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争夺平安保险?神秘操盘手调控10亿资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7日 16:29 南方周末 | ||
记者 夏英 见习记者 胡惠民 谁是平安保险股权变更的核心操盘手?操盘手目的何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变盘? 毫无疑问,重组与上市将成为2003年中国保险业的两大主题词,平安保险诡异的路径选择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版本之一,这场大戏将如何起承转合 北京来的隐形富豪 谁是江南实业,谁是源信行,谁是宝华投资?突然出现在平安股东名单里的这三支力量,让市场观察人士惊诧莫名。 如果说江南实业——实际上由平安员工持股——还好理解的话,那么源信行和宝华究竟星何方神圣,依然是一个谜。 它们在北京注册。控股者是自然人,其中宝华投资的控股公司为北京宝源投资,由自然人郑建源持有80%股权;源信行则由北京昌裕隆工贸和北京恒丰永业经贸公司控股,最终控制自然人为王贻夏和田勇。 在最新的股东名列中,二者分别持有7.7%和6.67%股权,假设受让价格等同于平安保险每股净资产3.5元,它们也至少要掏出11亿元左右的真金白银。 《公司法》规定.向外累计的投资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50%,但是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不在此列。 尽管如此,根据《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暂行规定》。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的企业其净资产必须达到总资产的30%以上,所投资金为企业自有资金,并且禁止以实物或无形资产、银行贷款以及股权置换形式投资,也就是说——它们至少要有几十亿以上的资产实力。 想象一下吧:这3个自然人掌控着数十亿售产,并且可以自如调动10亿计的资金,实力非同凡响,但是这不同凡响的三者,此前在国内默默无闻。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这14.37%的股权以远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出售。 倘若如此,那只能更令人惊叹:三者究竟凭借什么,在平安即将上市之际一这往往意味着手中的股票可以一夜暴涨——以低廉的价格获取了股权? 市场观察人士一直揣测,是持股约14.3%的招商局向源信行和宝华两家出让了 股权——因为招商局在同一时间从这一股东名录上消失。 但是招商局对此不予置评。招商局金融集团副总经理谭岳衡证实已经出让股权,但他以“不清楚”为由拒绝透露受让方的具体名字、转让价格,并以又一个“不清楚”拒绝对招商局在上市之前出让股权作出评价。 尽管不解之处甚多,但是自然人公司悄然登上第二大股东地位,与第一大股东所持16.06%股权只有一步之遥,意味着如果时机成熟,他们随时可以将平安变更成为民营金融控股集团,这一可预期的前景更令人震撼。 谁是江南实业 江南实业横空出世,且以9.71%的持股比例排在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16.06%)、汇丰保险(10%)、中远集团(9.9%)之后,跻身第四大股东之列,依然是一个谜。 深圳市江南实业是什么机构,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9.71%的股权?平安方面以未获股东授权为由,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股权的系列问题。 记者随后在深圳市工商局查到的注册资料表明,该公司成立日期是l992年,核准日期则是2002年7月,注册资本力10000万元,深圳市景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88.87%的股份,而景傲实业实际上由平安证券工会(80%)和平安信托工会(20%)控股。 也就是说.实际上这是一家与平安保险颇有渊源的公司,因为平安保险恰恰控股平安信托,而平安信托又控股平安证券,与早前浮出水面的深圳新豪时投资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此前;深圳新豪时投资并不为人关注,因为新豪时仅持有7.9%甚至更少的股权——这样的一个持股比例,虽然能够列居主要股东,但要说发言时能够掷地有声,根本谈不上。 市场层面更多地把它解读为平安保险职工持股会治下的一家公司,也仅仅是一家职工持股公司而已——平安保险工会委员会控股95%,2000年核准成立.注册资本20500万元。它的作用看上去更像平安保险公司自己描述的那样:“起到稳定员工队伍,增强员工责任感和公司凝聚力的作用”。 现在看来,平安此举用心良苦。按照监管层规定,单个股东直接投资,或以其他股东名义投资,或通过关联公司,持有股权不得超过10%,超过的,应当报经中国保监会批准。 从法理上说,深圳市江南实业和新豪时投资代表不同股东利益,不存在关联关系,但在情理上,二者的确又同出一脉,以累计17.61%的股权。绕过10%的股权限制,暂时取得了相对控股地位——之所以说是暂时,因为这场股权争夺还远未结束,变数仍有可能产生。 招商局何以抽身而出 在平安保险的诸股东中,招商局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最有动力谋取控制权的企业.那么招商局何以在上市之前选择退出呢? 谭岳衡的答案是,“一是招商局对平安保险的控制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适合特有平安;二是招商局集团整合资产的需要。” 也就是说,招商局之退出,一半是无奈——控制权旁落,一半是自身需要使然。当然,二者并不排除相生相成的可能。 平安保险源出招商局。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获批成立,招商局蛇口社会保险公司持股51%,中国工商银行持股49%。 2000年,麦肯锡为招商局开出药方——代价是90万美元——应通过资严重组致力于打造交通基建、金融、地产和物流四大核心产业,改变以往业务庞杂的局面。 翌年初,谙熟金融产业的秦晓——此前,担任中信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走马上任招商局集团总裁。 2002年4月,招商银行在国内A股上市,随后国通证券获准更名商证券,12月,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在保险一块.招商局旗下拥有海达英国、海达远东、英国保险、招商保险、华泰保险、海达(中国)保险等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大部分在海外、只有平安保险才有资格担纲整个保险团队的领头羊。 但是此时的平安保险已经做大,招商局的发言权——基股权被稀释至14.3%——已经弱化。 为什么招商局甘愿让渡出控制权呢? 