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家底疑点甚多 审计结果可能引发行业震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03日 08:45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 高山平 两会结束后,来自国家审计署的一支13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开进原国家电力公司,对国电公司2002年度财务收支及领导班子任期内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必要时还将追溯以前年度和延伸审计有关单位。 对于未来的审计结果,专家认为有“爆料”的可能。国家审计署近几年来每次大规模审计均大有斩获,似乎就是一种有力的旁证。“审计要付出人力、物力等诸多成本,但每一次审计的结果都证明,审计为国家挽回了大量损失。” 国电家底疑点甚多审计署要亡羊补牢 审计署在下达的审计通知书中,要求原国家电力公司以及新组建的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积极配合,提供有关资料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并负责落实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知情人称,如此“兴师动众”对一个部门或机构进行审计,历史上只有上世纪90年代末对粮食部门进行的审计可以与之媲美。 在今年1月23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将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审计列为对企业、金融审计的重点,并强调:“要注意发现和查处由于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有效。” 据了解,此次审计极有可能是由国务院领导确定的。以前,审计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审计往往到省级就难以进行下去,高高在上的国电公司因兼具行业管理职能及母公司职能,总是成为下属公司抵触审计的挡箭牌。 “原来电老虎的‘屁股’连审计署都摸不得,但现在情形不一样了。”知情人口中的“现在”,所指无外乎两点:传闻国电公司高层存在问题,以及正在进行中的电力改革。 可以说,这两件事情激发了国家对摸清电力家底的强烈愿望。公开的说法是,到2000年底,国电公司总资产达1.8万亿元,占中国电力行业2.5万亿元总资产的72%。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达4003亿元人民币。但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现在谁也说不清。一位电力专家的看法是,电力行业的糊涂账比较多,国家需要了解沉积在电力行业的国有资产到底有多少。他认为,在国电“分家”之前的审计有些潦草,“现在可谓亡羊补牢。” 审计结果可能“爆料”电改进程悬念丛生 从李金华对去年企业审计工作的总结中,不难猜到,“爆料”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会计信息失真、资产质量不高;二是决策失误等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严重;三是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少数人挪用、侵吞、转移国有资金。 假如“爆料”真的出现,对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将产生震荡。譬如,电力体制改革中,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各发电集团的资产规模、质量大致相当”的原则,5大发电集团平均规模为可控容量3200万千瓦,权益容量2000万千瓦。从地域分布上限定“各区域电力市场中的份额原则上不超过20%”。目前发电资产已经划分完毕。而审计的结果可能是一家发电集团的实际资产大大增值,而另一家集团资产大大缩水,那么5大发电集团的所谓“实力相当”就会被打破。尽管在未来的竞争中,几大集团会分出高下,但毕竟改革之初,是以“保持平衡”为原则的,失去这一原则,并不利于体现竞争。 “接下来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是承认现实,保持现状;另一种是根据结果,重新调整。”一位电力业内人士分析说。“重新调整”意味着电力格局的重新划分,虽然眼前只能说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也许现在没有人敢断言,这种局面绝对不会出现。 据透露,本次审计要实现两大目的:一是摸清电力资产,确定账目的真实性;二是查清大案要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涉及某些电力高层管理人员。” 即将成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电力审计结果同样十分关注,因为他们对国有大型电力企业有人、财、物的管理权。此前,有分析说,电力资产划归国资委后,电力系统高层用人一直是“体内循环”的局面将被彻底改变。但现在看来,目前即将成立的国资委暂时将主要发挥监管职能,再加上有电监会的存在,国资委对电力国有资产的管理可能将更多地通过电监会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