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期”内地保险业突遇热销 投保需谨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26日 10:21 《财经时报》 | |||
北京街头近日重现保险推销火爆场面,保险公司提请投保者认真阅读有关条款;国内保险监管部门尚未考虑将非典列入“免责”;保监会称正在努力搜集各方数据以确定患非典保户数量 本报记者 魏璇 北京市广安门外大街的家乐福超市里挤满了面带口罩的顾客。超市门口,三轮车夫们不再像以往那样怕被城管人员发现而躲躲藏藏,而是大声招揽着生意。雇佣三轮车的价钱已经比以往上涨了50%,生意依然很好。 这是本周三(4月24日),能够与超市内外火暴情景相媲美的,还有摆在超市大门外的一个保险咨询点。设施很简单——一张桌子、一幅印有“新华人寿保险”的白色桌布,站在桌后的两个中年妇女为应付前来咨询的人而疲惫不堪,并不时摸摸脸上的口罩,确定自己处于保护之下。 “就得买保险!现在非典闹得这么厉害,买份保险最合适。万一生病了,好歹有赔偿,不买白不买!”其中一位营销员对周围几个咨询者说。 “可是现在买,来得及吗?再说,如果没得病,这么一笔钱买保险不就白扔了?”有人问。 “当然来得及!别的时候不买就是这会儿得买!”这位营销员说着边拿出几张彩色的纸在人群中边散发边说道:“如果您不想买长期人身险,这里还有很多住院保险和健康险,都是短期的,而且不贵。买了以防万一不就得了。” 显然有人动心了,开始进一步咨询。此时,记者上前询问了一句:“健康险不是有90天到180天的健康观察期吗?现在买保险,万一真得了病,保险公司能赔吗?” 看到记者好像对保险有些了解,这位营销员含糊地回答:“有的险种要观察,有的不用。”并说,“你看在学校卖给学生的那些健康险不都是没有观察期的?我这里都是简易产品。现在买正好——您别担心了,保险公司在节骨眼上可不敢不赔钱。这两天除了大米卖的好,就数我这红火了。” 记者还想继续提问,已经被身边的人岔开,而营销员正好有机会摆脱上述问题。与此同时,有几个顾客当即表示想立刻买保险,营销人员竟然也当即拿出了一些单子请客户填写。 “我和我爱人都在写字楼工作,最近听说不少非典的消息,还是挺害怕的。想想的确应该买保险以防万一。”一位刚刚填完单子的客户用手捂着口罩,刻意和记者保持一定距离。 “您看懂条款了吗?这么快就决定买保险?” “嗨,大概看了一下。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么多人在这儿,多危险。我看看应该没问题,再说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事儿。”这位女士承认这是她第一次买保险——以前不买保险,一方面觉得不信任推销保险的人,另一方面也觉得自己并不需要。但是现在,她还是决定给自己和家人买上——尽管还是不信任卖保险的,也并不是很了解条款上的内容。 “对于健康险产品,保险公司一般要对投保人进行90天到180天的健康观察,如果是在这期间发病的,保险公司不会给予赔付。所以您在投保时,一定要认真仔细阅读保险条款,选择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保险产品。”随后,记者打电话给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客户服务部的有关负责人确认有关条款,他特意提醒客户:在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免责条款”的内容。 “其实非典的事情出来以后,对保险公司是一次绝好的竖立品牌、加强居民保险意识的机会。可惜有的营销员就是为了赚一笔,不往长远想——公司也实在难以控制这么多人。”从电话中可以明显听出对方焦虑的口气。 理赔分三六九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办公室有关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已经向保险公司下达了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对患非典的投保人积极理赔。 他介绍说,目前各保险公司在京分公司开办的人身险产品中,除了重大疾病保险等少数险种,对于因非典引起的医疗费用支出或死亡,只要保险条款中含有住院医疗费用保险责任和身故保险责任,在符合保险条款约定的条件下,均可获得保险公司的医疗费用补偿或身故赔偿。 他表示,非典是新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目前各保险公司开办的经监管部门备案的人身保险条款中,都没有把这种疾病作为保险除外责任。如果保险公司擅自将非典从已报备的条款责任中删除,北京保监办“发现一起,将处理一起”;“这正是显示保险公司诚信、体现保险对风险安排的重要性的时候。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要好好表现。” 《财经时报》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保险公司了解到,涉及非典的保户理赔工作已经展开。估计目前全国已经完成赔付的案例达到70余宗。进一步的数据还在变化和统计之中。 “虽然都是赔付,但是根据具体产品的不同,赔付的内容和金额有所不同。这里就可以体现出各个公司提供产品之间的差异了。”