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呼吁须站在能源战略高度重视电力规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4日 18:22 中国经济时报 | ||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出须站在能源战略高度重视电力规划 本报记者 傅继红 近一段时期以来,电力体制改革瓜熟蒂落,而同时全国各地的缺电警报频响,使得刚 尽快修改《电力法》,使电力改革与发展有法可依 谢松林分析认为,尽管目前这种缺电是局部性的,缺电现象并没有在全国普遍发生。但是,缺电主要发生在占国民经济发展总值权重比较大的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缺电的地区可能从数目上来说是少数,但是它们的用电量很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很大。所以,不能小看这个“局部”。这个“局部”要是从电量上来讲,就不是局部了;因此这种缺电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影响也就不是局部的问题了。 在回答记者关于缺电会对电力改革造成什么影响时,谢松林说,从市场供需角度来讲,世界各国的电力改革一般都是在供需形势缓和、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在1997、1998两年看到了这种市场形势。当2002年正式启动电力改革时,虽然仅事过短短几年,但市场供需形势已经发生变化。按原来改革的目标,今年将开展竞价上网。但谢松林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实际效果和实际执行的力度可能会减弱。因为近期和未来的两三年,大家都会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电力建设方面,以应对缺电局面。 缺电是市场发出的信号,缺电以后就要建设电源,这是市场的引导力量。这些现象都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是完全正常的。谢松林谈到,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不是完全按照原来规划的、原来设想的那种改革思路去做的情况。试想,发电企业开足马力仍供不应求,仍要拉闸限电,这个时候还怎么进行市场选择呢?所以,新体制要迎接新挑战,当前要研究在缺电的新形势下如何巩固改革成果和深化改革。谢松林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快修改《电力法》,使电力的改革与发展有法可依。 必须站在能源战略的高度上重视规划问题 当谈到最近各大发电公司都纷纷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谋求上马建设项目时,谢松林同样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改革前,电力工程建设的时间、地点、进度等等,从始至终都有很好的规划,统一性比较强。从发展的角度来说,集中统一是有优势的。但现在没有这种部门了。厂网分开后,又遇上缺电的形势,首先就会在资源方面发生竞争,而不是设想中的竞价上网方面的竞争。于是就容易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一个被看好的电源,大家都会一拥而上去全力争取。 谢说,这时候就有了新的问题:应该怎样来进行优化配置?应对这样一个形势,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这是原来没有考虑到的。原来更多地考虑如何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市场资源怎样通过市场机制得到优化配置,而现在的任务应该是考虑采用何种机制,组织和引导新电源的发展。 谢松林强调,体制不一样了,机制自然也应该不一样。过去的体制是大一统的,现在的体制是分散型的。在分散型体制下,我们必须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机制引导资源利用,使其得到优化配置。有一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那就是必须站在能源战略的高度上重视规划问题。 所以,在这种新形势下,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应该团结一致,去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谢松林说这点很重要。 当记者请谢松林预测一下未来一段时期的电力建设形势时,谢松林说,电力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十六大提出了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电源建设的规划是,2020年电力装机容量要达到9亿千瓦,2010年要达到约6亿千瓦,而现在是3.5亿千瓦,差距为2.5亿千瓦。现在离2010年还有8年时间,按此推算,平均每年装机要达到3000万千瓦,是现在每年投产的装机容量的2倍。无论是生产管理能力,还是设备制造能力、资金筹措能力,电力行业都面临巨大挑战,存在很多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