作为特大型国企,招商局经历了1980年代的非理智扩张,1990年代的盲目投资,到了19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紧缩银根,这使非理智扩张和盲目投资的恶果开始凸显,到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前夜,整个招商集团的整体有息负债比达到60%多,而接踵而至亚洲金融危机加剧了这场生死考验。在随后的数年间,招商局不得不陷入整个集团痛苦的调整期。 举例来说,在招商局体系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的招商银行.当时也迭遇困难。1999年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上任第一天,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就友生挤提事件——这是信任危机爆发的集中体现。 而与此同时,马明哲治下的平安保险却日渐显露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一面是平安保险业绩节节高升,以马明哲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日益获得掌控企业的权利,一面是招商局痛苦地进行重组调整,甚至在招商局的一份重组计划里,中国平安保险和友联银行同被列为金融类的剥离目标,希望借此套取25亿-30亿港元(友联银行2000年6月被剥离,套现18亿港元)现金。 黄金分割股权安排 据平安一位高层人士对记者说:管理层一直以来崇尚“三权分立”的股权安排,你可以用一个美感很强的新名词“黄金分割股权安排”来代替“三权分立”提法。 该人士认为,这种股权安排能够为金融控股集团的平安未来构架更大的发展空间:既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类型股东的优势资源又可以保证平安管理层处于中心位置,随时根据形势调整策略。大环境一旦允许,平安管理层更可以堂皇入室,登上第一大股东宝座,掌控民营平安金融控股集团。 其中,三个外资股东特有的股权已经达到23.74%,基本上接近参股国内中资保险公司的全部外资股东股份25%的底限。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与第七大股乐深圳市财政局,持有22.99%;第二大股东招商局与第四大股东中远集团,分别待有14.37%和9.9%,属于国有企业阵营;最后是江南实业与新豪时居中,持有17.61%。 事实上,汇丰一直谋求控制平安。分析家相信,汇丰银行将竞投高盛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持有的平安保险股权。汇丰银行的另一个目标,则是平安保险到香港上市。按汇丰的估计,今后10年,中国经济可能年均增长5%,2012年,GDP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目前,保险资产占GDP的4%,同泰国的比例大体相当,而韩国的比例高达20%。 有消息称,汇丰目前正在争取获得保监会的特批,希望免受外资待股至多25%的限制。但足无论如何,要想跨越这道藩篱也并非易事。因此,外资持有的23.74%股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短期内,外资既不会转让股权,也不能夺取第一大股东地位。 至于中远集团,持有平安股权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业务运作与定期分红,这部分股权也相对稳定。 毫无疑问,接手招商局持有的平安股权,对平安管理层阵营意义深远。已经持有的17.61%股权加上招商局持有的14.37%,总共31.98%的股权已经超过深圳阵营的22.99%,具备问鼎平安控股权实力。 问题是神秘自然人公司的态度如何。如果说神秘自然人公司想争夺平安控股地位,就绝不会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堂皇入室。无疑,平安管理层容忍神秘自然人公司进入,至少与平安管理层有相当的默契。 深圳会把绣球抛给谁 深圳市政府方面的态度,在这场股权之变中仍然举足轻重。原因之一,当然是因为深圳市手中持有不少的股权——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持有16.06%,深圳市财政局持肯6.93%,二者累计有22.99%,仅次于外资的累计持股23.74%,是一支重要的势力。 市场层面此前已经在传言.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将悉数卖出股权,接盘的会是三家公司——中联控股、世纪兴业投资和中投创业投资。 2月21日,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金融证券产负责人高雷在电话中证实,先前的确有过谈判,现在暂时停下来,所持的股权不日将放到深圳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 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的退出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2002年起,深圳市政府启动大规模的国有资产重组,在“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下,大幅向外转让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股权。 尽管2002年大张旗鼓的资产理组,并未如预料中的迅速推进,但是深圳方面推进国有资产重组的决心还是相当大的,平安保险作为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的主要控股金融公司,当然在这个重组之列。 现在的悬念是,深圳市会把绣球抛给谁? 近年来,由于主板停发,深圳金融核心竞争能力减弱,对于整个深圳金融业具有举足轻重的稳定作用的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更是屡屡传出“迁都”之说,这些显然让深圳方面大伤脑筋,深圳急需使出重招,力挽狂澜。 去年,深圳方面决定将旗下四家国有公司持有的深发展股权悉数转让给美国新桥投资,只保留一股金股,此举博得市场内外有识之士的一片喝彩。 对于同样具备举足轻重地位的平安保险,深圳是否也会如法炮制,为平安保险挑一个“金龟婿”呢? 由于平安保险外资股权已经接近25%,一旦突破这一边界,平安保险就要变成一个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从而适用外资保险管理法规,观察人士倾向认为,深圳方面会把绣球抛给有实力的国内企业。 令人不解的是,消息人士透露,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此前接触的中联控股、世纪兴业投资和中投创业投资都属于投资类公司--换言之,他们可能谋求短期投资收益,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所持股权究竟花落谁家,还是一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