好了自己的网点,身子底薄弱的浦发选择了公司业务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经过十来年的拼搏,公司业务已经成为了浦发银行的强项,相对而言,个人业务属于弱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