据专家介绍,每个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障的项目不同,比如有的是12项大病保障,有的是18项大病保障。此外,住院津贴产品的差异比较明显。 以住院津贴类产品为例:因非典住院治疗者,通常可以提供日额住院津贴。但是,每个公司的产品细分不同。比如平安的“住院安心(99型)保险”将依据实际住院治疗日数,提供6个档次的日额津贴补助,分别从1档的30元至6档的200元不等;如果非典治疗过程中出现气管切开插管等手术治疗,根据投保档次不同,还可提供最低5000元、最高1万元的手术费用补偿。 “相比较而言,有些公司提供的住院津贴的划分就不够细致,自然给保户提供的选择余地较少。对于收入不是很高的客户就缺乏吸引力。由此可见,产品的细分程度非常能影响竞争力。” 非典不会被“免责” 早在4月初,香港盈科保险已经推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保障”,针对非典疾患,为市民提供额外保障。此举引起了内地保险公司的普遍关注。 日前《财经时报》从太平人寿了解到,该公司也将在一周内推出一款专门针对非典的保险产品。如果这一产品面世,将是内地第一款专门面向一种特定疾病的保险产品。 泰康人寿产品开发部门一位负责人表示,在疫情爆发之初,该公司也曾考虑到是否应该抓住这个商机。但是考虑到国家的有关政策,就没有再做文章。 “毕竟这是疫情,如果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保险产品,很可能传达出一个信息,让公众以为这个病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需要专门的产品来应付。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对于显然并不很明确的说法,不少保险公司都表示赞同。 除了考虑到“社会影响”,推出专门产品的“必要性”,同样是业界关注的一个方面。 “现在疫情并没有结束,有关数据并不完备,有许多风险无法预测,给保险精算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医疗保险已经可以覆盖非典,所以没有必要为此单独推出一个险种。”平安保险有关负责人认为,推出专门产品“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而且捆绑风险设计产品,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整体费率水平。他认为,单独推出非典保险的可行性实在不高。 来自中国保监会的态度同样模糊。据人身险部有关人士介绍,保监会目前对保险产品都采取报备制度,即保险公司只需要将新产品报备到保监会,经过10个工作日就可以开始销售产品。换句话说,保监会对保险公司是否推出专门非典产品,并没有计划进行干预。 不过她表示,以往专门针对某种疫情推出保险产品并不多见。因为感染者通常都是低收入人群,并非保险公司的客户。但此次疫情中的患者多数是写字楼里的“白领”,他们中间的确存在不少保险消费者。 非典给保险业警告 虽然根据迄今有关保险公司的表态,以前投保健康险的人士,可能因为非典而获得赔偿,但是,今后非典在保单中可能的位置,目前还不太明确。 据泰康人寿介绍,一般健康险保单的条款中都有预先约定,不会承保国家宣布的法定传染疾病。但非典以前从未发生,只是近期才可能被列为法定传染疾病,因此,对以前投保的患者,保险公司必须承担赔偿责任。但在未来保单的制定中是否会把“非典”和其他传染病一样列入“免责条款”,目前还有待探究。 他介绍,内资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保单中多数仅笼统地表明“不承保国家宣布的法定传染疾病”,即排除法定责任,但没有详细地列出疾病名称。“非典疫情也给了保险企业一个警告,要认识到现有保单条款里潜在的漏洞,法定责任的描述要更加标准一些,否则他们会面临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则分析,制订“免责条款”通常要考虑到一个原则,即存在“大规模、有破坏力并产生必然结果的状态”。而目前非典的表现还不具备上述条件。他举例说,目前全世界的健康险或者人身险都明确列入“免责条款”的疾病只有一种,这就是艾滋病。“因为艾滋病和人的行为有关,有一定的道德约束问题;并且这种行为会产生必然的结果,医学上有结论目前还不能治愈;但是非典则不同——虽然这是一种全新的疾病,却不具有必然性。” 同时他还表示,即使今后可能把非典列入“免责条款”,也必须等疫情结束后才可行,否则,必然严重损伤保险行业的公众形象。 据了解,不论是1988年中国发生甲肝疫情,还是以往国外发生其他各种瘟疫,保险业都积极给予赔付,并且迄今并没有将甲肝等疫病列入“免责条款”。 不过,国内保险监管部门还没有开始考虑是否该将非典列入免责。保监会人身险部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努力搜集数据,确定患非典的保户数量。她表示,监管部门一方面着力于保险公司积极落实赔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机会,评价中国的保险业在重大事件中的应急能力以及贡献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