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收购深能源 电力市场化重组序幕拉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4日 13:20 新浪财经 | ||
刘纪鹏 新年伊始,华能国际斥资23.9亿、收购深圳能源25%股权的重大购并格外引人注目。据说,早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华能公司就曾经对深圳能源集团的妈湾电力公司一见钟情。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场“联姻”往后推了十几年。其实在“好事多磨,终成眷属”的背后,华能国际收购深圳能源的股份有其更深刻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从深圳市政府来说,自2002年下半年宣布对外公开转让电力、水务、公交、燃气及食品五大基础产业的股份以来,这是第一笔成交。而这件事的发生又恰恰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创造性的提出要在三个层次上建立新的三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重大改革理论提出之后,人们对于如何建立国资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运作机制尚不清晰的背景下完成的。这次收购是以深圳能源集团股份的增量扩股和存量转让并举的模式,这使得在研究这一案例时更加寓意深刻。在转让的25%的股份中,只有10%约9.56亿元是增资扩股,其引入资金用于深能源集团的自身发展。另15%则由深能源集团的大股东,即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向华能国际转让。而这一转让的收入高达14.34亿元。这一运作方式无疑开拓了深圳市政府对其基础产业进行投资建设后,再通过存量股份转让增值回收原始投入的一个完整资本运作的周期。这不仅使深圳市政府在这一资本回收后再投入新的领域提供了资金保证,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的国资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上大胆创新,开辟了国有资本转让收入形成深圳市政府第二财政收入的事实,壮大了地方政府的财力。 其次,从华能集团的角度来说,华能国际这次之所以选中深能集团,绝非偶然之举。实际上,这是中国近年来引人注目的电力体制改革导致的国家电力公司被肢解,形成五大发电集团之后的一次重大举动。以拆分国电公司为标志的电力改革,必将导致五大电源集团激烈竞争的格局。因此,谁先能起步占住先机,谁将在未来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目前五大电力集团在挂牌之初,都在考虑如何通过购并国电系统外的电源企业扩张势力,规模扩大的背后实际是占领半开放的电力市场。正处豆蔻年华的华能集团和其他仅仅完成了行政挂牌的四大电力集团相比,年富力强,产品经营和资本运作经验丰富。不管是在管理和人员的组合上,还是资金的实力上以及整体的发展战略构思上都相对成熟。保守的说,华能集团从未来竞争的角度看,至少已领先了其他四大发电集团两、三年的时间,占有明显的优势。如果说这次购并将为华能集团成为今后中国发电行业的“龙头老大”奠定了又一块基石,也不为过。 第三,应该看到,这次收购实际上是华能集团实施其总体扩张战略,意在占领市场的重大举措。区域战略无非是这种扩张战略的重要组成。从未来的发展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的环渤海经济圈,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三大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晴雨表。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要看电力增长,经济增长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电力发展增长。同样,一个地区的增长,必然要带来电力的先行。因此,在这三大经济增长区内,选择重点地区完善投资战略应该是华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相对其他地区,华能集团在珠江三角洲的投资相对薄弱,而珠江三角洲又是整个华南地区用电负荷的重要地区。而这一地区中,深圳又处于“龙头”的地位。所以,投资深圳绝不仅仅像华能董事长李小鹏一句“我爱他”那么简单。这背后蕴含着华能未来发展战略的大思路。 第四,华能的这次收购事实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在完成了拆分国家电力公司形成五大电力集团的竞争格局之后,第一次有效的并且符合市场行为和发展走势的,被人们公开称赞的一次电力市场举动。整个电力改革到底往何处发展?目前除了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之外,并没有看到其他举动。而由于未来几年,我们的电力吃紧将进一步加剧,那么电价的改革事实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在局部地区,电价一旦放开,那些市场有良好增长潜力、赢利能力较强的发达地区,无疑将成为五大电力集团发展的支柱地区。因此,选择深圳能源,花大价钱是非常值得的。从发展上看,电力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电价。而放开电价后,市场的承受能力和扩容能力能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中,将对电价并由此引发的企业效益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按未来市场发展的理想程度来选择电源对象的收购,深圳能源集团无疑是最佳的收购对象。 在这一收购案例中,其实我们还应看到两点启示: 第一,从深圳市政府的角度来说,当五大基础产业对国内一流的国有公司开放时,股权的开放比例可以加大一些,直至转让控股权。这次收购,华能只收购了25%,其实深圳市政府作为完善其投资环境的主要职能应是“筑巢引鸟”,定位在能够为投资人提供良好投资环境“筑巢”功能的开发上。所谓“引鸟”,就是把国际上一流的跨国公司和国内最有实力的大公司的总部吸引到深圳来,这除了能够提供良好的环境外,还应该在其最有诱惑力的投资项目的开放上,做出不同凡响之举。因此,像深圳能源以及今后将要转让的水、电、气、热等能够向投资人提供稳定回报的基础产业项目的转让上,应加大转让比例。如果说把控股权转让给外国公司,我们还有疑虑的话,那么像转让给华能集团这样的并不是以某一个区域的基础产业为其主要经营范围的国内一流的国有大公司,则应该充分发挥其专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能力,完全可考虑向其转让控股权,起到示范作用,实施专业管理。这样既减少了深圳市政府的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各种风险,同时又引入了国内外一流的大公司,为这种基础产业的专业化的经营来提高效率提供了条件,同时打出了深圳市的信誉。因此,就深圳能源集团的股份转让来说,完全可以考虑在未来的发展中把更多的股份向华能这样的大公司转让。 其次,就五大电力集团的发展来说,华能这次的收购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除了华能集团之外的四大电力集团目前都在创办时期,他们在某种意义上由于没有完成注册登记,还没有形成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他们的创办磨合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集团内部整合就需要一个时期。这事实上也就为华能赢得了两到三年的空间。在这两三年当中,和国字号的其他的大型发电集团相比,华能集团有两年最好的以收购兼并方式进行扩张的最佳时期。因此,应把握住这一时点。这对华能来说,重要的是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已经决定了华能在中国电力市场上占有一席一地的良好开端。 最后,华能集团的此次行为事实上已经宣布了两年以来束缚电力改革发展的69号文的终止。华能这次收购势必将带来电力改革一系列收购重组中的事件,并为今后我国电力改革不是以简单的行政划拨而是以市场化行为进行新的重组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效应。 (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注:此文刊登于《中国电业杂志》2003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