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信用评级赔本赚吆喝 公司仅做成三笔生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17日 11:40 经济观察报 | ||
目前国内仅有两家保险公司参加信用评级,两家国内信用评级公司仅做成了三笔生意 本报记者 张宏 北京报道 发展数年,中国保险企业的信用评级仍然迟滞不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仅有两家保险公司参加信用评级,两家国内信用评级公司共做成了三笔生意。共同的客户是平 “我们的业务也只有两笔,就是平安保险和泰康人寿两个客户。”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CEO邬润扬在位于北京复兴门的新办公室内对记者说。 这位曾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新加坡人现在寄望于今年保险公司上市“零的突破”。“如果有保险公司上市,我们就可以进行主动评级,或许会增加一、两家客户。”邬说。艰难处境 2000年1月,由中国诚信证券评估公司、国际著名评级公司惠誉国际、国际金融公司和中华工商时报实业发展总公司四家合资组建的中诚信国际成立。这是国内首家国际化、专业化的中外合资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外方委派进入公司人员,邬润扬担任CEO。 “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拜访了监管机构和十几家国内保险公司,有的公司谈了很长时间。”邬说。此外,他还经常出席各种论坛,在各种场合阐述保险公司评级理念。 但收效甚微,“许多保险公司都表示对评级感兴趣,只是目前时机不合适。”他认为,之所以“时机不合适”,是因为很多保险公司都在进行招募入股、筹备上市,不愿在这个时候过早披露公司的情况。 仅有的两家客户——平安保险和泰康人寿却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业务。“平安是较早实现国际化的国内保险公司,意识到评级对公司形象的积极意义;而泰康则是因为外资洽谈入股事宜时希望看到评级机构的意见。” 平安保险的评级一直维持在AAA,泰康人寿在2000年由AA上调为AAA-。“这样的评级属于国内评级,是基于国内保险公司普遍实力基准做出的,可能与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等在国际市场上做出的国际评级有所不同。”邬说。比方说,美国友邦集团(AIG)在国际上获得AAA的评级,国内同样AAA的评级与其就不具备可比性。 一次评级的收入也只有几十万元人民币,两单生意远不足于维持人员薪资等公司成本支出。迄今为止,中诚信的保险公司信用评级业务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级别不高 与中诚信的境况相仿,国内另一家从事保险信用评级的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的保险信用评级业务发展也不佳。 大公国际首席分析师石明华对记者说:“我们从去年开始跟踪平安保险,最近做了平安的评级,不久就会公布。这也是我们的第一家客户。” 他认为,保险公司还是需要评级的,但目前不愿评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保险公司受制于发展时间较短,管理处于初期阶段,投资渠道狭窄,资本市场不完善,投资收益低等因素,评级级别都不会高。 “国内目前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充分,总会以非是即否的态度来看待评级。比方说给一家保险公司‘A’的评级,他们会认为不够高,而在国际市场上‘A’其实已经属于相对较高的评级了。”石明华说。 此外,大公国际也对国内十几家保险公司进行跟踪,主动评级。“主动评级是不收钱的,我们在报告完成后会寄给保险公司,征询他们的意见。但由于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有限,这些报告都不对外公布。”石明华说。信息缺失 “中国保险公司评级难做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公开资料,信息搜集非常困难。”邬润扬说。 作为例证的是,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虽然连续多年出现在国际评级机构的报告中,但迄今仍没有获得国际评级,关键的技术原因就是公开财务信息比较少,达不到国际评级的要求。 但这种情形可能在保险公司上市后出现改观。 在国际保险市场上,评级机构在客户不愿参加评级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公开资料对其进行主动评级,既保持自身对保险公司运营状况的追踪,也可以向投资者提供独立、公正的信息,履行中介机构对保险公司的监督职责。 “保险公司上市后,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公开发布的资料进行主动评级,并在评级报告正式发布前通知保险公司,征询他们的意见,如公开资料有否错误等。有些保险公司在我们主动评级后可能会意识到评级的重要性,主动成为我们以后的客户。”邬润扬说。 2003年,保险公司上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此前曾表示,上市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将争取在年内获得上市批复。太平洋保险也在筹划国内A股上市。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两巨头则正冲刺海外上市。监管手段 保险公司信用评级源于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二者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保人为了保护自身权益,保险公司为了鼓励投保人参与投资,均需要独立的、高质量的信息分析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因此应运而生。 但信用评级机构在全球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包括信用评级在内的各种社会监督手段已成为政府监管机构和保险机构内部控制以外非常重要的监督机制,被称为是监督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第三只眼睛”。 在西方经济成熟国家,政府都承认,包括保险公司评级机构在内的信用评级是提高保险市场效率的重要手段。从长期来看,信用评级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作为政府监管的重要工具。 “监管机构可以对信用等级低的保险公司的业务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防止意外风险和重大风险。”邬润扬说。 此外,他认为,监管机构也可以根据信用等级限制投资范围,监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 前任保监会主席马永伟也曾在其主编的《保险知识读本》中称:“可根据各个保险公司不同的信用等级来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政策,决定其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 此外,监管机构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要求资本充足率,对保险公司进行财务监管;在审批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时,如果能参考信用等级,在保证偿付能力方面的可靠性也会更大一些。
|